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波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241002)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有些农村家庭更是夫妻双双进城打工,把未成年的子女和渐渐老去的父母留在家乡。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 102.55万,其中46.74%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都双双外出,祖父母成为他们的主要照料人[1]。隔代教养便是指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代替父辈承担起抚养教育孙辈的主要或全部责任的一种现象[2]。一般来说,“教”偏于指向心理发展,“养”偏于指向身体发育。
首先,改革开放后,随着政府对人口流动限制的松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由乡村涌入城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 894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达16 610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农民工群体不仅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自己的家庭积累了财富。但他们的离开,形成了中国大地上数目可观的“空壳村”,父母的空缺只能由老人们补上,他们成为了孩子们的实际监护人。
其次,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为了保护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实现国家的赶超战略,我国建立了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结构,通过一系列二元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形成了城乡严格分离的社会经济结构[3]。将户口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应运而生。这种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严格限制了人口流动,农民被牢牢地禁锢在自己的土地上。改革开放后,这一制度虽然有所松动,农民可以进入城市就业,但该制度本身并未在实质上发生改变,由此导致的城乡利益分割直接带来了市民和农民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和住房等方面的区别对待。在教育领域,正是城乡二元壁垒导致了农民工子女无法像城市孩子一样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城市公办学校教育资源由于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需求而成为稀缺资源,农民工子弟学校偏少而且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这些都是随迁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困难的原因。因此,大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都选择了将子女留在家乡,让子女接受家乡学校的教育。
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组合关系和组合方式,它包括两方面的要素:家庭人口要素和家庭代际要素[4]。如果年轻父母不进城务工,农村的家庭一般为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或者祖辈、父辈和孙辈一起生活的主干家庭。但随着年轻父母纷纷离开家庭出外谋生,农村绝大多数家庭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隔代家庭成为了农村家庭的主流。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某些功能如教育和社会化功能并没有随着年轻父母的缺位而消失,这部分功能的发挥由祖辈担负了起来。实际上“隔代教养”是对“亲代教养”的一种功能替代,祖辈代替父辈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
不同于西方的个人本位,中国人的人生基调是以家庭为本位的。传统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是,既无个人观念,也无社会国家观念,只有家庭观念。家本位的着眼点在于家的传衍,个人本位的着眼点在于个人的幸福[5]。所以在中国,父母不仅指望着儿子将来为自己养老,还希望他把这个家传下去。所以父母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会倾尽全力帮助孩子成家立业、建新房,以致于孩子有了孩子还要帮着带孙子,这都被他们自己视为理所当然,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出于“家本位”思想和“传宗接代”观念,留守老人为进城务工的子女带孩子在农村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第一,缺少父母关爱对孩子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相关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亲属都不能代替的。母爱以提供养育支持和情感支持为主,父爱主要对子女的认知能力、智力、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出影响[6]。农村的年轻父母大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离开家庭进入城市务工,在城里打工的父母大多忙于赚钱,无法经常回家看孩子,只有在每年春节时才会回家待很短的一段时间。空间上的距离阻隔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这对未成年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第二,祖辈教养模式欠科学对孩子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鲍姆林特(D.Baumrind)将家庭教养模式分为三类:权威型、专制型与放任型,其后又有学者进一步将放任型划分为“宽容溺爱型”与“宽容冷漠型”。各教养模式的特点及其对孩子的影响见表1。
农村祖辈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传统的育儿观念对他们的影响较深,加上老人们上了年纪,好静恶动,因此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自然与年轻的父母们不同。在家庭教养模式上,他们更多采取专制型、宽容溺爱型与宽容冷漠型,权威型的科学教养模式占比例很小。在不科学的教养模式下成长的孩子长大以后在性格上、社会交往能力上很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三,祖辈教养方法不当对孩子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首先,祖辈忽视了“玩耍”对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性。玩耍在整个儿童期阶段是孩子们的一项主要“工作”,他们的主要精力都释放在了或独自或与小朋友们一起的玩耍里。玩耍可以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减轻孩子的挫折感与焦虑感的同时,还提高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同辈归属感、社会接触能力以及社会技能,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7]348。但是孩子玩耍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并不取决于儿童本身,而是取决于成人是否为孩子玩耍创造机会与条件。在实际生活中,农村的老人们由于自身精力所限,往往无力应付精力旺盛的孩子,但又害怕孩子由于“出去野”而产生安全问题,于是只好采取限制孩子自由的方法以做到对孩子的安全保护。但对孩子过度安全保护的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表1 教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7]
其次,祖辈忽视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与精神交流。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与精神交流对孩子情绪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应该是孩子情感需要的安慰者和支持者,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提供情感支持;他们也应该是孩子情绪发展的指导者与教育者,指导孩子怎样建立积极情绪、应对消极情绪。在父母缺位的农村隔代家庭里,祖辈应该扮演起父母的角色,保持与孙辈情感沟通的畅通。但农村老人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年龄较大精力有限等原因,往往只重视对孩子的物质支持,对与孩子保持情感沟通与精神交流重视不够。这导致留守孩子有了心事、遇到挫折无处诉说,消极情绪长期积压在心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最后,祖辈忽视了对孩子学业成绩的关注。农村的留守老人如果年纪较轻一般都要下地干活,忙于农活的他们对孩子的学习也就无暇过问了;如果老人年纪较大,一般也无精力去管教孩子的学习。因此,农村隔代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父辈以及祖辈的监督,往往学习成绩较差。孩子较差的成绩又导致祖辈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孩子不是“搞学习的料”,初中或高中毕业以后可以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去城里打工。祖辈的这种思想被有意无意地灌输给了价值观还没正式形成的孩子,导致他们对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削减,影响了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隔代教养虽然能够给祖辈带来情感上的慰藉,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在照顾孙辈的过程中也会从经济上、身心健康上给祖辈带来消极影响。将孩子抚养长大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老人通常会在自己有限的生活费中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孩子的吃穿用度,他们往往会抱着“自己吃不好穿不好没关系,不能苦孩子”的心态省吃俭用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最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抚养也会极大消耗老人的时间和精力,让老人们觉得力不从心。金钱、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都会给老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
农村家庭隔代教养在增强祖辈与孩子之间感情维系的同时,也削弱了父辈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亲密程度,造成了亲子之间的隔阂。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祖辈与孙辈相依为命本身就增加了亲子之间空间上的距离感,如果父母再因忙于工作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感情交流,这将更加导致亲子之间的疏离感。祖辈负起了本应属于父辈的教养责任,还可能会助长年轻父母的依赖心理,认为孩子的一切都可以托付给家中的老人,自己只要打工赚钱就可以了。这也会在无形中降低年轻父母们对于子女的责任感以及与子女相处的能力。
首先,政府要充分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权利,打破城乡教育壁垒,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确保农民工子女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这样就能使更多孩子可以留在父母的身边,在享受高质量教育水平的同时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这样留守儿童在农村便可以享受到较高水平的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才能更好地弥补隔代教养的不足。最后,政府要采取措施推动农民工就近就业。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乃至村办企业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拉动农民就近就业,农民工作的地点离家近了,才能更好地兼顾挣钱养家与照顾家庭。
如今社会上对“隔代教养”“留守儿童”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很多人认为“隔代教养”是一种应该否定的儿童教养方式,认为“留守儿童”便等同于“问题儿童”。事实上,农村家庭的隔代教养是亲代教养的一种必要替代,它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留守儿童”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问题儿童”。因此政府应该引导社会舆论,让普通民众对隔代教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对隔代教养一味否定,更不能对接受隔代教养的孩子产生偏见,为他们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
农村老人教养孙辈的方式往往是欠科学的,农村社区应大力推广建立“隔代教养指导中心”用来向农村老人传授科学的教养方式。指导中心应设专业人士对所在村的隔代家庭进行定期走访,了解教养情况、帮助解决教养问题;指导中心也可向村里老人提供专业的家教咨询,向老人们宣传正确的教养方法;指导中心还可以作为村里老人们交流教养经验的平台和丰富业余生活的平台,在为老人们提供科学教养知识的同时,向老人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学校是除了家庭之外孩子度过儿童期、少年期的最主要场所。隔代教养环境下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也可能还会和有相同成长背景的孩子形成调皮捣蛋的小集体。这种情况下,学校更应重视对这类孩子的关心与教育,老师们不能轻易地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走出难关。学校不能只关心留守儿童们在校内的学习成绩,也要关心他们在课外的生活,学校应和家庭形成教养孩子的有机整体,定期对隔代教养家庭进行家访,与孩子的爷爷奶奶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担负起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教养责任。
祖辈应该多向“隔代教养指导中心”学习了解科学的教养方法,在平时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应该鼓励独立,但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做出限制;祖辈应保障孩子玩耍的权利,这既体现在当孩子玩耍时不加以阻挠,也体现在保障孩子玩耍时的安全;祖辈应该多与孙辈进行交流,交流沟通所带来的情感需求的满足无论对祖辈还是孙辈都是必要的;祖辈还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在老师进行家访时积极配合,与老师共同探讨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方法。
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夫妇由于忙于生计,一年中难得有时间回家与家人团聚,但是家中的孩子与老人是时时刻刻渴望与他们团聚的。农民工夫妇们应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家庭团圆可以免除老人与孩子的相思之苦;他们应该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关心孩子的生活、成长与学习情况,倾听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弥补因距离造成的亲子隔阂;他们也应该常常给老人打电话,倾听他们在照顾孩子过程中的开心与烦恼,给老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有力支持。
[1]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37-49.
[2]段飞艳,李静.近十年国内外隔代教养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2(4):13-16.
[3]李学.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制度分析与对策反思[J].公共管理学报,2006(4):87-93.
[4]邓伟志,徐榕.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7.
[5]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137.
[6]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0-136.
[7][美]阿什福德,雷克劳尔,洛蒂.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王宏亮,李艳红,林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