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资竞争、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居民经济福利

2015-12-26 05:21谢黎宋一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中国科技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制度安排

谢黎,宋一弘(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引资竞争、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居民经济福利

谢黎,宋一弘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引资竞争背景下FDI对居民经济福利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从总体和分地区两方面就地方政府引资竞争背景下FDI与居民经济福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沿海地区居民从流入的FDI中获得了正向福利;地方政府的引资行为在促进辖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助于制度环境的改善;在内陆地区,无论是FDI,还是优惠政策,它们对居民经济福利的提升作用不明显,相反,在某些地区,FDI恶化了居民福利水平。

关键词:引资竞争; FDI;经济福利;制度安排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市场换技术”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FDI)。2013年,FDI流入中国的金额达到1240亿美元,与1994年的338亿美元相比,增长了2. 6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3. 34%。FDI流入后,它一方面缓解了内资短缺,促进了技术创新和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另一方面,FDI流入后,它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其中之一就是FDI在区位上的非平衡分布加剧了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恶化了居民收入差距,整体上损害了国民经济福利的提升。

目前,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是“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的结合,地方政府为了获得锦标赛胜利,展开了激烈的引资竞争,竞相给予外资企业各类优惠政策,使之长期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而外资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可能对投资地的市场产生冲击,从而对本土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同时,如果外资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过大,它可能形成买方和卖方市场的双重垄断,进而对居民经济福利产生损害。那么,在地方政府激烈的引资竞争背景下,FDI将对流入地居民经济福利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怎样的差异?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1994—2013年210个地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就引资竞争背景下FDI流入对居民经济福利的影响与区域差异进行实证检验,希冀所得结论能够为有关部门的引资和用资决策提供参考。

2 理论分析

长期以来,受金融体制、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国内资本难以实现区际的自由流动,地方政府在推动辖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约束。FDI因是母国资本、技术、制度、管理经验等要素的“复合产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加之它能缓解内资约束、推动技术创新及经济增长等而受到地方政府的普遍欢迎并产生了激烈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地方政府纷纷给予外资企业在税收减免、土地使用、产权转让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然而,受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约束,地区间的引资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客观差异性,于是造成了引资竞争的区际失衡。为了实现表面化、短期化的政绩,处于竞争劣势的地方政府往往表现出对外资的“依从”,甚至“配合”,形成了地方政府在引资和用资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非公益性;外资企业利用议价优势,不断要求地方政府提高自身的“超国民待遇”资格,产生了内外资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内外有别”,从而对市场结构和秩序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我们得到如下判断:虽然FDI在总体上对缓解内资短缺、推动技术创新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它也对国内企业、市场、居民生活等产生了不利影响。

3 研究设计

3. 1模型设定

本文借鉴Choi[1],魏后凯[2]等人的研究方法,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式中,WI表示居民经济福利,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POLI表示地方政府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CONT代表控制变量,α为模型的常数项,βi(i = 1、2、3)是本文重点关注的系数,λm为控制变量系数,ε为方程的残差项。

3. 2变量度量及数据说明

(1)因变量。对于居民经济福利(WI ),用Sen[3]提出的福利指数表示,表达式为: WIit= yit(1-giniit)。其中,y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gini代表基尼系数。由于缺乏gini的直接数据,先借鉴莫亚琳和张志超[4]的方法进行测算,然后利用前式得到WI。

(2)自变量。对于外商直接投资(FDI ),借鉴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5]的方法,先分别计算出历年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各地区实际GDP的比值,历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GDP的比值,然后用前一比值除以后一比值的值进行度量;对于优惠政策(POLI ),借鉴Démurger等[6]的做法(本文对各类开发区的赋值如下: 1代表沿江及内陆开放城市; 2代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或沿海开发区; 3代表沿海开放城市; 4代表六个国家级新区,即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 5代表经济特区),先对各地区不同类别的开发区赋值,然后通过累加得到最终的度量指标。除此之外,为了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与优惠政策相互作用后对居民经济福利的影响,我们将二者的交互项(FDI×POLI )引入模型。

(3)控制变量。由于影响居民经济福利的因素难以穷尽,我们借鉴陈刚[7]、赵奇伟[8]等人的做法,分别选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财政支出力度以及居民的教育水平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具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DELE )用各个地区的人均GDP度量;对外开放程度(OPEN )用各地区历年对外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值度量;政府财政支出力度(GOVE )用历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数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度量。对于居民教育水平(EDUC ),先利用公式:小学教育人数×6+初中教育人数×9 +高中教育人数×12 +大专以上教育人数×16得到各地区居民总的教育水平,然后用该值除以地区总人口数得到最终指标,公式中的6、9、12、16分别表示达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年限。

本文全样本包括中国210个地市级以上城市1994—2013年数据,若不作特别说明,所有数据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中经网数据库整理得到,对于以美元计量的指标,利用历年美元对人民币平均汇率折算成人民币计算,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利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平减,基期是1994年,对于个别缺失数据,利用插值法补齐。

4 实证分析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先利用相关系数矩阵和方差膨胀因子对模型中的主要变量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它们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同时,我们对方差较大的变量取自然对数,以控制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由于本文是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我们先后使用LM检验和Hausman检验来确定模型,最后依据结果决定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考虑到数据特征,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估计。

4. 1全样本检验

作为分析的基础,我们首先对全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FDI进入后,它对中国居民的经济福利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可能的解释是,自FDI进入中国以来,它有效缓解了国内资本短缺,明显增强了行业活力和发展空间。同时,外资企业的本土化经营管理策略使得员工获得了极具竞争力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提高了自身就业竞争力与收入水平,最终对经济福利产生了促进作用。表1中,地方政府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并没有促进居民经济福利的增加,相反,在模型(4)中,该变量的符号为负。可能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内在动力大多出于对政绩的追逐,而不是基于提升居民经济福利水平的考虑,其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盲目性、非公益性甚至自利性。因此,地方政府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存在国民福利向外资企业的人为转移以及外资企业生产成本的社会化分摊(比如环境污染)倾向,从而对居民经济福利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

表1中无论是模型(3)还是模型(4),外商直接投资与优惠政策交互项(ln(FDI)×POLI )的符号都为正,表明二者共同作用下居民经济福利水平得到了提升。我们的解释是,虽然政策因子对居民经济福利水平产生了负面效应,但FDI产生的显著外溢效应转化或掩盖了这一不利影响。作为母国资本、技术、制度和管理经验等要素的“复合产品”,FDI流入不仅提高了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时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FDI流入,也将主动或“潜移默化”地对外资企业产生“依从”[9-10],从而政策因子可能通过外资企业的转化改变了它对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效果;或者FDI的积极外溢效应超过了政策因子的消极作用,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更多地表现了FDI对居民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从而在结论上掩盖了政策因子的负面作用,但我们认为前一种原因更具有解释力。

表1 全样本检验结果

4. 2分地区检验

受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地区间的引资竞争力表现出明显的区位差异性。那么,引资竞争背景下不均衡的FDI流动将会对各地区的居民经济福利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差异?基于此,我们将全样本按一定标准分为八个区域(为了体现城市的地区差异,我们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的划分方法,将城市归到所属省份的八大区域中。分别是:南部沿海(粤、闽、琼)、东部沿海(沪、苏、浙)、北部沿海(京、津、冀、鲁)、东北(辽、吉、黑)、长江中游(皖、赣、鄂、湘)、黄河中游(晋、内蒙古、豫、陕)、西南(桂、渝、川、云、黔)、西北(藏、甘、青、宁、新),由于具体城市名单太多,在此不予列出,需要者可向作者索取),然后利用同一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分地区检验结果

续表2

表2中,FDI对各地区居民经济福利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内陆地区)。具体而言,在沿海地区,FDI的符号都显著为正,但在内陆地区,只有长江中游和西南地区的符号显著为正,而东北和黄河中游两个地区的符号都为负。对此我们的解释是:对于大多数地区,FDI的外溢效应促进了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了他们的经济福利水平;对于东北和黄河中游两个地区,前者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区域内国有企业比重大,外国投资者出于“关系维护”或非市场风险考虑大多流入其中。然而,该类企业所具有的制度安排一方面阻碍了FDI溢出效应的形成和发挥,另一方面它使得居民与企业形成了“捆绑”,国有企业员工能够从中获得经济福利,其他居民则难以共享成果,从而加剧了民众间的经济福利差距;对于黄河中游地区,FDI更多地进入了资源密集型、环境污染型行业,外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实施了成本的社会化分摊(比如环境污染),居民虽然获得了短期收益,但付出了更高的长期代价,从而在总体上弱化了经济福利水平的提升。

表2中,优惠政策的符号在大多数地区都为正,但在黄河中游、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为负。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沿海省市作为FDI最先流入的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地方政府在引资选择上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能够将FDI需求与本地经济发展协调起来,政策因子在提高外资企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内陆地区受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地方政府在引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外资企业具有明显的议价优势。为了吸引FDI,政府给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表现出非理性和非公益性的特征,引入的外资项目具有明显的边际化特点,甚至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合谋”[11],通过恶化居民的福利水平来实现政绩,即民众成为官员追逐政绩的买单人,从而符号为负。

从表2交互项(ln(FDI)×POLI )的结果看,它在多数地区的符号为正,表明二者的综合作用对居民经济福利具有积极影响,但在东北、黄河中游和西北三个地区,交互项的符号显著为负,表现出它对居民经济福利具有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认为,随着FDI在中国的发展,它与地方政府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在多数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协同效应。这种效应不仅表现为经济产出的增加,还有对流入地投资环境的改善。对于三个内陆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等影响,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的议价地位不对等,前者为了实现政绩目标,纷纷表现出对外商的“依从”,在此过程中可能造成了对居民福利水平的恶化。

5 结论与启示

第一,在总体上,FDI对中国居民的经济福利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优惠政策的正向作用不明显,但二者的交互作用有利于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这说明FDI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它不仅有效缓解了国内资本短缺,增强了行业活力,还对居民经济福利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由于引资行为的盲目性、非公益性甚至自利性,地方政府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存在国民福利向外资企业转移的倾向。同时,FDI对居民经济福利的正向影响可能掩盖了优惠政策的负面作用,地方政府对外资企业的“依从”促进了辖区制度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进而对居民经济福利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二,在沿海地区,FDI、优惠政策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对居民经济福利水平都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随着沿海地区综合实力的增强,地方政府在引资和用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他们能够将引资需求与本地经济协调起来,政策因子在提高外资企业效益的同时,内含的政策红利也惠及了当地居民。同时,随着引资政策的调整,地方政府提供给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已经与流入的FDI产生了积极的协同效应,二者的交互作用不仅增强了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对辖区的制度环境和市场化水平表现出积极效应。

第三,在内陆地区,FDI、优惠政策以及二者的交互项对居民经济福利水平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其中原因可能与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议价地位不对等有关。受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地方政府在引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流入的FDI表现出明显的边际化特征。同时,地方政府为了“造”政绩,往往表现出对外资企业的“依从”甚至“合谋”,于是后者利用自身的议价优势实现了生产成本的社会化分摊,从而造成了国民福利的人为转移,并最终影响了居民经济福利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Choi C.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come Convergence[J].Applied Economics,2004,(36) :1045-1049.

[2]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 :19-26.

[3]Sen A. Real National Incom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76,(43) :19-39.

[4]莫亚琳,张志超.城市化进程、公共财政支出与社会收入分配——基于城乡二元结构模型与面板数据计量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3) :79-89.

[5]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R].United Nations: New York,2012.

[6]Démurger S,Sachs JD,Woo WT,et al. Geography,Economic Policy,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J].Asian Economic Papers,2002,1(1) :146-197.

[7]陈刚. FDI竞争、环境规制与污染避难所——对中国式分权的反思[J].世界经济研究,2009,(6) :3-7 +43 +87.

[8]赵奇伟.东道国制度安排、市场分割与FDI溢出效应: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9,8(3) :891-924.

[9]杨德才.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真实效应分析——兼评我国FDI政策调整[J].当代经济研究,2010,(10) : 28-32.

[10]刘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性及倒U形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3,(1) :1-8 +124.

[11]黄亚生著.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M].钱勇,王润亮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谭果林)

Competition of Attracting Investment,Location Selection of FDI and Economic Welfare of Residents

Xie Li,Song Yi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FDI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economic welfare of resi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etition of attracting investment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ese cities,this paper ha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economic welfare of resi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etition of attracting investment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from two aspects of overall and regional.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 FDI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economic welfare of coastal residents; for local governments,their behavior of attracting is not only good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also for promoting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investment. In the inland areas,whatever FDI or preferential policies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lusions to economic welfare of residents,on the contrary,in some areas,FDI could worsen the level of residents' welfare.

Key words:Competition of attracting investment; FDI; Economic welfar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收稿日期:2015-01-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经济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09XJY011)。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75

作者简介:谢黎(1972-),山西临猗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商直接投资与政府管制。

猜你喜欢
制度安排
县域公务员晋升:制度安排及其现实异化分析
如何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督体系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