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作者:史永华,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法医病理,E-mail:z5826711@126.com。
新疆地区214例猝死尸检病例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王苍成1, 王颖1, 叶坤1, 匡圆圆1, 陈霞霞1, 史永华2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1临床2011-4班1,2病理学教研室, 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目的探讨猝死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新疆新医司法鉴定所2008-2012年214例猝死尸检病例,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族别差异及影响猝死的相关因素。结果214例猝死尸检病例中心源性猝死154例(71.96%),其中冠心病猝死140例(65.42%);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41~50岁组。结论冠心病是引起猝死的最常见的原因。系统尸检可以明确猝死的原因,为医学鉴定和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 猝死; 冠心病; 死亡原因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CX2013009)
作者简介:王苍成(1993-),男,本科,临床医学2011-4班学生。
中图分类号:R363
doi:10.3969/j.issn.1009-5551.2015.03.014
[收稿日期:2014-05-13]
A forensic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autopsy of 214 cases
of sudden death in Xinjiang
WANG Cangcheng1, WANG Ying1, YE Kun1, KUANG Yuanyuan1, CHEN Xiaxia1, SHI Yonghua2
(1Clinical2011-4Class,2DepartmentofPathology,BasicMedicineCollege,
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in sudden death. Methods214 cases of autopsy due to sudden death during 2008-2012 from Judicial Authentication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collected. We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in causes, age, sex, nationality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in these cases of sudden death. ResultsOf 214 cases of sudden death, sudden cardiac death accounted for 154 cases (71.96%),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accounted for 140 cases (65.42%).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en and women. The peak age was between 41-50 years old. Conclus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the commonest cause for sudden death. Systemic autopsy can clarify the cause of sudden death, and provide reliable proof for forensic authentication and medical disputes.
Key words: Forensic pathology; Sudden dea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eath cause
猝死也称急死,是指突然和出乎意料之外的非暴力性死亡[1]。在国内外其抢救成功率总体水平普遍不高。目前部分猝死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部分猝死难以发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因而是法医鉴定工作中的难点;因其突然性和意外性及常伴有争吵、激动、饮酒等因素, 与暴力性死亡在案情上又有相似之处, 极易引起相关当事人对死因的质疑、误解、误判,所以在法医病理学领域内对猝死案例的检验具有重要价值[2]。因此,很有必要对猝死的发生原因、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新疆新医司法鉴定所2008-2012年214例不同原因猝死尸检病例资料,探讨猝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医学鉴定和解决医疗纠纷提供一定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新疆新医司法鉴定所2008-2012年214例各种原因猝死尸检病例,资料完整,均为发病后6 h内死亡。排除机械性暴力、窒息、中毒等明确原因致死者。每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死因以主要死因为统计对象。
1.2方法对猝死者性别、年龄、民族、死亡原因等因素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其构成比,并结合法医病例资料、大体尸检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确定猝死原因。
1.3猝死的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 即凡在症状出现后6 h内死亡者均判定为猝死。具体标准为平素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者, 突然发病或病情急骤恶化,于6 h内发生意料不到的死亡, 排除自杀、他杀、中毒、过敏及殴打等因素所致的非自然死亡。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法医病理学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14例猝死病例中,心源性猝死154例(71.96%),其中因冠心病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 SCD)者为140例(65.42%),非心源性猝死60例(28.04%);本组214例猝死病例,各年龄段间猝死构成比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41~50岁组猝死病例最多,为66例(30.84%),与21~3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0岁猝死所占构成比最低;男性173例,女性41例,男性猝死多于女性,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年龄段间男性猝死人数均多于女性;汉族所占猝死构成比最高,为66.35%,其次为维吾尔族,猝死构成比为27.57%,各民族间猝死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1、表2)。
2.2死亡原因分布特点导致猝死的疾病依次为:(1)心血管系统疾病(CVS, 71.96%),疾病的发病高峰为41~50岁组;(2)消化系统疾病(DS, 8.88%),发病各年龄阶段没有明显差异;(3)呼吸系统疾病(RS, 8.41%),发病主要集中在51岁以上高龄组;(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NS, 15.61%),发病高峰为<50岁。从单个疾病看,以心源性猝死明显高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其他系统疾病(表3)。
3讨论
猝死也称急死。WHO定义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6 h内发生意外死亡。猝死的特点为死亡急骤,出人意料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3]。猝死包括3种类型: (1)死前无疾病症状体征而突然死亡者; (2)死前虽有疾病症状体征,但该疾病一般不会引起死亡而突然死亡者;(3)医院外死亡, 死前无目击证人者[4]。关于死亡的急速程度,国内外法医学者各持论点, 说法不一,有15 min及1 、6 和24 h等时间界限。本研究根据WHO的规定,限定在6 h内死亡者为猝死。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猝死发生率为8~12/10万人,美国每年有30万~40万人因心源性猝死而死亡[2]。
表1 214例猝死病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表2 214例猝死病例的性别与年龄分析
注:注:与21~30岁组比较,*P<0.05。
本组猝死病例214例,从死亡原因分析,心源性猝死构成比居首位(71.96%),除年龄<20岁组外,>20岁各年龄组的死亡原因均以心源性猝死为主,其主要疾病依次有冠心病、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心肌炎、肺动脉夹层、主动脉炎等。非心源性猝死中,以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最多。金波等[4]报道202例猝死病例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占比例最大。在世界范围内,心脏性猝死是一个重大问题。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猝死病例占75%以上,起主导作用[5]。本研究显示,冠心病引起的猝死构成比居首位(65.42%),其次为休克、中毒、颅脑损伤等,提示冠心病已成为引起猝死的最常见的原因,此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冠心病猝死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的范围及程度、病变动脉的支数、病变节段长短和斑块的性质等关系密切, 斑块内出血、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等引起冠状动脉的急性阻塞、心肌缺血、梗死致区域性心肌代谢或电解质紊乱是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6]。
表3 猝死的各系统疾病分布及发生年龄
注:注: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比较,*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 214例猝死病例中,男性173例,女性41例,男女之比为3.49∶1。金波等[4]报道男女比例为1.73∶1,王艳丽等[5]报道为2.12∶1,这可能与不同研究者运用的猝死标准不一、病例数较少或者地区饮食差异有关。本组从年龄分析看,41~50岁组猝死构成比最高(30.84%),其次是<40岁者,从年龄与性别关系看,各年龄组均以男性猝死多见,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猝死者中男性更多见的可能原因: (1) 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有关;(2) 与男性嗜烟酒、暴饮暴食以及性情急躁有关。(3)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社会中坚阶层的中青年人所承受的社会生活压力增加,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问题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因此中青年人猝死案件所占比例明显增加[7-8]。
饮食不合理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冠心病人群中肉食为主的比率高,大量摄入肉食,可导致摄入热量超标、肥胖,并引起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升高;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诱使局部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引起单核细胞聚集,促进脂质的释放,增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9],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0-11]。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冠心病年轻化多与现代社会年轻人脑力劳动过度、社会交际频繁、睡眠质量差、生活不规律、运动不足有关。短时间内过度饮酒、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以及长期过度劳累、紧张焦虑、惊恐、重度抑郁、绝望情绪、社会遗弃、性格改变均可促使心血管意外概率增加。重度抑郁可引起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明显下降,这也是促发冠心病猝死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2]。以上均成为青年人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促使冠心病发病趋于年轻化[13]。本研究还比较了新疆地区不同民族猝死的构成比,结果显示汉族占猝死构成比最高(66.35%),其次为维吾尔族(27.57%)、哈萨克族(4.67%),蒙古族、俄罗斯族、回族各占0.47%。王梦玉等[14]对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猝死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发现维吾尔族病人生活质量得分普遍高于汉族病人,这可能与维吾尔族、汉族不同的身体素质、文化习俗和生活模式有关。
本研究分析了新疆地区214例猝死病例的猝死原因、性别、年龄、族别和主要系统疾病等, 为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研究猝死提供了一定依据。猝死中心源性猝死最常见, 其为早期诊断、预防和减少猝死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15]。同时,认识到猝死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多因素的复杂性, 绝大多数猝死是潜在的器质性病变急速发展的不可逆转的结果;也有部分猝死是由于人体重要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碍所致, 如心室颤动或急性呼吸衰竭等, 此类猝死,及时有效的心脏除颤、起搏以及呼吸复苏等抢救措施常可使患者转危为安。
参考文献:
[1]惠雅琳.猝死40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116-117.
[2]赵子琴.法医病理学[M]. 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05-406.
[3]王艳丽,于长久,张素平,等.424例急诊猝死病例疾病构成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1):1196.
[4]金波,刘敏,易旭夫,等.202例猝死的法医病理学分析[J].华西医学,2006,21(2):251-253.
[5]王艳丽,于长久,张素平,等.424例急诊猝死病例疾病构成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11):1196-1197.
[6]杨清玉,彭绍华,王兴中,等.猝死的法医病理学回顾性研究——附904例猝死资料分析[J]. 中国司法鉴定,2008,(z2):63-64.
[7]杨明,李剑波,唐任宽,等.3014例法医尸检资料的回顾性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2):247-248.
[8]中晓芬,陈金华,李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慢性压力焦虑情绪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13,42(7):742-743.
[9]Zhong Y, Liu TR, Guo ZG.Curcumin inhibits ox-LDL-induced MCP-1 expression by suppressing the p38MAPK and NF-κB pathways in rat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 Inflamm Res, 2012, 61(1):61-67.
[10]Ashraf MJ, Baweja P. Obesity:the 'huge' problem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Mol Med, 2013, 110(6):499-504.
[11]马会利,胡桃红,邹建宏,等. 国人男女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6):518.
[12]叶建光.过度劳累和心血管事件[J].医学信息 ,2013,26(6):591-591.
[13]Fang C, Chen Y, Nie R, et 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in you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Guangdong and Zhejiang, China[J].Acta Cardiol,2009,64(2):195-199.
[14]王梦玉,梁艳.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12):1058-1060.
[15]Saxon LA. Sudden cardiac death:Epidemiology and temporal trends[J]. Rev Cardiovasc Med, 2005, 6(Suppl 2):S12-20.
(本文编辑杨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