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郑 瑾 杨方明
浅议如何有效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文 | 郑 瑾 杨方明
企业预算工作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的经营、资本和财务等方面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统筹安排。预算工作通过对企业历史的运营结果和未来充分分析,围绕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
对预算期内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经营成果与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统筹安排。合理、准确的预算便于使企业领导层正确地了解企业运营情况,有效分配使用资源。但现实预算编制过程中会出现指标粗略估算现象,使预算缺乏刚性约束,因此,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为预算工作的根本。有效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主要举措有以下几点。
树立正确、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浙江省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课题成果学习推广方案》要求,组织财务管理人员、预算管理人员和兼职预算人员,归口管理部门人员、业务环节的相关人员学习预算理念与行业预算上水平教材,使大家认识到全面预算体现的就是一种全面的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总体计划, 能够协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对执行过程也能有效地进行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它将企业全部的经济活动用货币的形式表示出来。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围绕行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对各类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资源配置进行合理预测、控制和监督,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预算就是财务预算的错误认识。企业要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科学的
理念,只有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才能在行
动上自觉地完善预算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才
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烟草行业更加重视预算管理,行业年度报告多次指出全面预算管理是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抓手。对企业自身而言,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即是行业需求,更是发展的必要途径。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保证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的完成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体系不够系统全面,财务预算的编制也不够科学,还不能适应市场的千变万化,所以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基础进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可使企业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战略意识的财务预算是一种短期行为,企业在开展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之前应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围绕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各期的预算,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从属于企业的战略管理,而不是简单的企业预测的战术和方法。企业的战略导向、战略目标将决定预算重点及其需要从哪方面进行重点保障,决定预算目标如何具体确定。财务预算只有这样定位,即定位在企业战略目标上,预算管理才能有生命力。
预算组织是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关键问题。预算组织问题处理好了,全面预算管理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组织问题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很多企业未真正认识到预算管理中暴露的许多问题其实根源于预算组织。预算组织实质上是一种微观生产关系,解决的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责分配,只有处理好职责问题,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经营目标。从财务预算到全面预算、从财务部门的预算到全员预算,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对于预算,有些单位和部门停留在被动认识阶段,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普遍、典型的观点是“不编预算,就没钱花”,这样的认识极可能导致“年末预算一定要用完,否则明年预算就少了”、“预算松弛”等现象或观点。要从全员、从自身角度思考预算管理对本单位的好处,而不仅只是争取资金。
从组织运行成本来看,预算组织的理想状况是,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组织机构落实预算管理责任,不单独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将全面预算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但从预算管理实践角度看,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似乎已成为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条件。无论单独设置还是利用现有组织机构,企业更需要关注的是职责是否真正落实,“组织”的实质意义大于形式意义。企业可重点从一下几个方面把握预算组织问题:一是预算组织重在职责落实,企业可充分利用已有的组织机构落实预算职责,降低组织运行成本。二是预算管理的专门机构要有清晰的定位和职责,要处理好专门机构的上下级报告关系,要处理好与其他专门机构之间的工作关系。三是预算管理专门机构要根据机构定位充分考虑组成人员的胜任能力,明确其日常机构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和工作程序。
在制定制度时,必须制定严谨的制度执行措施,使原则性的制度措施、原则性的要求、抽象的条文更加明确具体,以便有效地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如果拍拍脑袋随手一挥就把预算数字随便核定,那么这个预算要来有何意义?所以,预算的编制应做到编制依据充分可靠。2012年金华市局新出台的“采购管理实施细则”,要求财务科严格遵循“先计划、后预算、再采购”,根据年度工作计划需要,编制年度费用预算,用定额管理,每笔费用的支出都需与计划相比对。此政策出台,为预算编制依据真实、可靠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要充分调动业务单位和部门参与制定定额标准工作积极性,因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专家就在企业内部,就是与这些工作紧密相关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或具体岗位上的员工,要强调业务单位和部门参与制定定额标准工作。
企业资源之所以要进行归口管理,其重要原因是要进行资源的统筹分配,也就是说,归口管理部门要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管理其所归口的资源,既要体现资源管理的整体性,也要充分体现资源使用的效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能。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归口管理部门的预算职责还体现在制定归口预算管理政策,指导预算责任主题编制具体预算,监督各预算责任主体相关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和评价归口预算执行情况的方面。财务预算编制程序按照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编制。应加强兼职预算员预算系统操作能力培训,使每个归口部门预算管理员都需要熟悉预算系统数据查询功能,才能很好的发挥预算监督和控制职能。加强兼职预算管理员预算责任意识教育,促使他们认真的完成预算工作。建立部门季度现金流出预算编制、部门季度分析报告及预算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各使用部门对本部门季度预算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如何提高预算执行率提出见解。此机制推行,有效增强了各使用部门对预算工作责任心,通过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找出预算管理中的强项和弱项,总结经验与教训,有效提高归口部门预算管理员预算编制能力。在财务预算编制顺序上,应按照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同时,应积极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动态管理,既要保持适度刚性,又要不失“柔性管理”。建议在刚性控制的前提下,努力提高预算管理的柔性,适度编制不可预见项目预算,以提高预算管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预算审核是预算管理中重要的沟通环节,通过审核环节的上下左右沟通,增进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从审核机构来看,企业预算审核流程可分为外部审核流程和内部审核流程,企业层面需要考虑的重点是内部审核流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是企业内部审核流程设计要兼顾考虑决策风险和决策效率。决策风险需要考虑审核流程的规范性,明确各级预算审核机构;决策效率需要考虑审核机构层级设置,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审核环节。二是企业可根据各审核机构的定位和职责,明确各审核机构的审核重点,专业机构要为决策机构提供充分的决策支持信息,各级审核机构需在审核范围内提出明确的审核意见。
在审核、批准的过程中,要分清轻重缓急,将资源配置给急需环节,进而有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归口管理部门在预算审核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协调与沟通,不能抓一手放一手,造成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部门之间因预算分配的不平衡而互相推诿。
注重培养各级责任主体的预算责任意识,逐步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由被动接受预算控制转变为主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在财务预算管理模式下,预算执行与控制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资金开支方面,而缺乏对具体工作的控制,因此预算控制首先要控制的是“这项工作要不要做,要做到什么程度”,其次才是“这项工作要花多少钱”,而不仅仅是控制成本费用的现象。
预算分析和评价不是单纯分析、评价预算执行数字的正负差,是深入业务层面分析评价相关工作情况。唯有如此,预算管理才能完整实现其管理职能。显然,执行部门更了解本部门的业务,更易得到相关数据,如果由其参与、承担预算分析的职能,有利于提高分析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经济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
如果没有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预算编制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控制力。打破考核只有扣分、没有奖励局面,树立“考核与奖惩是预算工作生命线”的观念,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通过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评价,正确考核与评价经营者及其所在单位员工的工作成果,实现预算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作用。
有效提高预算执行率离不开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管理环境的支持,如今我们应抓住行业推广学习《全面预算管理在卷烟工业企业的应用》课题成果这个机遇,通过自身的努力,对企业变动趋势的准确预期和合理判断,积极塑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全面提高预算编制准确性。
(作者单位:金华市烟草公司兰溪分公司)
[1]“全面预算管理在卷烟工业企业的应用”课题组.卷烟工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2015.
[2]赵一静.浅议如何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0.
[3]李莉.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4]员红星.全面预算管理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会计之友,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