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简介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人们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发展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是由天津张明山以家庭作坊的生产与经营形式发展起来的。因他泥塑“技艺高深,触手成像”,而得“泥人张”的称号。此后更是享誉海内外,成为我国引以自豪的民间瑰宝之一。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这些泥塑作品通过精心塑造与绘色,不仅形象地表现人物,而且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和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1915年,张明山创作的《编织女工》彩塑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张玉亭的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经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祐、张铭等四代人的传承,“泥人张”彩塑成为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
图片来源:周和平主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787页。
图片来源:李海亭:《对“泥人张”绘塑艺术的认识误区分析》,《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民间艺术瑰宝,“泥人张”彩塑的研究受到了学界广泛的关注。目前,“泥人张”彩塑的保护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要求相比,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多地方需要加强和改进。另外,关于“泥人张”彩塑知识产权的司法纠纷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使得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徽州三雕”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黄山市及江西省婺源县)的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等三种汉族传统雕刻工艺,故称“徽州三雕”。作为徽州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三雕”集社会风俗、民间信仰和雕刻艺术等为一体,体现了我国民间雕刻高超的艺术水平,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徽州三雕”的题材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且多为情节化的人物、故事,如神话典故、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生活习俗等。其制作程序因材料、工具和技法的不同而有差异。如砖雕的制作程序包括修砖、放样、打坯、出细、打磨、修补等,传统工具主要有木炭棒、凿、砖刨、撬、木槌、磨石、砂布、弓锯、棕刷、牵钻等;木雕的制作程序包括取料、放样、打粗坯、打中坯、打细坯、打磨、揩油上漆等环节,传统工具主要有小斧头、硬木锤、凿、雕刀、钢丝锯、磨石、砂布等;石雕的制作程序包括石料加工、起稿、打荒、打糙、掏挖空当、打细等环节,传统工具主要有錾子、楔、扁錾、刻刀、锤、斧、剁斧、哈子、剁子、磨头等。
学界对于“徽州三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雕”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建筑意义及旅游开发等方面。近年来,“徽州三雕”走出了一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的保护之路,是恢复“徽州三雕”生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图片来源:蒋雨金:《徽州三雕的继往开来》,《上海工艺美术》2013年第4期。
图片来源:周和平主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第763页。
(文/郭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