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煜,沈晓君,赵松林,陈卫军
1(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海南文昌,571339)
3(海南省椰子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文昌,571339)
椰子(Cocos nucifera L.)多年生常绿乔木,属于棕榈科椰子属,是海南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其果肉占全果质量的28% ~30%,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营养价值很高[1]。用椰子制成的饮料、糖果等食品,因其特有的浓郁椰香味和圆润的口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椰浆是由新鲜椰肉榨汁所得,高温天气使得椰浆分层现象严重,导致其易变质,贮存期短,多自产自销或短途运输、短期使用[2],严重影响了椰子制品的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浓缩椰浆是通过蒸发、离心等降低椰浆中的水分、经乳化、均质后制成的一种浓缩果浆,成品比新鲜椰浆浓约50倍[3]。优化实验室真空浓缩椰浆的生产条件,通过乳化剂的添加,可以达到保持椰浆品质,提高贮存稳定性的目的,解决贮运难题,从而促进椰子产业经济的发展。
椰浆:新鲜白椰肉压榨所得,海南友助食品厂;分子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蔗糖酯,柳州爱格富食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酪蛋白酸钠,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乳酸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郑州大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Span 60,成都格雷西亚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循环式真空水泵SHZ-DⅢ,郑州英峪予华仪器有限公司;旋转蒸发器RE-2000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高压均质机GYB60-6S,上海东华高压均质机厂;食品物性分析仪TMS-PRO,美国FTC公司;高速离心机US-32R,Hettich公司;pH计FE20K Plus,瑞士梅特勒-托利多(上海)公司。
将200 mL新鲜椰浆,在真空度0.095 MPa,转速60 r/min,一定温度下浓缩至水分含量30%左右为止。然后,取600 mL浓缩椰浆加入适量乳化剂,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后,高压均质。均质时,一级压力25 MPa,二级压力 15 MPa[4],均质时间 10 min。
1.2.1 最佳真空浓缩温度的确定
在各个浓缩温度 45、50、55、60、65、70 ℃,浓缩50 min,每隔10 min记录椰浆的质量。浓缩结束后,观察椰浆的颜色变化,测定其pH值及黏度。然后,取各个浓缩后的椰浆200 mL置于型号相同的小试管里,常温下静置4 h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各自的脂肪上浮高度[5]。
1.2.2 乳化剂的筛选
浓缩椰浆作为一种油脂含量较高的W/O型乳状液,易受温度及贮存条件的影响,从而发生油水分离,选择合适的乳化剂,使蛋白、水和油脂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浊状态,不仅可以提高其稳定性,还能增强椰浆品质。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选取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酯、酪蛋白酸钠、丙二醇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乳酸脂肪酸酯、Span 60,进行乳化剂的筛选[6-9]。
1.2.3 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结合乳状液脂肪上浮高度的测定,以离心沉淀率来表征乳化的稳定性,具体测定方法:取适量均质后的椰浆于离心管中,在离心力2 500 g/min、温度4℃下,离心5 min后,测定离心沉淀率[10]。
1.2.4 乳化后椰浆质构的测定
浓缩椰浆均质后冷至室温,取200 mL于型号相同的小烧杯里,用食品物性分析仪测定质构。测定方法:使用圆锥形探头,通过TPA测试软件测定其内聚性、弹性、胶粘性以及咀嚼性,检测速度60 mm/min,Trigger Force 0.10 N,样品高度16.03 mm,形变百分量50,起始力0.1 N。
1.2.5 乳化剂复配的正交试验
通过单一乳化剂实验结果,选取了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酯、Span 60、酪蛋白酸钠的添加量作为正交试验的四个因素,如下表1乳化剂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所示,来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11]。
表1 L9(34)乳化剂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Table 1 The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L9(34)
真空浓缩是在较高真空度下,使水分在较低的温度从椰浆中分离出来[12],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加椰浆的浓稠度及保持其原有营养成分。浓缩时真空度越高,所需的浓缩温度越低,因此浓缩真空度选用实验室可到达的最大值0.095 MPa。由图1可知,椰浆的质量随浓缩时间的增加不断减少,且随着浓缩温度的升高,椰浆中水分蒸发速率不断加快。在浓缩温度不低于55℃时,浓缩时间适宜,浓缩速率较快,椰浆中的水分大部分被除去,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浓缩效果。
图1 不同温度下椰浆质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图Fig.1 Changes of coconut milk weight over tim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新鲜椰浆的pH=6左右,其黏性较差,常温下放置,很快便开始分层,最终分为上中下3层:上层油,下层水溶性物质,中间是椰奶,且在约2 h后开始腐败变质。浓缩温度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椰浆中原有水分含量,使其黏性增大,有利于保持椰浆质量稳定性,延长贮存期[13]。然而,伴随着温度的升高,椰浆的颜色逐渐加深变黄,且过高的温度会使得椰浆蛋白失活。由表2可知,在相同浓缩时间内,随着浓缩温度的升高,椰浆的pH值不断降低,黏性逐渐增大,是由于椰浆中水分被除去,浓度增大的结果,也是导致椰浆颜色由乳白色→淡黄色→浅黄色→深黄色变化的原因之一。新鲜的椰浆4℃下放置4 h,水层高度为2.60 cm,浓缩后其脂肪上浮高度有明显的下降,但较高温度的浓缩并没有完全抑制椰浆的分层,且严重影响了椰浆的颜色。由表2可知,55℃和60℃浓缩后椰浆的颜色、pH值与新鲜椰浆相差不大,黏性较高,浓缩时间适宜,脂肪上浮高度较小,均为十分优良的浓缩条件。但是,随着浓缩温度的升高,椰浆的香味物质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使椰香味降低,且温度越高,破坏性越大。因此,选用稍低的55℃作为实验室最适宜的真空浓缩温度,该温度下所得椰浆浓缩度高,椰香味馥郁。
表2 椰浆真空浓缩前后物理性质变化表Table 2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conut milk when before and after vacuum concentrated
2.2.1 单一乳化剂对椰浆的质构的影响
食品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亲水和亲油的两亲特性,能降低油与水的表面张力,在高压均质下,使油与水“互溶”,形成比较稳定的溶液[14],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的口感。椰浆质构采用美国FTC公司的TMS-Pro型食品物性分析仪进行TPA黏度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单一乳化剂对椰浆质构影响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emulsifiers on texture of vacuum concentrated coconut milk
原始浓缩椰浆的内聚性为0.25,弹性为2.16,胶黏性为0.11,咀嚼性为0.75。由图2可知,对同一乳化剂来说,随着乳化剂的量的增大,椰浆的质构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且椰浆的内聚性、弹性、咀嚼性与其胶粘性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胶黏性可作为评判乳化效果优劣的重要指标。浓缩椰浆作为W/O型乳状液,选用HLB值3~6.8的乳化剂较为适宜[15]。对于不同种的乳化剂,由于HLB值的不同,对椰浆的质构作用也有所差异。其中,丙二醇脂肪酸酯、乳酸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加入,椰浆的胶粘性低于原始椰浆,不宜于于作为椰浆的乳化剂。
2.2.2 单一乳化剂对椰浆稳定性的影响
对同一乳化剂,随着加入量的增大,椰浆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提高,离心沉淀率显著降低,脂肪上浮高度减小,两者是负相关关系。随着乳化剂量的继续增大,椰浆的稳定性反而下降,原因是具有亲水亲油性质的乳化剂,随着加入量增大,使其形成的乳液分子体积增大,不利于乳液保持均匀稳定。对于不同种类的乳化剂来说,加入相同量,丙二醇脂肪酸酯、乳酸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椰浆的胶黏性均低于原始椰浆,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稳定性明显低于其他几种乳化剂。
图3 单一乳化剂对椰浆稳定性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single emulsifier on stability of vacuum concentrated coconut milk
综上,单硬脂酸甘油酯(HLB值约为3.8)乳化效果高效,蔗糖酯((HLB值为3~15)亲水亲油范围广,可以有效提高椰浆的品质和稳定性;酪蛋白酸钠(HLB值约为3.5)不仅乳化效果显著,还是天然的营养成分,没有添加量的限制;Span 60(HLB值为4.7)乳化能力强,且与其它乳化剂复配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16]。
生产实践中,单一乳化剂的加入,对产品功能性质改善存在一定局限性,因而常选用复配乳化剂,因其协同效应能赋予产品以更好品质[17]。根据乳化剂的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以上4种乳化剂的3个水平进行椰浆乳化剂复配,其正交试验设计及其实验结果见下表3。
表3 乳化剂复配的正交试验设计结果Table 3 The result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mixed emulsifiers
用SPSS 19对乳化剂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18],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Table 4 The variance analysis of mixed emulsifiers
由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各个因素对乳液胶粘性的影响力大小分别是:单硬脂酸甘油酯>酪蛋白酸钠>Span 60>蔗糖酯;而对于离心稳定性来说,则是蔗糖酯>Span 60>单硬脂酸甘油酯>酪蛋白酸钠。这是由于椰浆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亲水性乳化剂蔗糖酯的加入,使形成的W/O型乳状液更为稳定,能够长久地保存[19]。因此,胶黏性最优实验组合为 A1B2C2D1,而对于离心稳定性为A1B1C2D1。因加入蔗糖酯0.10%与0.15%时胶黏性相差不大,而0.10%时沉淀率最小,所以选择A1B1C2D1即单硬脂酸甘油酯0.15%、蔗糖酯0.10%、酪蛋白酸钠0.09%、Span 600.06%作为最优的浓缩椰浆乳化剂配方。由最优乳化剂配方制得的浓缩椰浆,与原始椰浆相比,颜色更为鲜亮,质地均匀,稳定性良好,长久放置不分层,是品质优良的乳状液。
图4 复配乳化剂对真空浓缩椰浆的作用Fig.4 The effect of mixed emulsifiers on the vacuum concentrated coconut milk
通过对真空浓缩椰浆温度的考察,确立了实验室较优浓缩条件:真空度0.095 MPa,转速60 r/min,温度55℃,该条件下可将椰浆中水分含量降低至30%左右。之后,对浓缩椰浆的乳化剂进行了筛选与复配,得到了最优乳化剂组合:单硬脂酸甘油酯0.15%、蔗糖酯0.10%、酪蛋白酸钠0.09%、Span 60 0.06%,乳化得到的椰浆为雪白色的膏状固体,置于低温下(4℃)保存不凝固,颗粒细腻,椰香味浓郁,质构及稳定性与原始椰浆相比,均比较优良。
[1] 樊伟伟,余锐,黄惠华,等.海南椰奶清补凉饮料的生产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1,27(6):691-694.
[2] Lopez-Vdlalobos,Homung R K W,Peter E Dodds.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zygotic embryos of coconut during germination in vitro and ex-vitro[J].Acta Horticulture,2000,531(1):237-240.
[3] 罗小成.浓缩椰子浆产品腐败变质原因的研究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5):1 565-1 566.
[4] 赵艳.植物蛋白饮料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饮料工业,2009,12(1):5-7.
[5] 吕心泉,阂健慧,安辛欣.复配乳化稳定剂的研制及其在饮料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3(1):57-63.
[6] Kirdsawasd T,Hongsprabhas P.Protein and surfactant effects on the stability of sterilized coconut milk[C].Proceedings of the 51st Kasetsart University Annual Conference,T Bangkok,hailand,2013(2):5-7.
[7] Suwimon Ariyaprakai.Interfacial and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sucrose ester in coconut milk emulsions in comparison with Tween[J].Food Hydrocolloids,2013,30(1):358-367.
[8] 马文宏,张凤娇,焦永立,等.我国食品乳化剂的发展现状[J].甘肃农业,2011(6):26-27.
[9] Kirdsawasd T,Hongsprabhas P.Protein and surfactant effects on the stability of sterilized coconut milk [J].Proceedings of the 51st Kasetsart University Annual Conference,Bangkok,Thailand,2013,101(12):5-7.
[9] 杨强.食品乳化剂的应用前提[J].食品安全导刊,2008(2):94-95.
[10] 孙宏,张泽,曹晶.DATS乳化剂的稳定性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3,42(4):8-10.
[11] 滕海英,祝国强,黄平,等.正交试验设计实例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1):75-76.
[12] 王伟兵.乳化剂的选择及其对乳液聚合的作用[J].应用技术,2010(15):141-142.
[13] 贾琳,樊启程,贺保平,等.液体奶茶饮料中复配稳定剂的应用研究[J].乳品加工,2010(5):68-70.
[14] Radujko I,Juric J,Pajin B,et al.The influence of combined emulsifier 2 in 1 on physical and crystal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dible fats[J].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2011,232(5):899-904.
[15] Francesco Donsì.Effect of emulsifier type and disruption chamber geometry on the fabrication of food nanoemulsions by high pressure homogenization[J].Food and Feed Chemistry,2012,51(22):7 606-7 618.
[16] 赵君哲,王培育.乳化剂的选择与应用[J].肉类工业,2009(7):32-35.
[17] Abdul Rohman,Yaakob B Che Man,Eka Noviana.Review article:analysis of emulsifier in food using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J].Journal of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3,1(3):54-59.
[18] 邓振伟.SPSS软件在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分析中的应用[J].电脑学习,2009(5):15-17.
[19] Virangkumar N Lad,Murthy Z V P.Alteration of interfacial stability of oil-in-water emulsions using bio-derived additives[J].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34(1):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