卜迟文,王绪山,杨全德,刘景宏,谭 扬
(灌云县人民医院1普外科;2检验科,江苏222200)
血清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卜迟文1,王绪山2,杨全德1,刘景宏1,谭 扬1
(灌云县人民医院1普外科;2检验科,江苏222200)
目的:比较分析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1例急性胰腺炎,包括176例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15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分析2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改变。结果:血淀粉酶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升高幅度低于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而脂肪酶在两组中均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血清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清淀粉酶。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脂肪酶;淀粉酶;酶偶联显色比色法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据统计,高脂血症是仅次于胆源性和酒精性引起胰腺炎的第三大重要病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例数逐年递增,该型病例临床表现及诊治有其特殊性,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探讨血清脂肪酶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中诊断的意义,对我院2010年3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91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急性胰腺炎患者191例,符合2002年世界胃肠病大会颁布的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诊断标准,依据血清甘油三酯值>11.30mmol/L,或血清甘油三酯值虽为 5.65~11.30mmol/L(500~1000mg/dL),但血清呈乳糜状者,归入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其余归入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其中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4~49岁,平均34.89±6.21岁;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176例,男125例,女51例,年龄19~57岁,平均38.26±10.54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镇痛、营养支持、预防感染、胰酶抑制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生大黄胃管注入。合并高血糖者给予常规胰岛素强化治疗,低血清钙者给予补充钙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给予呼吸末正压通气等治疗。分别抽取患者入院第1、2、4、7天相同时间点的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脂肪酶及淀粉酶。所有标本均在日本东芝12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反应温度为37.0℃。脂肪酶检测采用酶偶联显色比色法,正常值参考范围:15~60U/L;淀粉酶检测采用以麦芽四糖为底物的动力学法,正常值参考范围:40~120U/L。试剂盒(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高脂血症性与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活性比较 本文动态检测了高脂血症性与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血清淀粉酶均升高,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淀粉酶活性超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正常上限3倍)的百分比也有明显差异。
表1 不同病因胰腺炎患者血清血清淀粉酶检测结果(例,%,x¯±s)
2.2 高脂血症性与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活性比较 血清脂肪酶测定结果显示,两组脂肪酶均明显升高,两组升高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胰腺炎的诊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见表2。
表2 不同病因胰腺炎患者血清血清脂肪酶检测结果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是指由高脂血症引起的胰腺炎,其发生与血清甘油三酯值密切相关,而与血清胆固醇值无关,目前发病率已达到1.3%~3.8%[1],并且有进一步上升趋势。2013年我国最新胰腺炎诊疗指南中已经明确高脂血症为急性胰腺炎的第三诱因。原发性高脂血症可能与脂蛋白脂酶缺乏、家族性载脂蛋白C-Ⅱ缺乏、特发性的血乳糜微粒过多症等因素有关,而严格限制脂肪摄入可避免由此引发的胰腺炎[2];继发性高脂血症主要原因为酗酒、糖尿病、肥胖、高脂饮食、服用三苯氧胺、利尿剂等药物及妊娠。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常不升高,有研究发现约50%血清淀粉酶测定值在正常范围,这是由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液内存在一种淀粉酶活性抑制物所致[3]。本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组患者淀粉酶明显升高正常值3倍以上者仅8例,占53.3%,阳性率明显低于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可见,对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淀粉酶作为诊断指标,敏感性较差,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容易出现漏诊误诊。
脂肪酶是由420~44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糖蛋白,主要来源于胰腺的分泌。当发生胰腺炎时,腺泡细胞损伤导致胰脂肪酶分泌增加,而淋巴管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明显升高,以及可能存在的胰管梗阻使得高浓度的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导致高脂肪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导致的腹痛发生24h内,血清脂肪酶对诊断的敏感度可达到85%~100%,而且脂肪酶的特异性超过淀粉酶[4]。国外学者Gumaste等[5]研究170例腹痛患者的血清脂肪酶后,报道了其预测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达到100%,特异性达到99%,明显高于淀粉酶。国内学者研究指出:血清脂肪酶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淀粉酶[6-7]。当然也有学者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其它原因引发的胰腺炎临床过程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胰酶正常或者轻度升高[8]。我们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均有明显升高,阳性率分别为93.3%和93.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不同病因引发的胰腺炎均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提示脂肪酶测定对于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1]Fortson MR,Freedman SN,Webster PD.Clinical assessment of 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J].Am J Gastroenterol,1995,90(12):2134-2139.
[2]Yamashita S.Primary hyperchylomicronemia[J].Nihon Rinsho,2013,71(9):1578-1583.
[3]周亚魁,杨体雄,何跃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J].临床外科杂志,2002,10(1):52-53.
[4]Yadav D,Agarwal N,Pitchumoni CS.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laboratory tests in acute pancreatitis[J].Am J Gastroenterol,2002,97(6):1309-1318.
[5]Gumaste W,Roditis N,Mehta D,et al.Serum lipase levels in nonpancreatic abdominal pain versus acute pancreatitis[J]. Am J Gastroenterol,1993,88(12):2051-2055.
[6]鲁炳怀,朱凤霞,吕红,等.急性胰腺炎诊断酶学指标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6):780-782.
[7]张文斌.血清脂肪酶检测在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3):53-54.
[8]Baranyai T,Terzin V,Vajda A,et al.Acute pancreatitis caused by hypertriglyceridemia[J].Orv Hetil,2010,151(45):1869-1874.
R657.5+1
B
2015-01-15
1006-2440(2015)03-0274-02
连云港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基金(Q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