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兰
摘 要:阅读教学中如果对随文练笔的形式缺乏应有的理性认识,常常会在运用时机的把握、练笔价值点的选用等环节出现问题。本文提出要在阅读教学中隐藏文本,在无形之中练习表达;模仿形式,在范式中练习表达;补充空白,在联想中练习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隐藏文本 模仿形式 补充空白 随文练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46-01
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语言文字的能力。随文小练笔以其灵活机动的运用方式、切口小难度低的优势备受青睐。但如果对随文练笔的形式缺乏应有的理性认识,常常会在运用时机的把握、练笔价值点的选用等环节出现问题。结合表达特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隐藏文本,在无形之中练习表达
所谓隐藏式练笔,就是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和原始经验进行深入有效的整合与处理,在重新组合的基础上付诸于笔端的一种表达形式。这种形式看上去并不是一种习作,有效地减少了学生抵触情绪,激发了学生表达动力,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言语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航天飞机》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嗨!大家好,我是航天飞机。我的身躯庞大,脑袋尖尖的,翅膀与众不同,是三角形的。我飞行本领可强了,最远能飞到数十万米!我的速度也是杠杠的,飞越祖国版图只需要短短的7分钟。如果天上的人造卫星出了问题,我也能将它们“捞”出来,带回地面维修。
在这篇习作中,该生不仅紧扣课文表达的思路,抓住了航天飞机飞得高、远以及本领大的特点,还融入了感受与体悟,既尊重原文信息,又有自我情感的展露。
在隐藏式练笔时,教师注重引领学生从“微”字入手,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作家名片,都要学会在有限的时空中将表达的意思表述清楚,这对于学生阅读课文提取信息、依据需要表达思路整合内容都是有效的历练。
只有在扎实的训练中指导,学生才能有效地调度文字,让练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模仿形式,在范式中练习表达
小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并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在习作的初始阶段,他们保持着对习作的好奇感和新鲜感。只要他们有了表达的范式,即心中有了“谱”,就有了模仿的对象,就为学生依葫芦画瓢提供了支点。这种表达的“谱”从何而来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教材资源。教材中的语言规范具有艺术性,为学生的品析模仿提供了有效资源。
仿照语句:《石榴》作为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本,对于石榴的描写可谓层次清晰、语言精美,教师可以从中遴选精妙的语言,引领学生悉心体悟言语表达的精妙,在形成愉悦的审美体验后,引领学生进行表达创作,促进了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提升;仿照语段:《东方之珠》一文中很多语段都是运用“总分”结构进行设置,教师可以通过几个自然段的类比探析,探寻“总分”语段的共同特点,创设情境“校园真热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练笔,从而在趁热打铁中形成对这一语段形式的充分认知;仿照写法:《大江保卫战》中第二与第三自然段中分别从部队整体与个体人员的维度展现了人民子弟兵在抗洪救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英雄形象。教师指出这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内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文本,感受其表达效益,创设情境要求学生点面结合描写集体劳动的场面。
三、补充空白,在联想中练习表达
很多记叙文在文本表达的过程中,会在情节铺陈、情感表达的过程中留下空白。这些空白有些是无心形成,有些是作者的故意设置。但对于阅读教学而言,这些都是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切入点。学生只有入乎其内,才能徜徉于文本之中,让学生在调动认知经验和原始储备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地想象,从而使得空白处不再空白。
例如,《金子》一文中讲述了彼得在适当变通之后,收获了“娇艳的鲜花”。课文详细描述了挖掘金子的失败经历,但种花过程并没有深入描写。于是,教师紧扣课文中的“全部精力”等核心词语,引领学生想象彼得在转换目标,转向种花草之后会经历哪些艰辛。这在文本中是一处空白,却是引领学生大胆想象的重要价值点。于是,教师分别为学生设置了大雨滂沱、骄阳似火、数九寒冬、盛夏酷暑等不同的季节和天气环境,促使学生从各种维度再现彼得种植花草的艰辛。
这种练笔形式,将学生引向了具体的感知,从而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真切感受到文本中的“全部精力”究竟有怎样丰富立体的内涵,也为彼得实现梦想作铺垫。
当然,在补充类练笔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等静止的资源,通过情境设置和联想,实现学生练笔效益的提升。
总而言之,随文练笔绝对不能随心所欲,而要结合文本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中找出最佳契合点,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实践能力,为表达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叶美萍.正本清源:随文练笔的有效路径[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4,(10).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