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还学生一颗赤子之心

2015-12-21 21:50王苏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任性偏激,唯我独尊,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头痛不已。本文将从调查问卷入手,分析造成学生此种现状的原因,探讨如何用感恩教育帮助学生跳出任性自私的藩篱,还学生一颗赤子之心,去收获人生幸福和美好。

【关键词】感恩教育;任性自私;赤子之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上,陈老师正带领同学们沉浸在九色鹿的世界里,忽然一个同学霍地站了起来,紧咬牙齿,捏着拳头,对着同桌怒目而视,然后又一阵风似的窜到教室一隅,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同学们七嘴八舌,总算道出了缘由,原来上节数学课的课堂测试这位同学错了三题,同桌全对,他一怒之下把文具盒扔到垃圾筒里,把自己的测试卷揉烂了,把同桌的撕了,还举起了椅子,要不是数学老师拉着,真不知要砸谁,这会儿不知为什么,火又突然冒上来了。听课老师一片愕然。

办公室里,老师们纷纷诉苦: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说不得,管不得,犯了错第一时间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上学迟到是家长喊晚了送迟了,作业没做是没听见不知道,更头疼的是每个班都有几个火药桶,一点就着,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谁也不让谁。一位老教师甚至悲观地宣称一届不如一届,现在的00后真是垮了的一代。

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他们脑子里究竟想些什么,他们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人呢?为此,笔者在全校范围里进行了一次无记名调查,被调查的学生随机产生,涵盖低中高年级,共发放调查表20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73份。我仔细统计分析着调查表,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参与调查的学生中,76.88%的学生是独生子女,15.03%的学生有弟弟或妹妹,8.09%的学生有哥哥或弟弟,觉得自己现在的家庭生活很幸福的占19.07%,觉得一般的占36.42%,觉得说不上幸不幸福的占27.74%,觉得不幸福的占22.54%,觉得家里最重要的人是自己的占91.32%。

分析这样的统计结果,结合平时的所见所闻,我们不难看出,现在四二一的家庭教养模式仍占绝大多数,这些孩子在家有众多的长辈宠着,自我存在感特别强,有的甚至产生唯我独尊的意识。他们很少留意长辈为自己的无私付出,而过分关注自己小世界里的得失。这从孩子们平时的习作里也可见一斑,他们对自己的委屈很容易夸大其词,而写到父母的关爱则局限于送伞、送自己去医院等泛泛而谈。此外,随着近年来二胎政策的逐步落实,一些孩子有了小弟弟或小妹妹,这让部分一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孩子无所适从,产生了被忽视的悲观情绪,甚至用破罐子破摔的极端方式发泄情绪,或者吸引家人的关注。

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生活与学习上,不少家长只要孩子吃得好穿得暖,学习成绩不用烦,就心满意足了,很少有家长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品德修养。曾经有个孩子私自拿同学的手机,中途被同学们发现并从其书包里找到。尽管有人证物证,这个孩子还是不承认,当着妈妈的面一会儿说是自己家的,是爸爸放在餐桌上的,一会儿说不知道是谁放的,反正是从家里带来的。即使妈妈明确表示家里没有这部苹果手机,孩子仍然言辞凿凿地说是自己的。这种情况下,妈妈的处理办法是希望老师不要让其他同学乱说,影响孩子学习的情绪,爸爸则称孩子以前从来没拿过别人的东西,以后会加强教育。不知道这个加强教育是何种方式,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个孩子从坚称手机是自己的,改口为当时的两个目击证人把手机放到他的书包里冤枉他,孩子的妈妈则表示为什么当时没跟老师讲清楚,害得老师和同学们误会。这样严重歪曲的家庭教育,究竟会把孩子引向何方?实在堪忧。

我们的学校教育如何呢?虽然现在取消小升初的考试,但几乎每年都会抽某些年级某些学科进行省统考、市统考、区统考或者几校联考。逢到统考的年级,复习期间各门副科都会让道,美其名曰提高学生学业水平,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其实稍稍动下脑子就知道这绝对是急功近利,可仍然年年上演不误。“三好学生”是对小学生一学期在校各方面表现的最高评价,本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际操作中,思想品德无法量化呈现,因此多以各科书面成绩为衡量标准,达到成绩的全部认可,或者简单地举手表决。这种单一粗暴的操作方式也从侧面推动了学生轻视自身的品德修养。“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只以分数为重,考得好洋洋得意、自命不凡,考得不好就愤愤不平、怨天尤人,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越来越自私偏激。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当冷漠成为常态,自私有了拥趸,学生离赤子之心就渐行渐远了。帮助学生跳出任性自私的藩篱,用一颗坦荡赤诚的心拥抱广阔的天地,我们的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校园文化引领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应始终坚持以健全人格的公民为培养目标,牢固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意识。学校要努力营造感恩的氛围,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个宣传栏都要能够表情达意,匠心独运的设计如春风化雨,使学生一迈进校园就能慢慢抛却功利浮躁的心,渐渐感受自然的恩泽、同伴的友爱、老师的恩情……学校还要创造性地开展多样的活动,写一份倡议书﹑做一张奖状、选一朵康乃馨﹑发一条短信、当一天老师等,这类活动创意可以缘自老师,也可以缘自学生或家长,活动过程无须轰轰烈烈,但要落到实处,要润物细无声,切切实实地达成对学生精神层面的价值引领。

(二)教师以身作则

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就要做到感恩:感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尊重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欣赏周围的每一位同事,以能保护自然、帮助学生、同事、有利于学校及社会为自己最大的快乐,看到熟悉的或陌生的人有困难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不求回报。很难想象,一个从未感受到平等与尊重的后进生,如何能够拥有自尊自重意识、不以对立的情绪看人处世;也很难想象,一个仅因学科成绩优秀就被娇纵的优秀生,即便日后成为所谓精英,便会陡然懂得平等待人、体恤弱势人群。试想这样的两种老师:一种习惯于指指点点,吩咐这儿吩咐那儿,把学生支使得团团转,稍有不如意便加以训斥,并责令整 改;另一种看见废纸杂物便会习惯地弯下腰捡起来装进垃圾袋里,把讲台擦得干干净净,微笑着夸奖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感谢眼前的这群孩子能够来到自己身边,和自己一起建设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哪种老师带出的学生更易学会感谢、学会报恩呢?

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内容就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教师要善于抓准契机,循循善诱。这样的内容可以是正面教材,要树立身边的道德榜样,让学生知道这样可为,从而自觉地有所作为;当然也可以是反面教材,要把握分寸,保护相关学生的自尊心,引导学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知道这样不可为,从而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教育的时机可以是晨会课、班会课、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等,也可以是各级各类校内外活动中,以及与学生相处的任何时刻。茅檐长扫净无苔。教师时时把感恩教育放在首位,以身作则,学生自然会潜移默化地播下道德的种子,绽放感恩的花朵,慢慢学会以平和的心态、敬畏的心态来对待学习,对待生命,对待亲人,对待自然,进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

3.家长步调一致

朱永新曾经说过,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学校教育,父母应该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龄儿童。很多现实的例子验证了这一点:孩子在校内懂得要乐于助人,可是一到家里,家长耳提面命叮咛周至:各人自扫门前雪。孩子在校内学会应尊敬长辈,可是一到家里,就看到妈妈大声指挥呵斥奶奶,或背后说闲话……这种教育上的不一致,不仅使学校的教育力量大打折扣,使教师或者家长的威信受到损害,同时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两面性格,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通过定期开班授课、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使家长知道学校提出的教育要求,懂得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要想使孩子成人成才,就必须身体力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要让孩子时刻铭记,人在世上走一遭,需要感恩的人和事太多太多。引导孩子感谢父母,是父母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引导孩子感谢老师,是老师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引导孩子感谢朋友,是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不至于孤独前行;引导孩子感谢对手,是他们令你不断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引导孩子感谢太阳、江河、大地……

三、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不只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一个人拥有了感恩之心,就拥有了豁达,拥有了理智,拥有了真正的快乐。只有学会了感恩,内心才会充满温馨,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让我们学校、家庭、教师三方联手,用踏踏实实的感恩教育,还学生一颗赤子之心,去收获人生幸福和美好。

作者简介:王苏,女,1981年生,小学高级教师,文学学士学位。现为江苏省泰州市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
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感恩教育策略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种途径
感恩教育缺失的后果及实施策略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浅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