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娟
摘要:比较不同课标(大纲)精神指导下的教材,通过分析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异同,深入了解新世纪语文教学的前世今生,为建设高效语文教学寻找理论支撑,获得有益启示。
关键词:教材;课标;教学评价;教学启示
纵观新世纪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教学大纲精神指导下的教材、新课标精神指导下的教材和现行的新课标修订版教材(以下简称为:大纲教材、新课标教材和修订版教材),通过比较教材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探寻不同教材的指导精神——课标(大纲)的差异,然后了解不同课标(大纲)精神指导下的教学评价,对建设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科书的特点
(一)教科书的编排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修订版教材在选文、练习、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主要特点是:第一、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第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第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与大纲教材和新课标教材相比,修订版教材的区别在于既注重联系生活,又对新课标教材中的个别过于强调人文性而减少了工具性成分的编排做了修改变动。关注到语文知识本身在体现教材的实践性与综合性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教科书的编排体例。修订版教材的编排体例: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大纲教材的编排体例: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汉语知识、附录。)
主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大纲教材阅读单元按照课文反映的生活内容编写单元体例,由近及远,注重文体,文白分编。
(三)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修订版教材包括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比较三本教材,他们的异同点有:
1.阅读:一些课文在三本教材中都被选编,如《散步》《羚羊木雕》《春》《济南的冬天》《皇帝的新装》《论语》节选《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这些课文.三本教材赋予了不同的理解。
2.写作:大纲教材有写作知识专题介绍,新课标教材对写作知识只字不提,修订版教材又有写作知识专题介绍,且都注重走进生活,说真话,诉真情。
3.口语交际:大纲教材有2次口语交际训练,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技法指导要求:说话要态度大方,口齿清楚;说话要清晰简洁。新课标教材和修订版教材有口语交际的提法,没有具体要求和技法指导。
4.综合性学习:大纲教材没有,新课标教材和修订版教材有,新课标教材安排6个单元6次活动,修订版教材安排3个单元3次活动,明显减少。
5.大纲教材中语文实践活动的汉字书写,在新课标教材和修订版教材里安排到附录中。并且知识介绍逐渐趋于简略化。
6.大纲教材里的汉语知识在新课标教材和修订版教材里不再做系统介绍。新课标教材直接弃除,修订版教材里在课文后有一点介绍,如在《春》一文后介绍比喻,在《济南的冬天》一文后介绍比拟,在《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后介绍夸张。
7.大纲教材里的应用文知识被新课标教材和修订版教材弃除。
8.新课标教材和修订版教材新增课外古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两部分,淡化文言文教学。大纲教材文言文选编8课,新课标教材和修订版教材各选编4课。
二、教科书的指导思想
(一)课程性质:《大纲》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加进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表述。《新课标(修订版)》加进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表述。去掉了《大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表述。
(二)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课标(修订版)》改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新课标》中“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还应考虑”《新课标(修订版)》改为“应特别关注”。
《新课标(修订版)》中对于学习方式的表述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新课标》中未提及。
三、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从细节做起,从字词句入手,把语文夯实基础知识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
(二)学语言没有终南捷径,美读吟诵,是学语文的有效途径。巴金背诵《古文观止》200篇,茅盾背诵《红楼梦》,才有了《家》《春》《秋》和《子夜》等鸿著。
(三)写作教学,提倡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语文,来自生活。只有返回到生活中去,写作才能找到“源头活水”,感悟语文中的生活,享受着生活中的语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