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

2015-12-26 19:29潘荣辉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电磁炉探究课程

潘荣辉

一、“微”课程开发原则

.“微”课程应去繁就简,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实践;“微”课程应明确小组合作任务,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合作态度;“微”课程应体现生活化,在生活技能、操作技巧、问题处理方面可作为重点;“微”课程应强化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促进学生边做边学边问,在科学研究方法方面有所提升;“微”课程的单位教学时间应尽可能短,便于日常管理。

二、“微”课程设计要求

1.教学内容主题化

根据初中生好动、好奇、爱表现的特点,我们把课程设计成一个个小主题活动,将科学知识隐喻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在活动案例《我的废旧衣服我做主》中,其可分成3个小主题活动,如表1所示。

2.教学环节程序化

不论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课外调查活动,都可以设定一个活动程序,制定一些规则,让学生有程序进行活动,使教师有方法指导活动,令学校有规则管理活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与现行的课程有机融合了。具体教学模式如图1、图2所示。

3.教学任务简单化

初中学生喜好活动,对任何事物都愿意参与,但他们也存在着知识层次低、动手能力差、思维简单等缺点。因此,布置给学生的实践活动任务应切口小、耗时短,且难度不宜太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任务。

例如,主题《笔筒的今天与明天》的教学任务可分成若干个小活动:一次购买笔筒的经历——课上展示如何选购笔筒(1课时);简易笔筒的制作——课上制作(1课时);不同形状笔筒储物量的研究——课上研究性学习(1课时);创意笔筒的设计——课上创新设计(1课时)。

三、“微”课程教学形式

1.“微”设计

“微”设计是一种微型化的创新设计,它要求设计者充分发挥科学想象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对世界上的现有事物进行创新构思,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生活融汇在设计之中,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性的事物。如生活中实用物品的外观设计、信息技术中的网络页面设计、美术作品中科幻绘画设计、主题班会的程序设计等。“微”设计所注重的是创新理念的运用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因此操作时可从以下几个侧重点出发。

(1)从事先设定的主题出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创新设计。如为残疾人献爱心的实践活动——拐杖凳的设计。

(2)从挖掘现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功能出发,赋予老产品以新的外观、新的功能和新的用途。如扫除工具的创新设计、科技场馆的创新设计等。

(3)围绕主题活动的创新方案设计。如体育节中队列表演展示活动的方案设计、“绿色社区文明社区”之小区垃圾桶分布方案设计等。

“微”设计活动由于切口小、活动简捷、主题明确,非常适合初一年级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微”制作

对于学生而言,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要解决实际问题,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因此要求学生研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而科技制作就是锻炼手工技能最好的方式之一。经常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工具使用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绘图表现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可将一些科技制作转化为“微”制作,每个“微”制作的目标不高,要求也不复杂,只需自行设计图纸、寻找材料、完成制作即可,老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注意安全规范等,这样就在开放式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例如,在《伸缩衣架》“微”制作活动中,钢锯、尖嘴钳、手电钻、木工锉刀等操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则为重点培训内容,具体要点如下。

(1)钢锯的使用:安装锯条时,应使其锯齿朝向前推进的方向;锯的速度要均匀、平稳,且快慢有一定的节奏;用力不能太大,推进的方向应与锯口一致,防止锯条弯曲、折断。

(2)手电钻的使用: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钻头,并熟练拆装钻头;钻孔时用力适当,防止电机因过载而损坏;操作时禁止带线手套,因为旋转的钻头容易将手套卷入而伤人。

(3)木工锉刀的使用:木工锉刀不得用于金属加工;只能朝一个方向锉,且速度不宜过快,用力不宜过大,以免过早磨损;锉刀不宜与其它刀具堆放在一起。

3.“微”创造

将发明创造教育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既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又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科技含量,还能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但发明创造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周期性很长的活动,要完成一项发明作品,从选题到制作成型,往往需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如果将发明创造教育引进课堂,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不然,要想实现创造型课堂教学,只需引入“微”创造教学,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简单的创造,初步形成创造意识,为其日后创造与革新打下基础。

在进行“微”创造活动中,重点应放在创造课题的寻找、创造技法的应用、创造技巧的实施上,不必追求作品的高质量和档次,只要完成作品就一律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不断去寻找和解决更多的问题,时刻激励他们挑战自己、实现梦想。如表2所示的“试试你的创造力”活动中,给学生设置好创造范围,指明一些创造方式,让学生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借鉴,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开发。

以表2中“带USB插座”的创造为例,购买一个现成的电源插座,再找一个废弃的手机充电器(一般家里都有),将充电器内的电路板和USB接口拆下,然后将电路板安装到插座内部、USB接口安装在插座面上,适当接线即可。当然,在操作前应培训学生如何使用电烙铁工具进行电线的焊接。本“微”创造活动1节课即可完成,且具有操作简便、容易实施、安全可靠等优点,创造效果显著。

4.“微”探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要活动,也需创新,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究。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是十分宝贵的。所以,应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在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敢于钻研、敢于尝试、敢于实践、敢于探索。要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大胆尝试,不管他们想法如何,不能随意加以批评,更不要为他们代言。正确做法就是与他们一起合作探究,共同分享科学探究的乐趣。

由于每个学科都有其特色和规律,如数学侧重于运算和推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侧重于实验操作和原理运用,语文和社会侧重于人文素养的积淀等,因此在综合实践教学中,要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思想,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兴趣点,引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创造,让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成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阵地。部分“微”探究活动如表3所示。

5.“微”实践

“好动”是初中学生的本色,很好地利用学生这个特点开展综合实践,可大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积极参与、认真实践、合作探究、共同发展。例如,在进行《矿泉水瓶的应用》这一环保主题活动时,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将矿泉水瓶转变成一件有用的东西。于是,经过女孩子的用心打扮,美丽的芭比娃娃、艳丽的花篮、漂亮的笔筒一一问世;在男孩子的手中,一个个矿泉水瓶瞬间变成了会“跑”的玩具,如空气动力小车(一个瓶子作为小车主体,四个瓶盖当作车轮,在车身上固定一只气球,以气球释放的气体为动力)、双体电动船(将两只瓶子绑定在一起作为船体,在其上安装电池、马达和螺旋桨)、水火箭等。此时的学生已经不是讲台下被动的观众,而是实践活动真正的主人。

既然是“微”实践活动,那么其主题就不能太大,过程不能太复杂,目标不可太分散,形式不宜太单调,内容不局限于课本。所以,在设计“微”实践活动时,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既要照顾到课本,也需与本地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活动在学生兴致勃勃的情感体验中成功开展。

四、“微”课程实施课例——“走近电磁炉”

1.活动背景

电磁炉,因其煎、炒、炸、煮、炖无所不能,现已成为厨房中家用电器中的一大“神器”,且带给人们一场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但许多学生由于不烧饭、不做家务,并不了解电磁炉,甚至不认识电磁炉。有些学生家里虽然有电磁炉,但不敢操作电磁炉,怕发生意外。为此,我们走近电磁炉,让学生了解电磁炉,正确使用电磁炉,并且还要创新电磁炉。

2.活动过程

(1)活动一:“走进电磁炉大卖场”——社会实践(1课时)

①课前制定任务,让学生们自由结组去完成,如网上调查电磁炉相关信息、市场调查电磁炉售卖情况、采访电器销售员、家庭电磁炉使用调查……

②学生制作好PPT进行展示,一起讨论、交流,教师边指导边总结,寻找活动中的问题,再解决这些问题。

(2)活动二:“一起来烧菜——电磁炉的使用”——劳动与技术(1课时)

①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出一个会使用电磁炉的同学担任组长;

②每组准备一台电磁炉(品牌不同)和一些蔬菜(如鹌鹑蛋),组长带领煮菜。

③试验对比:将500mm水烧开需要多长时间,然后与煤气炉烧水时间进行比较;不同品牌电磁炉烧水时间比较等。

(3)活动三:“电磁炉工作原理的探究”——研究性学习(1课时)

①问题: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锅具适合电磁炉呢?

②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

a.拆装电磁炉,观察其内部结构,让学生猜一猜内部大线圈有何用途?

b.将一个连接着发光二极管的1匝闭合线圈放到电磁炉加热区域,开通电源,让学生们观察有何现象?

c.将不同材质锅具,如铁锅、铝锅、陶瓷锅等,分别放在电磁炉上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d.用电磁炉烧水,然后手持一个连接着发光二极管的200匝闭合线圈,不断接近电磁炉四周和锅具内部,观察现象。

③小组讨论,写实验报告,然后展示。

(4)活动四:”电磁炉的明天“——创新设计(1课时)

①将学生划分成几个组,然后积极思考,对电磁炉进行创新设计。

②各组派代表展示创新设计成果。

五、“微”课程实施效果

1.学生活动能力的提升显著

人的活动能力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科技创新活动能力等等。任何一种活动能力都不可或缺,它们都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几年来综合实践活动“微”课程的教学,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爱做家务劳动了,一些学生喜欢科学研究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小发明和小创造产生了兴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实验、论证、创造等科学手段进行问题的探究,科研素质明显提高。常规素质检测与评价如表4所示。

2.教育教学理念的迁移明显

综合实践活动“微”课程的魅力在于目标明确,课堂容易实现;锻炼能力,学生非常喜欢;学科融合,知识交叉补充;合作参与,师生共同进步。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问题意识、综合能力明显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迁移到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学校的教学面貌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微”课程的教学带给学生的变化是任何一门课程无法替代的,它与其他学科课程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电磁炉探究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手机千万要远离电磁炉
设问引导探究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当心!有人利用"节能"电磁炉诈骗
自行车的发明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