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芝
【关键词】小学生 责任感 现状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52-02
美国著名演说家丹尼斯·韦特利(Dr. Denis Waitley)博士曾说:“如果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你必须使他(她)从小就有责任感。”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和行为。通俗地说,责任感就是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并勇于承担责任。责任感的培养是德育的核心,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學生是否做家务、是否尊重长辈等情况,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提出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
一、小学生责任感现状分析
(一)家庭中孩子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及分析
1.做家务的意识不强
案例一:在一次大型调查活动中,有85.7%的孩子认为劳动没有必要,有32.3%的孩子没有劳动习惯,有37.2%的孩子不知道怎样做家务。(杨桂红《培养孩子责任感的66个方法》)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长辈围着小孩转,对孩子疼爱有加,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在生活上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认为让孩子做家务是让孩子“受苦”。
2.不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案例二:笔者的嫂嫂正对着自己6岁的女儿小婷大发脾气,原来小婷放学回家后就开始玩玩具,玩一会后又转而看电视,任玩具扔得满地也不收拾,差点让小婷的爸爸绊了一跤。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有的家长大“包”小“包”,认为孩子什么都干不了;有的家长嫌孩子做得太慢;有的家长怕孩子弄坏东西,等等。这样一来,孩子得不到动手实践机会,怎么会有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呢?
3.不会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案例三:邻居家孩子心心每天起床都要挑选衣服,东挑西拣,上学经常迟到。这天她又挑来挑去的,妈妈生气了,就狠狠地打了她一顿。第二天,心心看着妈妈拿来的衣服,不太喜欢,问:“就这一件?”妈妈板着脸说:“昨天是怎么讲的?”心心想起昨天挨打,赶紧改口,说:“我的意思就是要这一件。”
在家长的棍棒教育下,孩子没了自己的主张。这样听话的孩子可能是有问题的孩子。因为这类孩子依赖性强,一旦失去了大人,就不知所措。这样不利于孩子形成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二)学校里学生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及分析
1.学习责任心缺乏
案例四:笔者既是班上的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最感到头痛的是一些学生没有责任感。例如,早上总有几名学生迟到,迟到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上课了,总有学生忘记带该带的学习用具,而他们的理由是“家长没有准备”等;作业抄袭现象很严重,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
学生学习责任心缺乏的主要原因有:有些科任老师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对学生说了些过头的话,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最终发展到学生对某一科目厌学;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家长和学校给学生太大的压力,等等。
2.集体责任心缺乏
案例五:笔者班里有一些学生爱违纪,使班上文明分减分,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心;在教室里随手乱丢垃圾,即使看到有垃圾了,也当作没有看到,问他们原因,他们说“那不是我丢的”;大扫除时,相互嬉闹,对劳动任务草草了事。
出现这种现象,也有外在原因。一方面,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而不赞成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有些家长甚至反对孩子牺牲自己的时间为班集体做事。另一方面,教师多是注重学生的成绩,有关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少。
3.对同伴责任心缺乏
案例六:据报道,2000年9月,成都龙泉驿区4名十二三岁的孩子相约去游泳,其中一名孩子遇险溺水,其余3名孩子立下“攻守同盟”,掩藏好小伙伴的遗物后,若无其事地回到家,并用精心编造的谎言骗过前来找人的家长。
同伴失踪后,孩子没有报警,反而掩藏遗物,不告诉大人真相。原因何在?首先,有些家长教育孩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使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对他人漠不关心。其次,学校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不够,导致孩子不能勇敢地承担责任。再次,学生缺乏救助常识,很多学校在教育学生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时,对学生遇到突发事件应如何处置教育得还不够。
(三)社会生活中孩子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及分析
1.社会公德意识不强
案例七:同事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小男孩和他妈妈坐在公交车上。当看到一位年迈的奶奶上车又没有空位时,小男孩想招呼那位奶奶过来,妈妈看到儿子的动作,将他的肩头一按,又将他的头往车窗外一拧:“用得着你管吗?你管好自己就行了。”那个男孩又重新坐下去。
孩子的爱心是很珍贵的,这位妈妈却在孩子爱心萌芽时终止了它。事情看起来虽小,却可能导致这名孩子以后成为缺乏爱心、社会公德心不强的人。
2.爱国心缺乏
案例八:每周的升国旗仪式都是神圣的。然而,有一些学生却姗姗来迟,不慌不忙地走入升旗的队伍中。在升旗过程中,当要行注目礼时,很多学生头也不抬,在下面与同学聊天。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它也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但是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把学习抓好,爱国主义教育什么时候进行都可以。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的前进动力,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学校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策略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获得良好的责任感的基础
1.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自身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不能一方面要求孩子做好,自己却做反面教材。
2.家长要给孩子提供尽责机会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就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此,父母应该分配给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支持、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洗衣服等。同时,要明确地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如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等。
3.家长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孩子小難免有做错事的时候,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做错事,不是故意的,没有必要那么认真,让孩子去道歉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这样他会对自己的过失认识得更深刻,会明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家长要善于与孩子沟通
如果家长以平等的谈话口气与孩子沟通,笔者相信孩子会接受父母对他的教育。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听听孩子的心声,也跟孩子讲讲家里面的事情,让他们出出主意,鼓励他们把要说的话大胆地说出来,欣赏他们任何帮助父母和改善家庭的举动,对于合理的建议予以采纳,在此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就会生发对家庭的责任感。
(二)学校教育是强化责任感的重要力量
1.学校要营造有利于培养责任感的环境
首先,让校园每个地方都成为责任教育点,让每一棵树都说话,每一块墙壁都教育人,使它们成为无声的教育者。其次,推行校园卫生制,规范管理约束学生。充分利用校广播台、黑板报、墙报等进行宣传,教育学生人人知责任,人人尽责任。最后,建立责任感培养制度。校长可以围绕责任感开展德育活动,班级可以围绕责任感开展班级活动,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责任感教育的氛围。
2.学校要发挥榜样作用
首先,教师躬亲示范,以自身行为感染学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水平,在日常教学中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其次,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从学生中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宣扬他们的闪光点,这能够使其他学生受到启发和鼓舞,激发他们的责任感。最后,发挥身边事物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和观看一些优秀的影片,引导他们理解榜样人物的行为,学习他们的责任心。
3.把责任教育寓于教学之中
课堂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渠道,利用课内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能使责任感培养更经常化、更为有效。各任课教师要结合所任教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责任感培养结合起来。
4.发挥班集体作用
班集体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班主任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首先,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在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积极性。其次,鼓励学生担任班干部,让学生承担一定的集体责任,并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创造更多的机会,增设更多的班级服务岗位,让更多的学生承担班级责任,在班里营造一种人人争做班干部、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服务他人、健康成长。最后,举行各种主题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社会是实践责任教育的载体
我们生活在群体中,生活在社会中,责任教育应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对低年级学生,可让他们为班级和学校公共场所打扫环境;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社区清扫垃圾、在公共场所做环保宣传等。
人的责任感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在后天的培养和教育下逐渐形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要从小抓起。虽然学生的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这需要我们教育者和家长持之以恒,把责任感教育寓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集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通过各方面的配合,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着强烈责任心的人。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