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蓉,叶峰,张果戈,*,李文芳
(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2.华南理工大学机汽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
【综述】
抗菌不锈钢研究现状
易蓉1,叶峰2,张果戈1,*,李文芳1
(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2.华南理工大学机汽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各种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复合抗菌不锈钢、涂层抗菌不锈钢、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以及合金型抗菌不锈钢的抗菌原理、特点、制造工艺,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抗菌不锈钢;原理;制备;合金化;涂层;表面改性
First-author’s address: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各种微生物,在空气、土壤、河流、海洋及自然物体中都可发现它们的踪迹,这些被定义为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中绝大多数对人类有益,也有极少数对人体有害。在适宜的环境下,微生物能快速地繁殖,其过程不仅会破坏物质材料的结构,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会导致病毒性疾病的传播,威胁人的生命。因此各种杀菌、抗菌材料应运而生。
抗菌材料很早以前就已出现,古埃及人在公元前就知道用银片覆盖伤口来防止细菌感染,加速伤口愈合;在1 600年前,人类就已能利用金属盐来对木材做防腐处理;到了17世纪,人类有意识地将抗菌剂用于医疗方面。1893年,瑞士植物学家梅奇利发现金属对微生物有微动作用,0.01 μg/L的银离子即可杀灭藻类。进入20世纪后,抗菌剂的研究更是飞速发展,种类繁多的抗菌剂被研制出来并投入生产应用[1]。
不锈钢的耐蚀性、强度和刚度良好,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而且大量应用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工业、医疗器械工业、家庭卫生设备方面。随人们对各种疾病传播原因的认识越深刻,在家庭卫生设备市场上对具有抗菌性能产品的需求越多,具有抗菌性能的不锈钢餐具开始发展起来。
目前抗菌不锈钢的生产工艺主要有 2种:一种是在冶炼的过程中加入金属抗菌元素,所得不锈钢的表面与内部同时具有抗菌性能,这种被称为整体型抗菌不锈钢;另一种是通过涂覆或渗透等方式在不锈钢表面形成金属或非金属抗菌层,这种被称为表面型抗菌不锈钢,其抗菌性能来源于加入的金属抗菌元素或光催化抗菌材料。
1. 1 金属抗菌元素
研究表明金属离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能力[2],综合考虑在实际使用时对安全性能的影响,银离子的抗菌性能最好,其次是铜离子和锌离子。
银元素在抗菌不锈钢中以第二相的状态存在,因为是低熔点元素,合金凝固时在晶粒处偏析,即使经过固溶处理,仍以第二相状态存在,所以无需进行特殊热处理[3]。杀菌原理(图 1):(1)银离子能够与细菌的细胞膜及膜蛋白结合,破坏其立体结构,造成细菌死亡;(2)银可将氧催化成具有杀菌功能的活性氧。
图1 含银不锈钢抗菌机理示意图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anti-bacterium mechanism for Ag-bearing stainless steel
铜元素的抗菌作用需要经过适当的热处理,钢材中析出高度弥散的富铜相后才能体现出来[4]。其杀菌机理是:ε-Cu析出相在表面附着的液体中容易游离出铜离子与细菌接触(如图2所示),破坏其细胞壁和细胞膜,使得胞内蛋白质露出而导致细菌死亡。
图2 含铜不锈钢抗菌机理示意图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anti-bacterium mechanism for Cu-bearing stainless steel
锌元素以二价锌离子形式存在时[5],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发生库仑吸引,从而穿过细胞膜进入微生物内部,与其体内蛋白质发生反应,致使微生物死亡或丧失分裂增殖能力。
稀土元素也具有广谱抗菌性能。在材料表面的稀土离子能够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表现出抗菌性,且制备含稀土元素抗菌不锈钢无需进行抗菌热处理。
1. 2 光催化抗菌材料
光触媒是指被太阳光或照明光(如萤光等)照射时能催化空气中的氧或水分形成活性氧的物质。可用作光触媒抗菌剂的材料主要为N型半导体材料,最常见的是TiO2型光催化剂。其在光照作用下会产生电子空穴,表面的空穴与吸附的水分子及氢氧根离子生成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分解了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和脂类,使细菌失去活性而死亡,达到抗菌目的。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 TiO2为半导体杀菌的光催化剂上。TiO2光催化抗菌有许多优点:(1)氧化剂是大气中的氧气,不消耗昂贵的氧化剂,且来源丰富,价格便宜;(2)激活 TiO2所需的光为长波紫外线,可直接利用太阳光的紫外波段而不消耗能源;(3)光激发 TiO2产生的活性氧化物质反应活性强,且对作用物无选择性,既能杀灭微生物,又可分解其赖以生存繁衍的有机营养物;(4)对生物无毒性,对人体安全无害;(5)化学和光电性能十分稳定,耐光腐蚀。因此TiO2作为抗菌以及净化材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抗菌不锈钢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有很多。根据基体材料可分为马氏体抗菌不锈钢、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奥氏体抗菌不锈钢;按制造方法可分为复合抗菌不锈钢板、表面涂层抗菌不锈钢、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以及添加抗菌元素的合金型抗菌不锈钢。依照制造方法分类更能反映抗菌不锈钢的特点,故按此综述。
2. 1 复合抗菌不锈钢
复合抗菌不锈钢[6]是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将具有抗菌性能的铜或铜合金与具有优秀力学性能的不锈钢复合得到的一种抗菌不锈钢,铜或铜合金中的ε-Cu游离出铜离子与细菌接触并破坏其结构,从而起到灭菌的作用。
2. 1. 1 复合抗菌不锈钢的结构
日本爱知钢公司与日本深海金属株式会社一家轧制工厂合作,成功开发出用于加工食材的复合抗菌不锈钢刀具[7]。该刀具可有效地避免病菌通过刀具在食物之间传播,且其自身具有抗菌能力,无需进行灭菌,相比传统刀具更加方便和卫生。该复合不锈钢共5层(图3),具有很强抗菌性的铜或铜合金板材被夹在板材与芯材之间。刃口部分的芯材采用高碳马氏体刀具用不锈钢AUS8来保证锋利性,两侧表层采用耐蚀性能优良的低碳马氏体不锈钢SUS410,最后轧制而成。
图3 刀具用复合抗菌不锈钢结构Figure 3 Structure of laminated anti-bacterial stainless steel used for cutlery
2. 1. 2 复合抗菌不锈钢的特点
用这种复合不锈钢板制成的刀具,在距离刃口数毫米的部位暴露出所复合的铜材,使其具有如下特征:(1)暴露的铜层部分溶出铜离子发挥了很强的抗菌作用;(2)表层材料较软,容易复合和研磨加工;(3)韧性高;(4)结构具有一定的美观艺术性;(5)铜层有冷却效果,可提高刃口芯材的淬火硬度;(6)在35 °C,相对湿度大于90%的条件下进行长达24 h的抗菌试验,结果证明该复合不锈钢对大肠杆菌的灭菌率为9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沙门氏杆菌的灭菌率均为100%,抗菌效果很好。
2. 2 涂层不锈钢
涂层抗菌不锈钢是通过喷涂、复合镀、磁控溅射等工艺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出含抗菌剂和防腐剂的涂层,分为2类:第一类是银、铜、锌或它们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合金;第二类是具有光催化活性的钛或锌的氧化物。
北京科技大学的彭帅等[8]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提拉法在不锈钢板上制备出含银的二氧化硅薄膜。该膜层与不锈钢结合牢固,在进行热处理以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可达100%。
四川大学纳米生物材料研究中心的杨维虎等[9]通过将普通的1Cr18Ni9不锈钢浸入到含有银离子、锌离子和二氧化钛的浸泡液中,得到表面含有抗菌离子涂层的抗菌不锈钢。由于抗菌离子不仅在表面存在,还渗入了不锈钢内部,所得不锈钢抗菌性能优良,且处理前后表面的光洁度无明显改变。
日本大同特殊钢公司[10]开发了一种既抗菌又能使残存毒素无害化的材料。该超细粉末材料的复合结构是银微粒附着在纳米级光触媒型二氧化钛粉末上,因此具有银和光触媒的杀灭细菌和解毒作用的双重效果。并且,由于其比表面积(约为300 m2/g)很大,光触媒效能非常高,适用范围很广。
日本日立金属公司[11]开发出一种光触媒金属“TiOMET”。利用涂层技术将由无定型过氧化钛、锐钛矿二氧化钛和水组成的钛水溶液涂覆在金属基体上。经低温烧结,无定型过氧化钛转变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得到的具有光触媒活性的表面不但具有杀菌作用,而且刚性、弯曲特性和耐久性优良。
日本金属工业公司[12]成功开发了具有抗菌、防霉、防污效果的含光触媒涂层的环境功能性不锈钢板,有Post-coat型(制品成型后涂覆涂层)和Pre-coat型(涂覆涂层之后再加工成型)2种。它们的加工工艺不同:Post-coat型是将小颗粒光触媒二氧化钛均匀地分散于表面涂层中,得到具有高度光活性的薄膜涂层;Pre-coat型是在有机-无机复合涂层中配以颜料级二氧化钛,兼具光活性与耐候性。
2. 3 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
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是通过高温渗层处理或离子注入的方法在普通不锈钢表面渗入铜、银、锌或钛元素,从而赋予普通不锈钢表面抗菌性。该制备方式对银、铜等贵重金属的消耗较少,但加工材料的形状,尺寸受到处理设备的限制。因为表面改性不锈钢只在表面存在抗菌元素,所以当表层磨损后,抗菌性能会受到影响。
2. 3. 1 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的制备方法
2. 3. 1. 1 高温热处理
为使渗剂元素渗透到基体表面,将基体和含有活化剂的渗剂一起在高温条件下保温一段时间。经过适当的热处理,渗透层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此法无需熔炼,不受材料加工过程的影响。
2. 3. 1. 2 离子注入
从离子源引出的离子在高压电场中被加速到高能状态,并在与基体的不断碰撞中逐渐失去能量,与表层的原子生成新的化合物,从而改变材料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此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砂纸打磨、抛光并用丙酮清洗不锈钢→在金属蒸气真空离子注入机中注入离子→抗菌处理。
2. 3. 1. 3 等离子合金化
在真空的环境中,利用弧光或辉光等气体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的表面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膜层。此方法具有对基材影响小、资源利用率高、膜层成分易控制等优点。
2. 3. 2 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
武汉科技大学的覃志伟等[13]采用沉积扩散法制备了含银抗菌不锈钢。在基材表面化学镀银后,经离子轰击处理,所得含银抗菌不锈钢的杀菌率达99%以上,耐蚀性也没有降低。银以零价态分布在基体中,呈弥散状态。
武汉科技大学的倪红卫[14]以CuO + NH4Cl为渗剂,经950 °C保温4 h化学渗铜处理后,在AISI 304不锈钢表面得到了较深的渗铜层。铜以富铜相形式均匀分布于渗层,具有优良的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
武汉科技大学的王世森等[15]采用固体渗铜法,在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表面使用自制的渗铜剂进行渗铜,获得了深度超过50 μm的渗铜层。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显著。
还可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改性不锈钢表面[16]。该法制备的膜层均匀牢固,色泽美观,品种繁多,产品范围广,而且产量可大可小,灵活性大。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的王蕾等[17]采用双层辉光渗金属技术制备了含银抗菌不锈钢。通过源极表面的溅射产生活性离子,并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向工件表面运动,吸附在工件上,然后在高温下扩散,渗入工件内部,形成含有欲渗金属元素的表面合金扩散层。
日本爱知县工业技术中心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微粒喷射硬化法[18]。先使铜或银的微粒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并进行离子化,然后以0.2 ~ 0.8 MPa的高压,将其高速喷射到不锈钢表面形成抗菌层。所得抗菌层中铜或银的含量可超过0.1%,可杀灭99.9%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2. 4 合金型抗菌不锈钢
合金型抗菌不锈钢是通过在炼钢时添加抗菌金属元素,再经过特殊的热处理加工所得。其从表面到内部都均匀地分布着抗菌元素的析出相。目前含铜或含银抗菌不锈钢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而含稀土或其他抗菌元素的虽有但很少。
2. 4. 1 合金型抗菌不锈钢的种类
在冶炼过程中添加比常规多0.5% ~ 4.0%的铜,再进行特殊的热处理,使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着可抗菌的铜析出相,即得含铜不锈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9-20]采用真空感应炉,在传统0Cr17和0Cr18Ni9不锈钢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8% ~ 2.2%和3.6% ~ 4.1%的铜,成功地开发出铁素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
银的抗菌能力大约是铜的100倍,添加少量(0.04% ~ 0.10%)的银就能使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且不同于含铜抗菌不锈钢,无需进行特殊抗菌热处理。但含银抗菌不锈钢成分的控制极为严格,特别是硫的含量,否则其会与银生成抗菌性较差的Ag2S。另外,银在不锈钢中的溶解度很低,容易在晶界析出,造成抗菌相分布不均,影响抗菌效果。宝钢[21]在冶炼过程中添加银的二元中间合金,得到了使用和抗菌性能皆优的含银抗菌不锈钢。
2. 4. 2 合金型抗菌不锈钢的发展
四川大学的王志广等[22]研究了高铜马氏体不锈钢和含银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及抗菌性能。高铜马氏体不锈钢经抗菌热处理后,在基体内部弥散分布着与基体存在共格关系的40 nm的球状ε-Cu相,且随时间延长,逐渐脱溶形成独立的富铜相。而加银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后,银质点分布在晶界。在两者表面涂覆细菌培养基液膜24 h后,铜离子和银离子的析出溶度达到75 × 10-4%和0.15 × 10-4%,具有100%抗菌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的邹德宁[23]研究出一种低铬含铜餐具用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生产步骤为:将预处理铁水在带有电磁搅拌的板坯连铸机中浇注,然后进行热连轧,热轧卷板在罩式炉还原性气氛中一次完成退火与抗菌时效处理。最终产物的表面弥散分布着富铜析出相,抗菌性能优良,且成本较低。
上海材料研究所的沈忠良[24]以常用的300奥氏体型不锈钢为基础,通过加入Ag的中间合金,开发出新型抗菌不锈钢。由于采用了多元中间合金,解决了因单一的银在钢中溶解度低而不能达到有效抗菌浓度的缺点,使抗菌元素均匀分布,同时保持了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杨柯团队[25]研制出系列含铜抗菌不锈钢,可有效抑制其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从而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新型316L-Cu不锈钢心血管支架可用于治疗冠脉狭窄,所用不锈钢是在普通医用不锈钢成分的基础上加入适量过饱和的铜元素,再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得到的。可持续释放微量铜元素,不仅有抗菌作用,而且能促进人体组织的血管化过程,发挥金属的生物功能。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的王帅等[26]研究了热处理对17-4PH不锈钢抗菌性能的影响。17-4PH不锈钢是马氏体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在常规热处理下能析出一定数量的富Cu相,但是其体积分数较低,所以不能起到杀菌的效果。经过固溶处理、液氮冷处理和时效处理后,17-4PH不锈钢可具有抗菌性能,同时保持了优良的力学性能。
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刘克田等[27]以10Cr17不锈钢为基础,添加0.0% ~ 0.1%的稀土元素Ce,用8 kg的真空感应炉熔炼。实验结果表明,含铈的10Cr17不锈钢即使未经过抗菌处理,也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制备工艺简单,且加入稀土元素可提高不锈钢的硬度和耐蚀性。
抗菌不锈钢用途广泛,具有其他抗菌材料不可替代的功能。其技术可靠,产品先进,市场广阔,能带给生产厂家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目前国内企业界人士已对其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总体来说,抗菌不锈钢的发展现状如下:
(1) 主要是材料中加入的特殊金属元素赋予了不锈钢抗菌性能,它们可使细菌丧失活性而死。
(2) 抗菌不锈钢种类繁多,有各自的优缺点。合金型抗菌不锈钢抗菌效果持久,但需在基体中加入大量的抗菌元素,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仅对材料表面进行抗菌处理,减少了贵重金属的消耗,却限制加工材料的尺寸形状。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抗菌不锈钢的应用。
(3) 作为金属结构和装饰美化材料,抗菌不锈钢在抗菌材料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其强度和塑性好,耐高温,耐摩擦,加工性能优秀,无毒,可应用于众多领域。
(4) 目前我国的抗菌制品发展滞后,不仅品种少于国外,总产量也远低于国外,发展空间广阔。
随国民收入增加和抗菌意识增强,抗菌制品的销售一定会强劲增长。日本生产的抗菌不锈钢已在家电、厨房用具、刀具等领域得到应用或推广,国内也在积极开发:常州大平不锈钢公司已经成功生产出表面镀银抗菌不锈钢餐具;宝钢批量生产的中低铬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已用于制作餐厨具、洗衣机滚筒、空调部件等[28]。抗菌不锈钢涵盖了现有抗菌制品无法涵盖的应用领域,其市场能顺利拓展并不断扩大是勿庸置疑的。
[1] 汪铭. 不锈钢表面抗菌薄膜的制备[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3.
[2] 敬和民, 陈四红, 董加胜, 等. 抗菌不锈钢材料及其发展现状[J]. 材料保护, 2003, 36 (10): 9-12.
[3] 杨志勇, 李文辉, 林师焱. 抗菌不锈钢材料的开发[J]. 金属功能材料, 2000, 7 (4): 1-7.
[4] 南黎, 刘永前, 吕曼祺, 等. 抗菌不锈钢中的富铜析出相的杀菌作用研究[J]. 世界钢铁, 2009, 9 (2): 49-51.
[5] 康湛莹, 李瑞增, 车承斌. 重金属离子杀菌作用的机理[J]. 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995, 19 (3): 103-106.
[6] 邱庆忠, 张中秋, 宋景颜. 抗菌不锈钢的研究与发展现状[J].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11, 5 (4): 239-242.
[7] 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抗菌性良好的不锈钢材及其制造方法: CN, 1256716 [P]. 2000-06-14.
[8] 彭帅, 郑裕东, 韩东霏, 等. 溶胶-凝胶法制备不锈钢基Ag-SiO2抗菌膜及其结构性能表征[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3 (5): 575-580.
[9] 杨维虎, 李玉宝, 吴兰, 等. 常温制备抗菌不锈钢的研究[J]. 功能材料, 2006, 37 (3): 408-410, 414.
[10] 石田慎一郎. 柳原和夫. 川延保隆, 等. 結核菌に対する光ギンテックの抗菌効果[J]. 電気製鋼, 2001, 72 (4): 261-264.
[11] 日立金属(株). 光触媒メタル「TiOMET(ティオメット)」,及び立体式光触媒体「TiOMET Hi TWIST」[J]. 特殊鋼, 1999, 48 (6): 35-37.
[12] 时海芳, 姜晓红, 李智超. 金属基抗菌涂层发展现状[J]. 电镀与涂饰, 2008, 27 (10): 55-58.
[13] 覃志伟, 王蕾, 许伯藩, 等. 沉积扩散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工艺研究[J]. 材料保护, 2006, 39 (8): 32-34, 56.
[14] 倪红卫, 但智钢, 许伯藩, 等. AISI 304不锈钢渗铜后的微观组织及抗菌性能[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5, 26 (5): 42-45.
[15] 王世森, 许伯藩, 倪红卫, 等. 渗铜法制备抗菌不锈钢渗层工艺的研究[J]. 金属热处理, 2003, 28 (2): 49-51.
[16] 韦春贝, 巩春志, 田修波, 等. 磁控溅射TiN/Cu-Zn纳米多层膜腐蚀和抗菌性能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0, 30 (1): 96-100.
[17] 王蕾, 覃志伟, 倪红卫, 等. 双层辉光法制备含银抗菌不锈钢层工艺[J]. 表面技术, 2006, 35 (3): 39-41, 56.
[18] 蒋立. 等离子合金化法制备表面抗菌不锈钢[D].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2.
[19]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纳米析出相铁素体抗菌不锈钢: CN, 1498981 [P]. 2004-05-26.
[2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奥氏体抗菌不锈钢: CN, 1504588 [P]. 2004-06-16.
[2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银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CN, 102534410A [P]. 2012-07-04.
[22] 王志广, 张伟, 李宁, 等. 金属离子型抗菌不锈钢组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J]. 铸造技术, 2006, 27 (5): 499-502.
[23] 邹德宁. 低铬含铜餐具用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1): 15.
[24] 上海材料研究所. 一种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CN, 1789471 [P]. 2006-06-21.
[25] 郝晓明.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成功开发出含铜不锈钢新型植入材料[N]. 科技日报, 2014-02-24(7).
[26] 王帅, 卢志江, 杨春光, 等. 17-4PH不锈钢的抗菌性能[J]. 材料研究学报, 2014, 28 (1): 15-22.
[27] 刘克田, 赵莉萍. 含Ce 10Cr17抗菌不锈钢的性能研究[J].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10, 29 (2): 155-157.
[28] 林刚, 沈继程, 王如萌. 抗菌不锈钢的发展与应用[J]. 腐蚀与防护, 2011, 32 (3): 210-214.
[ 编辑:杜娟娟 ]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anti-bacterial stainless steels
YI Rong, YE Feng, ZHANG Guo-ge*, LI Wen-fang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native and foreign anti-bacterial stainless steels were reviewed. The anti-bacterium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of laminated anti-bacterial stainless steels, coated anti-bacterial stainless steels, surface-modified stainless steels, and alloy-bearing anti-bacterial stainless steel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ir application prospects were discussed.
anti-bacterial stainless steel; mechanism; manufacturing; alloying; coating; surface modification
TG142.71
B
1004 - 227X (2015) 11 - 0635 - 06
2014-10-18
2015-03-22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重大项目(2012A090300013)。
易蓉(1990-),女,湖南衡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材料表面过程研究。
张果戈,副教授,(E-mail) ggzhang@scut.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