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的负外部性研究

2015-12-24 11:34苏伟刚
关键词:问政网民公民

苏伟刚

网络问政之“问”,包括政府自上而下的问和网络公民自下而上的问两个方面。网络问政可以使草根舆论和民众智慧被集纳和传播,从而推动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同时也为普通民众提供一只“麦克风”,使社会公众从“旁观者”转化为“当事人”,从传播的“客体”转化为“主体”,实现“主客体”的融合。

网络问政的外部性,是指政府或公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问政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没有计入网络问政的社会总效用中,它是网络问政本身的外部性,并非公民与政府博弈产生的外部性。网络问政的负外部性是指网络问政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利益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个体或组织没有为此支付成本,致使政府公信力一步步消解,陷入“塔西佗陷阱”。

一、网络问政的运行机制

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公民参与意识的觉醒,为网络问政奠定了基础。网络问政具有双重主体和客体,其角色的确定是依据公民与政府所承担的责任来界定的。一端是政府机构、领导干部,一端是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形成两条问政主线,即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网络问政和以社会公众、非政府机构为主导的网络问政。其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问政的运行机制

政府机构、领导干部作为网络问政主体,在网络问政平台上,通过交流沟通、领导信箱、网络信访,实现在线交流;通过网络论坛、地方领导留言板、博客、微博,体恤民情、关注民生;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网络民主征集、网络民主听证,聚焦民意、集中民智;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网络集中调查、网络建议留言,提供公共服务,优化社会管理,进而形成政府与公民的反馈机制。通过反复的博弈过程,形成新的“纳什均衡”状态,最终实现正和博弈。

社会公众、非政府机构作为网络问政主体,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参与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管理,民主监督政府行为;引发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和事件的关注,触发公众参与激情、集中表达利益诉求;聚焦现实问题,设置网络议题,引发社会热议,形成舆论中心。最终促进政府主动与公民沟通,形成良性循环。

二、网络问政的负外部性

(一)催生、放大与腐蚀效应

网络社会是从微观、个体事例上反映社会问题。社会大力倡导、赞誉的事情,不一定会引发网民评论,只有网民感觉有“价值”的社会问题才会引发讨论。网络舆情中会充斥着发泄、逆反、盲从、法不责众等群体心理,经过触发、表达、聚焦、沟通、转化等环节,会迅速刺激围观群众,从而借机大规模发布、传播相关信息,催生网络群体事件。其次,放大效应。各种不真实、不适当的网络信息,一旦广泛传播,则可能蛊惑人心、误导民众、主导舆论,对处于萌芽状态的网络事件推波助澜,扩大为网络暴力事件。于是,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个体事件激化为公共事件,社会生活问题扩大为政治问题。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增加点击率,一些人会渲染夸大事实、发表过激言论,诱导激愤心理,煽动不良情绪,导致错误观点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形成合力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二)民间与官方舆论场对峙

网络问政中存在自下而上进行诉求表达的民间舆论场,同时也存在自上而下主动释放信息的官方舆论场。两种舆论场之间相互作用,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形成话语主导权的对峙与博弈。双方的关注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官方舆论场侧重于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解说,民间舆论场侧重于对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城乡差距等现象的讨论。由于立场和观点的不同,两个舆论场在网络问政中时常发生冲突。政府无法真正理解民众的“心声”,民众无法真正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长此以往,政府公信力逐渐降低,一步步陷入“塔西佗陷进”,网民则逐渐演变为“网络怨民”和“网络暴民”。这种对峙延伸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则双方都成为“单向度的人”。

(三)“搭便车”心理阻碍表达自由

从信息博弈的角度来看,网络问政中公民与政府的信息博弈不完全对称。公民可能会选择向政府表达意见的策略来主张自己的利益诉求。政府认为公民表达的意见对政府有利时会接受这些表达 (均衡);认为公民表达的意见不符合自己利益时,则会不接受甚至打压公民的表达行为(不均衡)。公民会从“经济人”角度出发慎重考虑是否表达利益诉求。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每个人似乎都乐意别人向政府表达意见,而自己从中获利。特别是在行使批评建议权的场合,作为理性人,总是希望别人先提出批评建议,承担可能被惩罚的风险,而自己从中获益。这种“搭便车”心理必然会导致一部分理性公民沉默寡言,等待观望。因此,表达自由可能在进行厉害关系权衡中不能够实现。在网络问政的运行中,个人的理性会导致整体的不理性,公共利益因此不能很好地得到实现,公民权利在理性人的妥协下会被政府权力吞没。

(四)偏向关注“黑幕”而影响公正

网络问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社会情绪 “减压阀”作用,实现社会公正。但在公正合理的公共能量场,话语权组织形式中也杂糅着不良情绪的发泄与非理性思维的泛滥。在“网络领袖”的导引下,问政平台总是倾向于通过揭示社会现实的“黑幕”来实现社会公正。他们相信真相被掩盖,需要网民深入挖掘,需要社会共同关注,需要同情弱势,打击强势,才能实现社会公正。公民实施网络问政时,容易被“这并不不是真相,救救他们”的思维模式所主宰,并把这种 “不公正”瞬时转化为解秘和探究的内在驱动力。一方面在监督和质问现实政治,维护社会公正;另一方面又在用“嘶喊式话语”损害社会公信力,破坏现有的社会公正。或者认为通过网络问政的实施,社会公正会越来越突出,民主政治会日益完善;或者认为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会使民众对政府社会管理方式产生沮丧感,进而把对政府社会管理中不公正现象的批判转化为嬉戏性的政治攻击。网络问政中,沮丧感与崇高感高度杂糅,“网络民主”与“网络嘶喊”复杂结合,它们共同推动着社会情绪的宣泄,同时又暗藏对网络民主政治的过渡依赖,从而脱离现实政治的倾向,在社会公正的框架下破坏着社会公正。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似乎离开了网络就无法进行社会管理,无法进行民主改革,无法体现公民意志,无法缓解社会冲突,无法实现社会公正。在社会转型时期,需要正视和正确认识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同时也应该防止不信任情绪的蔓延,鼓励公民从网络回归现实。

(五)非理性行为易导致群体极化

网络谣言、信息欺骗和网络暴力,是网络问政中非理性行为的三大主要表现。

网络谣言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媒体的报道不准确,或者所持立场和意识形态有差异,造成公民和政府对事件的理解发生偏差,进而形成与事件真实情况相距甚远的谣言。二是网络问政载体传播的一些信息被断章取义、被曲解、被改编,于是成为网络谣言。这些网络谣言在未被澄清之前,会因其“爆炸性”的新闻价值而被疯狂转发、分享、评论,从而掌控舆论方向,扰乱公民正确的价值判断,结果导致“网络扰政”甚至“网络暴政”。

由于公民与政府拥有信息的不均衡性,生存环境和活动范围的差异,对政治文化和国情状况的理解和了解程度的差异,政治愿望和利益诉求表达的不同,会造成网络信息不同程度的虚假性、欺骗性和破坏性。信息真伪难辨、良莠不齐,误导公民的价值判断和思想观念。政府对公民利益诉求的了解不准确、不到位,不能获得真实的民情、民意,结果“好心办坏事”,引发民众质疑。

网络暴力的出现与网络问政平台的表达环境、网民结构特征、网络媒体行业现状以及当前社会民主环境有很大关系。我国网民主体年轻、学历较低、收入不高、社会地位较低,相对而言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对强势一方有着本能的反感和敌对,容易产生仇“三公”的倾向。加之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非完整性,一旦有机会,他们便会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对事件及当时人的评论。在“意见领袖”的主导下,难以驾驭自身的话语权,“话语失当”转化为“胡言乱语”,甚至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导致非理性、情绪化的声音充斥网络,产生网络暴力。

三、消解负外部性的策略

政府是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面对复杂的网络舆论形势,必须优化治理,发挥社会“减震器”和“安全阀”的作用。

(一)加强网络管理,优化问政环境

网络管理的实质是网络信息管理,在虚拟世界里信息是最根本的特征。快速传递的信息,使各种思想在网络空间里交流、碰幢、博弈,编织着网民的思想、关系和智慧。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可以把不良信息划分为违法信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三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对违法信息,重在打击。要动员网民举报,发动网站抵制。对虚假信息,重在澄清。政府和权威媒体要主动、及时披露真相,揭穿谎言。对低俗信息,重在引导。要主动与网络“意见领袖”沟通,进行平等对话。引导网民直面真相,回归现实。要从整体上控制不良信息的肆意传播,管理和控制搜素引擎、主流网络媒体和电信营运商等关键节点,始终保持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网民思想,防止形成消极群体心理。

(二)重视电子政务,健全网络法制

建立并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系统,规范网络问政秩序。建立有弹性、有应变能力的政府运行机制,推动传统政府的科层制结构向扁平化和网络化转变。设立动态网络型机构,不断优化行政流程。加快互联网法制建设,重视保护互联网上的人格权、知识产权,遏止网络谣言、人肉搜索、媒体审判、信息欺骗、网络暴力。是一种“正能量”工具,是现实中的正能量与网络中正能量的融合。通过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健全互联网法制,实现政府、企业、公民在网络平台上的“正和博弈”,使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良性互动,提升政府治理质量。

(三)消弭鸿沟,扶贫扶弱

网络问政的实现在于公民与政府的有效参与和互动博弈。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打破了传统意义的政治沟通渠道上的藩篱,民众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增加。但是,“信息鸿沟”“权力鸿沟”“资源鸿沟”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网络参与的平等性和网络民主的发展。为此,需要明确“信息贫困地区”和“信息弱势群体”,进而从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政策等方面扶贫扶弱。宏观层面,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党政干部网络执政能力,加强欠发达地区的网络信息化教育和网络设施投入,培养网络技术应用人才,加速网络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发展。微观层面,要加强公民教育,开展有关网络问政方面的知识、技术和素质培训,提高议政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网络道德、法制意识。

(四)促进网络问政常态化发展

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发展是其常态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许多政府部门已设置信息受理反馈制度,但实践中更多的是只受理而不处理,信息的运行和落实还存在很多障碍。应针对网络信息资源建立一套信息收集、归类、审核、提炼、表达、落实的实时整合制度。确保“新闻发言”常态化。对虚假言论和不实舆论及时进行澄清,遏制网络谣言蔓延,防止出现“网络暴政”与“网络暴民”,实现“网络问政”与“现实行政”的有效衔接,获取真实的民意。构建和完善评议监督制度。加大对网络民主评议的宣传力度,鼓励网民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参与表达自己的心声。定期开展满意度测试,让网民对政府的行为和作为给予评分。整合监督资源,构建多维监督体系,监督主体多元化,监督人才多层次化。整合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监督功能,使舆论监督更加有效、有力。

(五)提高领导干部网络执政能力

对网络表达,宜疏不宜堵。要开诚布公,澄清事实,慎待话语。积极转变行政思路,坚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网治网”,“开放式”地制定公共决策,让更多民众参与表达。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开、公平、合理地提供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防止因利益实现的不平衡引起社会冲突和公共危机。提高与新兴媒体政治沟通的能力,学会适应在媒体关注、舆论监督下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工作,避免因个人言语不当或解释不力而损害政府形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对待,作为履行肩负职责的重大课题来把握。党政领导干部要经常利用网络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分析和判断能力,做学校表率;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听清群众呼声,了解群众心声,做亲民表率;要多角度地了解社会,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探索有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做创新创业表率。面对网络质疑,要积极反思、真诚应对。对政府作为有错误的要敢于道歉,对政府言论有误解的要及时澄清,对纯粹情绪性的声音要坚持以静制动“冷处理”。准确及时地公布事件处置的动态和进展,推动事件的妥善解决。要善于运用责任“切割”法,根据责任事实依法果断处理,将网络舆论引导到谴责个人行为方面,杜绝事件被无限放大,不让个别的负面事件影响政府整体形象,消除政民隔阂,消除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六)促进网络问政理性化、责任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培育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的理念。网络公民是网络问政的一端主体,扮演着媒介内容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双重角色,是网络社会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积极实施网络公民意识教育,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网络社会,让网民切实感受到政府的“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执政为民,立党为公”。鼓励网民理性、文明、有序、积极、主动地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和优化问政环境,自觉抵制传播未经证实的言论、违背现实的言论和低俗的言论。引导网民加强学习,深入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把握网上举报、网上曝光与发表评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掌握网络问政发展规律,形成良好的政治敏感度、政治洞察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分析力,做理性的网民、有责任的网民。让网络问政与现实社会中的政治参与实现良性互动,让虚拟回归现实,让网民回归公民。

互联网是一面巨大的回音壁,民众的声音在这里产生巨大回响。政府如果不能妥善应对复杂的网络舆论,就容易陷入“塔西佗陷进”。因此,必须全面认识网络问政的负外部性,积极探索消解网络问政负外部性的策略和途径,努力建构和谐的政民关系,促进网络问政良性发展。

[1]杨妍.自媒体时代政府如何应对微博传播中的 “塔西佗陷阱”[J].中国行政管理,2012(5).

[2]盛晓白.运用互联网原则管理互联网[N].光明日报,2009-04-26(6).

[3]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1.

猜你喜欢
问政网民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十二公民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人大代表电视问政
电视问政:问出政府职能新变化——武汉台“电视问政”的理念与实践
公民选举权的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