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5-12-21 05:32孙继红王亚格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养智能手机量表

●王 平 孙继红 王亚格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王 平 孙继红 王亚格

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32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女生手机成瘾倾向明显高于男生,智能手机持有者的成瘾倾向显著高于非智能手机持有者。手机成瘾与孤独水平、父母亲偏爱、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存在显著正相关。孤独水平越高,手机成瘾倾向越高,父母越多偏爱,拒绝否认,过度干涉保护,子女越容易出现手机成瘾倾向。

大学生;手机成瘾;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

近年来,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自己俨然无法离开它了。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成瘾“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也称为手机依赖、问题性手机使用、手机综合症等等。手机成瘾是一种类似于网络、游戏成瘾的过分利用现代技术所致的行为成瘾。[1]国内不少研究者对手机成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2-3]他们将手机成瘾视为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强烈的依赖感及心理或行为的不适应,包括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和手机信息搜集成瘾等类型。本文根据研究所用工具和目的,给出下面的定义,手机成瘾是指将手机(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并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手机成瘾表现为随时随地收发短信息,上网聊天、刷微博微信等。由于手机使用起来相当方便,“手机成瘾”与传统的网瘾相比,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和隐蔽性,危害更大。

国内学者自2003年起对手机成瘾展开研究,多关注的是手机成瘾的症状、成因、危害以及现状的调查。韩登亮、齐志斐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成因、危害进行了心理探析。[2]周喜华对手机成瘾进行了界定并且提出了判断标准。[4]刘红、王洪礼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认为孤独感是影响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1]王相英对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认为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5]国外学者Bianch[6]、Park[7]、Takao[8]等对手机成瘾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了其形成的心理机制,发现低自尊、认同等心理变量能预测手机成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手机成瘾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多定性分析和描述,缺乏深层次的探索和实证研究。

大学生是手机使用的主要人群,手机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他们的身体、生活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探索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可以丰富并促进手机成瘾的研究,同时也可以为高校进行大学生手机成瘾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济宁地区高校随机抽取在校部分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为94.17%。网络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96份,共获得有效问卷322份。其中男生136人,女生186人。城镇生源164人,农村生源158人。曾获得过奖学金191人,未获得过奖学金131人。使用智能手机251人,使用非智能手机71人。年龄范围为17-27岁,平均22.6岁。

(二)研究工具

1.手机成瘾倾向量表(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9]由熊婕、周宗奎等人编制,可用于诊断大学生的手机成瘾。采用五点计分,共16个项目,4个维度:戒断症状(没有参与手机活动时生理或心理上的负面反应)、突显行为(手机的使用占据了思维和行为活动的中心)、社交抚慰(手机的使用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和心境改变(手机造成的情绪变化)。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重测信度为0.91。

2.孤独量表。[10]使用Russell等人编制的第三版UCLA孤独量表,主要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由20个条目组成,四点评分,量表得分越高孤独感越强。该量表用于测量大学生的孤独水平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α系数为0.92,重测信度为0.73。“孤独”一词未见于该量表的任何条目中,而且有反向评分,这有助于减少答题受文化期望的影响,从而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3.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由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岳冬梅修订,[11]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分为父亲和母亲两个分量表,被试对每一个题目就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分别回答,共66个条目。父亲量表6个维度,母亲量表5个维度。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三)研究程序

调查采用纸质问卷现场施测和网络问卷作答两种方式。纸质问卷现场团体测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统一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做答,当场回收,由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担任主试。网络作答将问卷投放于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调查结束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相关、回归等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基本情况

对大学生的手机成瘾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对手机成瘾在性别、手机类型(智能机、非智能机)、是否曾获得过奖学金、生源地(城市、农村)上的差异进行分析(见表1),发现手机成瘾在性别上(t=-2.426,p<0.05)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明显高于男大学生;在手机类型上(t=4.940,p<0.001)的差异极其显著,智能手机持有者的成瘾倾向显著高于非智能手机持有者。

戒断症状在生源地上(t=2.177,p<0.05)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同学;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2.645,p<0.01),女生的得分非常显著的高于男生的得分;在手机类型上 (t= 4.878,p<0.001)的差异极其显著,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使用非智能手机的同学。

突显行为在是否曾获得过奖学金上 (t=-2.268,p<0.05)存在显著差异,没获得过奖学金的同学在这项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获得过奖学金的同学;在手机类型上(t=5.566,p<0.001)的差异极其显著,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的得分极其显著高于使用非智能手机的学生。

社交抚慰在性别上(t=-2.727,p<0.01)的差异非常显著,女生的得分非常显著高于男生。

心境改变在手机类型上(t=3.618,p<0.001)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使用非智能手机的学生。

表1 大学生手机成瘾描述统计和差异分析

(二)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和孤独感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手机成瘾与孤独水平、父母偏爱被试、父母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存在显著正相关。戒断症状与孤独水平、父母偏爱被试存在正相关。突显行为与孤独水平、父母偏爱被试、父母拒绝否认、父母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存在正相关。社交抚慰与孤独水平呈正相关,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拒绝否认存在正相关。心境改变与孤独水平、父母偏爱被试、父母拒绝否认、父母过度保护、父母过分干涉存在显著正相关。

表2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相关性

(三)大学生手机成瘾和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

以大学生手机成瘾总分、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为因变量,以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生手机成瘾和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的多重逐步回归分析

孤独水平、父母拒绝否认对手机成瘾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孤独水平、父母偏爱被试对戒断症状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孤独水平、父母拒绝否认对突显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对社交抚慰具有反向预测作用,孤独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孤独水平、父母拒绝否认、父母偏爱被试对心境改变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三、讨论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倾向特点

将大学生手机成瘾总分、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各因子数据与王相英2012年使用相同问卷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本研究数据均高于王相英研究,[5]说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有上升趋势。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占77.95%,远远高于2011年马斌等人的调查结果。[12]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超过四分之三的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功能强大,扩展性能强,第三方软件支持多,能迎合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使用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相较于使用非智能手机的大学生,使用手机所占时间更长、所涉及的手机功能更多,更容易成瘾。女生在手机成瘾及其戒断症状、社交抚慰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其他相关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果,智能手机用量分析机构Flurry研究发现女性更容易手机成瘾,韩国联和通讯社2013年一项调查显示,首尔市智能手机女学生成瘾率是男学生的3倍。女性较男性需要更多的情感安慰,情绪起伏大,通过发送短信,手机QQ、飞信聊天,既可以进行人际间的情感联络,也可以使各种郁闷的情绪得到发泄和排遣,手机迎合了女大学生的这一心理,成了联络她们情感、排解郁闷的安全“小贴士”。

(二)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手机成瘾及其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四个因子与孤独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一结果验证了国内外相关研究[1,5,7]“手机的基本功能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人类孤独所引起的焦虑。”[13]大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他们强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人格特征。很多学生自以为是一个“大人”了,所以做事常常我行我素,结果使他在人际交往中失去了对别人的吸引力,从而导致了孤独。失落、苦闷、孤独是大学生在学校中自立化和社会化的表现,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功能多、可操作,使用方便,大学生使用手机收发短信息,上网聊天,与朋友互动来寻求解脱,排解郁闷和孤独。

研究表明,手机成瘾与父母偏爱被试、父母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存呈显著正相关。手机成瘾大学生显现出更多的父母偏爱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更高的拒绝否认,这可能是导致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部分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过分保护、干涉,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强烈,唯我独尊,自私自利,难以合群,他们在现实交往中得不到真正的友谊,于是把兴趣和精力转向手机,手机成为了他们最好的伴侣和朋友。另一部分父母反其道而行之,奉行“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训言,对孩子过分严厉,拒绝否认,导致孩子自尊心丧失,过度自卑。父母对子女的拒绝否认越多,子女就越渴望从其他途径得到认可与肯定,通过手机可以达到广泛的交流,在虚拟、隐蔽的空间获得情感的慰藉与满足。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在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人格和人际关系方面都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就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14]手机使用便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方式之一。父母应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温暖,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培养孩子形成优秀的个性品质,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是父母的一项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孤独感、父母拒绝否认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手机成瘾,这一结论对手机成瘾的干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一,降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从而减少对手机的依赖。使用孤独感水平预测手机成瘾,筛选出孤独感得分高的学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孤独感。例如,邀请他们经常参加社团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班级团体,建立归属感和安全感。对其进行社交团体辅导,通过有针对性的团体活动,学习各种社交技巧,改善与朋友的友谊质量。其二,通过父母教养方式的拒绝否认分数来预测手机成瘾,为父母教养方式拒绝否认得分高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密切关注其心理动态和手机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其手机成瘾倾向。

四、结论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孤独水平越高,手机成瘾倾向越高,父母越多偏爱,拒绝否认,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子女越容易出现手机成瘾倾向。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可以从降低孤独感入手,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父母偏爱、拒绝否认、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要同时关注其手机成瘾情况。

[1]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6).

[2]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

[3]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

[4]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

[5]王相英.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2).

[6]Bianchi A,Phillips J G.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5,(1).

[7]Woong Ki Park.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J].Korean Society for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3,(2).

[8]Takao M,Takahashi S,Kitamura M.Addictive personality and 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9,(5).

[9]熊婕,周宗奎,陈武,等.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卫生评估,2012,(3).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1]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等.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

[12]马斌,马潇萌,朱记伟.手机过度使用危害及影响分析——基于大学生群体的实证[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

[13]Townsend A M.Life in the real-time city:Mobile telephones and urban metabolism[J].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2000,(7).

[14]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3).

(责任编辑:孙宽宁)

王 平/山东济宁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孙继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研究中心

王亚格/山东济宁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猜你喜欢
教养智能手机量表
智能手机是座矿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教养方程式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