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克成 吴 艺 高 飞河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南阳 473012 南阳医专一附院南阳 473000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分析
饶克成1)吴 艺2)高 飞1)
1)河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南阳 473012 2)南阳医专一附院南阳 473000
颅内动脉瘤;前循环;血管内栓塞;开颅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其致残、致死率高,发生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1]。前循环动脉瘤是指颅内Willis's动脉环前半部的动脉瘤,包括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中动脉及其分支,前后交通支动脉,脉络膜前动脉[2]。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段主要有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我院2011-12—2013-12收治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97例,其中50例患者采取介入栓塞术,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12—2013-12收治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97例,均有头痛急性发作、恶心、呕吐及明显的脑膜刺激征表现。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8~68岁,平均(44.6±6.2)岁;有高血压史42例,糖尿病史14例;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22例,Ⅲ级15例,Ⅳ级2例,Ⅴ级1例。行头颅CTA检查确诊动脉瘤52个,其中后交通动脉瘤24个,前交通动脉瘤12个,大脑前动脉动脉瘤9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4个,颈内动脉瘤1个,脉络膜前动脉瘤1个。动脉瘤直径<3mm 15个,3~10mm 35个,>10mm 2个。对照组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龄36~67岁,平均(43.8±6.4)岁;有高血压史39例,糖尿病史12例;Hunt-Hess分级Ⅰ级11例,Ⅱ级20例,Ⅲ级14例,Ⅳ级1例,Ⅴ级1例。行头颅CTA检查确诊动脉瘤48个,其中后交通动脉瘤21个,前交通动脉瘤11个,大脑前动脉动脉瘤8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个,颈内动脉瘤2个,脉络膜前动脉瘤1个。动脉瘤直径<3mm 11个,3~10mm 36个,>10mm 1个。2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Hunt-Hess分级、动脉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血管内栓塞术:患者入院后静卧休息,稳定情绪,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置入5F导管鞘和引导管,加压袋持续滴注0.9%NaCl注射液,在微导丝引导下插入5G导引导管并行全脑血管造影,将导管前端接近颅内动脉瘤腔内的最佳位置,防止微导管或微导丝刺破颅内动脉瘤壁,选择大小适合的弹簧圈,在DSA引导下,将电解铂金微弹簧圈送入颅内动脉瘤,直至DSA显示动脉瘤全部消失,拔出导管,并对穿刺点加压包扎,采用5 000U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q12h。检测患者凝血状况,1次/d。开颅夹闭术: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后,在DSA与CT的定位下,在患者头部作一弧形切口,切除皮肤及皮下筋膜,并将骨膜剥离,采用翼点入路或者额下入路,剪开硬脑膜,充分显露对侧裂,缓慢释放脑脊液,牵开额叶、颞叶,对动脉瘤及周围组织进行分离,然后采用阻断夹对动脉瘤进行夹闭处理,留置引流管,并缝合头皮。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评定标准: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或仍有轻度的神经中毒症状,生活可以自理;差:治疗后患者仍有重度的神经中毒症状,生活无需照顾,或呈植物生存状况;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采用SPSS 14.0版统计学处理软件,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2组NIHSS、ADL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NIHSS、ADL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s)
表2 2组NIHSS、ADL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较 (±s)
组别 n NIHSS评分 ADL评分 住院时间(d)对照组47 14.8±3.8 51.8±11.3 19.2±6.1观察组50 10.9±3.0 62.8±12.4 11.6±2.9
2.3 2组并发症情况 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P<0.05)。见表3。
表3 2组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颅内动脉瘤是在颅内动脉管壁局部出现的先天性缺陷和颅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相关因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等,发生部位多为患者大脑的Willis动脉环,在脑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据第3位。据报道,80%以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动脉瘤破裂引起的[2]。研究指出,颅内动脉瘤以前循环动脉瘤多发,占85%以上[3]。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危险之处在于其破裂出血及继发的脑血管痉挛等,因此,由于其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及时发现并尽早有效治疗是首要原则。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之前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头痛、眩晕,部分患者还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等,多数患者因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才被发现,延误了治疗。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将病情程度分为5个等级:Ⅰ级,无症状或轻微头痛及轻度颈强直;Ⅱ级,中度至重度头痛、颈强直,除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功能缺失;Ⅲ级,出现嗜睡、意识模糊或轻微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Ⅳ级,出现木僵、中至重度的偏侧不全麻痹,可能有早期的去皮质强直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Ⅴ级,出现深昏迷、去皮质强直症状,处于濒死状态[4]。目前,开颅夹闭术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主要方法。早期的内科治疗主要是控制诱发因素,防止动脉瘤破裂,开颅夹闭术通过分离脑组织暴露动脉瘤,然后夹闭动脉瘤,但开颅手术创伤大,风险较高,特别不适合高龄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在脑血管造影基础上通过血管内插入导管把栓塞材料送入到瘤腔内栓塞动脉瘤,不用开颅,属于微创手术,降低了动脉瘤二次破裂出血的风险,安全可靠。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前循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适应证逐渐扩大,如术前状态较差、高龄患者,最好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直径>2mm,动脉瘤瘤颈<4mm,且颈体比>2∶1的动脉瘤是血管内栓塞的最佳适应证[2],而球囊和支架的应用扩大了适应证,宽颈、梭形动脉瘤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多发颅内动脉瘤以及开颅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或治疗失败者。就治疗时机而言,一旦确诊应尽早实施栓塞介入治疗,因血管内栓塞术基本不受颅内压和脑水肿等的影响,且即使动脉瘤破裂,3d内大部分患者尚未出现或仅有轻度脑血管痉挛,此时更加方便进行血管内操作[5]。综上,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具有微创的特点,可降低术中破裂出血风险和病死率,减少脑血管痉挛,对Hunt-Hess分级Ⅳ~Ⅴ级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1]陈向林.电解可脱弹簧圈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血管内栓塞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3):4 534-4 535;4 537.
[2]周波,陈治标,王军民,等.前循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附40例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4):276-278.
[3]吴承远,刘玉光.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6-478.
[4]祁小龙.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2):72-73.
[5]刘一之,金泳海,朱晓黎,等.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介入治疗[J].江苏医药,2005,31(8):561-562.
(收稿2014-04-20)
R743
B
1673-5110(2015)03-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