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晓晶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传统教学理念受到了冲击,在授课过程中,不再是以单纯讲授知识为主,而是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以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基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理论知识,并在生活中恰当运用。本文主要讨论了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抽象思维
高中物理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时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抽象思维能力又称为逻辑思维能力,是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能力。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1、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物理教师首先就要注重教学觀念的转变。要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关注先进的教学思想,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每个课时结束之后,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整理错题本,让学生在每次考试之后将错题抄录到错题本中,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均抄录进去。这一方法,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应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地应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重现自由落体现象,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这一现象的发生过程,加深学生对自由落体的印象,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体演示自由落体现象,让学生明白自由落体现象是如何发生的,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自由落体的瞬时速度和位移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观察对公式本质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有时物理知识如同盖着红盖头的维吾尔族少女,当认知之风吹过会掀起盖头的一角,学生须透过这一角展开思考,在脑海中还原少女本来的面貌,其中思考物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对于物理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讲,思考过程将极为艰辛,通常会因无法理清头绪而放弃思考,影响物理学习成效,更无法培养自身抽象思维能力。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善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以兴趣为基点,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将零散的物理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接起来,深入了解物理知识,提升物理知识领悟力,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为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更为得当,高中物理教师应以4-6人为基准,将班级内成员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组内成员物理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习能力稍好的学生应主动帮助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动手做——组装小型变压器”教学时,鉴于该章节学生须对发电机、三相交变电流、变压器、输送电等基础知识充分掌握,同时拥有将零散知识拼接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为此小组内学习成员需团结互助,善用自身长处思考并解决变压器组装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深切体悟物理知识,并以知识为黏合剂,以抽象思维能力为“图纸”,将元件组装起来,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在有效落实物理教育目标基础上,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使合作学习小组团结互助、学习效率得以提升,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小型变压器组装“线索”,如在组装难点位置,向学生展示几张元件细节大图,通过这些零件细节,学生须用自身抽象思维迅速搜索出相关信息,并找出该元件,继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应以放任自流的旁观者身份,任由学生自主探究,应以引导者身份积极参与其中,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给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关,理顺抽象思维应用思路,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
4、以问题为媒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问题是打开学生思路大门的钥匙,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设问,可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思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逐渐提升思维能力,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应以问题为媒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找到正确释放的路径,同时在探索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为提升其物理能力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电场和磁场”教学时,会在课前以“看不见的物质”为案例,做好课前导入,以PPT形式向学生展示电场与磁场图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顺势提出“你理解电场和磁场定义了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电场和磁场内涵吗?关于电场和磁场你还想了解什么?”其中,高中物理教师借助PPT图文结合形成设问,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思考内容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过程,学生在思考“关于电场和磁场你还想了解什么?”这个问题时,可在原有思维节点基础上,利用联想能力,扩展思考路径,使抽象思维辐射范围得到扩充,在教师反复引导下,学生将逐渐掌握善用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在有效落实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最优路径之一,为此物理教师应秉持教育创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在其思维沃土中萌发,以问题为媒介,加之小组合作学习等创新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在有效落实高中物理教育目标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秦慧.高中物理课堂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28).
[2]王立忠.刍议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理科考试研究,2012(19).
[3]宁雄鹏.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