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堂应实现从目标管理到氛围管理的转化

2015-12-26 19:29杨雪梅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目标管理课堂教学

杨雪梅

摘 要 目标管理运用简捷、明确的语言,向学生传达学习行为指令,是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学生具有自己的思维意识,在行为指令的执行、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学习需求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单纯的目标管理难免使课堂教学管理变得机械化,因此须要通过行为影响、个性培养和情感交流等方式,调节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管理更趋完善。

关键词 目标管理 氛围管理 课堂教学

课堂管理是一项复杂多变的工作。中学课堂管理的对象是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且具备相当分析和判断能力的青少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已初步形成。要引导初中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能仅仅依靠“教”,更重要的是“管”,且要“管”法得当。即教师既不能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须多维度设定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也为教学管理提供不同的目标。可以说,目标管理是课堂教学管理的先导。故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管理时,首先要探讨的是目标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管理的问题领域

目标管理是近年来课堂管理中最为常用的管理模式。它是通过分解、细化教学大纲,为各个教学环节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或任务,并引导学生完成这些任务,以掌握知识。

简单来说,目标管理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交待“要学什么”,即学习结果是什么;第二,说明“怎样学”,即引导学生在特定时间内搜集并掌握各种学习资料;第三,明确“完成水平”,即规范应达标的学习水平,最好为量化指标,也可通过测验、测试来评价质化指标。尽管目标管理具有直接、明确等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难以监控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了教学任务,并对怎样完成任务进行了目标细化,即交待各个教学环节的子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目标似乎对学生的约束力不强。在课堂调查中,暴露出不交作业或未按照规定的数量和难度完成作业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采取抄袭、借用等投机取巧的行为。另外,在教学环节切换方面,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已经发出明确指令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一些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上一个教学环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

2.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学阶段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重要时期。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感到教学目标下达后,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强,缺乏完成教学目标的学习欲望。在竞赛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响应率不高。甚至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等”、“靠”心理严重,自主克服学习困难的心理准备不足。

3.师生关系更突出对立性

在目标管理中,教师作为教学目标的制定者、布置者,学生作为教学目标的执行者,双方站在不同立场,师生关系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对立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对立关系被放大了。教师告知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但又制定了相应的达标标准,使得学生感觉完成学习目标如同走进了“二难推理”,很难达到教师制定的标准。

二、中学生学习行为剖析

教学管理归根结底是在管“人”,目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仅是表象,还应从教学对象的行为研究出发,剖析目标管理不到位现象存在的原因。通过剖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找到影响教学管理的因素。

1.行为影响力

中学课堂教学属于大班授课,一个班级四十或五十名学生在一起学习,而人与人之间具有行为上的相互影响性。比如不完成作业、抄袭等行为的影响力往往会成倍扩散。在教学环节切换中,这种行为影响力又表现在思维的相互影响上。比如有的学生对上一个教学环节的内容没能理解,便会询问周边同学,这时就带动周边学生的思维也停留在上一个教学环节,从而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进度。

2.个性发展

青少年是渴望得到认可、追求个性发展的年龄段。很多学生害怕承受失败,敏感心理导致他们不愿冒险去张扬个性,因而不愿发表个人见解。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氛围也没有起到鼓励和促进的作用,学生的存在感缺失,导致一些学生主动放弃了个性发展的机会。

3.情感诉求

从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关系来看,恰恰反映出青少年的情感诉求。他们不仅渴望得到学习导师,更需要人生导师,他们渴望与教师形成良好的甚至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些情感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会导致逆反心理的出现。

三、从目标管理向氛围管理的转化

氛围管理是指对所在环境气氛的调节与控制。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中学生而言,单纯的目标管理过于刻板,在教学管理上过于教条化,显然无法满足中学生的学习需求。那么,在目标管理实施的环境中,对教学氛围进行营造和调控,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物理角度来看,氛围管理营造了和谐的教学环境;从人文角度来看,氛围管理是在打造集体文化。它通过对外因和内因的改造,使课堂教学管理更趋于柔性化。可见,课堂教学管理在巩固目标管理的同时,还须逐渐加强氛围管理。

1.重执行,建秩序

从目标管理向氛围管理的转化中,最突出的变化是教师对教学任务执行力的重视。在目标管理中设定了各个教学环节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但缺乏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过程的监管,也可以说是对教学任务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的监管。氛围管理基于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并不仅仅是就某个教学内容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而更主要的是营造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的氛围,并就这个氛围中所涉及的各个教学子环节逐一落实目标,并掌控教学秩序。

对于氛围的营造和管理,比简单告知学生教学方法指向性更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约束力也更强。以命题作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布置教学目标,即作文命题和写作时限。

第一步要落实学生是否了解了命题含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营造命题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出别出心裁的写作思路。

第二步要观察学生所搜集的写作素材是否充分,是否偏离命题,帮助学生分析哪些素材可作为直接体现主旨的重点事例来写,哪些素材作为间接例证来写。在这一环节中,氛围管理不再停留在营造氛围的层面上,而是须要加强“管”的力度。一是监督学生搜集素材的质与量,抓完成作业的执行力。因为唯有充足的准备,搜集素材的数量与质量都合乎写作要求,才能保障下一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二是监督学生是否按部就班地认真搜集素材,是否有投机取巧、扰乱教学秩序的现象。比如学生抄袭范文中的事例充数,以应付课堂抽查。对于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氛围管理要打击投机取巧的行为,营造一丝不苟、端正态度的学习氛围。

第三步要求学生按时提交作文。尤其作为课堂写作环节,强调按时提交作文,既可在课堂上营造集体写作的氛围,又可增加写作氛围的紧迫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还可阶段性地采取时间提醒策略,强化学生提高写作速度,为备战中考夯实基础。

2.三维度,三状态

在目标管理中,教师尽力通过细化教学目标以达到构建教学梯度的目的,即满足不同范围、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使教学活动能够适应教学环境和学习者的变化。比如最为常用的“三维度”教学目标,即“班级目标”、“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班级目标作为整体教学目标,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小组目标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满足了学生情感调用的需求;而个人目标则是对学生个体的要求,满足了学生提升个人能力的需求。

在氛围管理当中,更应突出“三状态”,即“竞争状态”、“合作状态”和“个人状态”。这是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较为常见的三种状态。中学生好胜心强,竞争意识已逐渐形成,竞争状态可以说是学生潜意识的体现。合作状态是自小学至中学教师一直强调的思维意识,尤其在需要较强创造力的教学任务中,合作状态更为多见。个人状态可以说是竞争状态的延伸,在学习成绩优异和成绩不良的两个群体中较为常见。

无论是“三维度”还是“三状态”,都是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尝试将目标管理的“三维度”与氛围管理的“三状态”进行交叉组合,也就是将目标管理与氛围管理进行有机组合,其结果为二者均增益颇多。

在班级目标中,唤醒学生的竞争状态,营造竞争氛围,如在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为获取正确答案而展开良性竞争,使课堂学习氛围充满正能量。若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某位同学在寻找正确答案时遇到困难,教师提示或引导其他同学予以帮助或提供暗示性线索,这时便唤醒了学生的合作状态。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每个学生都在为探索正确答案而努力,可能所用方法不同,这样也间接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小组目标中,竞争状态仍然存在,教师可在教学中开展竞赛,以小组为竞争团队,促进竞争氛围,使学生的思维保持高度运转。当然,合作状态可以说是小组教学活动的常态,每个小组为完成自身学习任务,会自然形成一种合作状态;而小组内部的不同分工,又促使每个人都肩负不同的使命,这时学生又以个体为单位进入到个体学习的状态中。

在个体目标中,生生之间的常态即为竞争状态,仍以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活动为例,每个学生都面临独立破题的学习任务,先完成这一任务的学生为胜,那么就迫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依靠独立思考来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这是个体状态与竞争状态相结合的一种学习行为。但是,完全的竞争状态是不能长久的,比如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探寻过程、分享心得,这些又促进了合作状态的形成。

可以说,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目标管理与氛围管理是交叉进行的,“三维度”与“三状态”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呈现出来。

3.新角色,新定位

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特定时期,尽管其思维模式越来越偏重理性思维,但感性思维仍然左右学生的意识,且中学生渴望被认可、追求个性发展的情感诉求,更需要得到满足。在这样一段心理成长的脆弱时期,教师不仅要成为“良师”,更要成为“益友”。在氛围管理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到管理成效。

一是构建平等氛围,由鼓励到期望,做学生的“精神导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感慨,布置一个教学目标容易,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却很难。我们可以将培养学生思维意识的总目标细分为若干个阶段目标,但完成这些教学目标还须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作基础,而教师也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学习目标,还要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培养其思维意识和学习习惯。从简单的语言鼓励,转而让学生体会到“被期望”的存在感,以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以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

二是创建交流平台,由管理到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克服学习困难是一个克服惰性思维的过程,是学生由被动思考向主动思考转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思想上渴望得到教师的帮助。那么,要帮助学生,教师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学生的视角思考,由管理学生向理解学生转变。在课堂教学氛围管理上,应通过改变物理教学模式,如将座谈会、辩论会、生活模拟等形式纳入教学氛围营造中,创建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实现由评价学生向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转变,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通过角色转变和重新定位,使师生关系由对立转向互助,构建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管理更具人本色彩。

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直接体现,它指引教学方向,是整个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果将目标管理看作课堂教学管理的“灵”,那么氛围管理就是课堂教学管理的“肉”。它如同一只搀扶学生思想成长的手,一双监控教学目标实施的眼睛。二者形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课堂教学管理“灵”与“肉”的完美结合,使课堂教学管理实现“刚柔并济”,提升了有效教学的“软实力”。从课堂教学管理侧重点来看,应从目标管理逐渐向氛围管理转化,使结果导向的教学理念向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转变。

参考文献

[1] 胡忠光,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3] 丁忠云.“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2(6).

[4] 冯晓莹.新课标下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5] 翁爱国.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常态下企业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标利润导向下的基层采油单位绩效评价研究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