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

2015-12-20 05:46马荣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神经肽甘露醇拉西

马荣芳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信阳 464000

脑水肿是脑出血影响较显著的一种病理生理变化,任其发展可导致颅内压增高与脑疝形成,是病情进展与临床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病因,也是影响患者治疗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本研究对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单纯应用甘露醇的疗效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1—2014-01我院诊治的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8例,女10例;年 龄38~68 岁,平 均(56.37±4.3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4h,平均(3.15±0.67)h;出血量10~30mL,平均(19.58±9.75)mL。研究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39~69 岁,平均(56.73±4.4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4h,平均(3.24±0.71)h;出血量10~30mL,平均(20.16±9.81)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41例,脑叶18例,小脑9例,脑干8例。2组性别、年龄出血量与出血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征象符合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且发病至就诊时间≤24h;经头颅CT 或MRI证实为幕上脑实质出血,经无创颅内压测定证实颅内压增高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无应用相关药物的禁忌证[2]。排除标准:血液、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者;入院时存在电解质紊乱者;既往有脑卒中、颅脑损伤等神经系统病史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于入院第1天采用甘露醇注射液静滴,125mL/次,3~4/d,持续治疗7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第1~7 天快速静滴,100mL/次,10 min内滴完,3~4 次/d;8~14d常速静滴,100mL/次,2次/d。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包括降压、降糖、维持电解质与水平衡等;均于治疗1d、8d与20d分别行颅内压、脑水肿体积、24h尿量监测,于入院时与出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与Bathel指数(BI)评分,并采集晨起空腹肘静脉血2.5mL,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血浆神经肽Y。

1.4 观察指标 24h出入水量差值、颅内压与脑水肿体积;神经肽Y、NDS评分与BI评分。

1.5 判断标准 计算公式[3]:24h出入水量差值=24h平均尿量-24h平均输液量,水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血肿体积-第1次头颅CT 血肿体积)。NDS评分: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BI评分:61~100为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为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为生活需要依赖,0~19分为严重功能障碍[4]。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 19.0 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与治疗1d比较,2组治疗8d与20d时的脑水肿体积与颅内压均显著降低,24h出入量差值均明显增加,且同期四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s)

表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s)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项目 组别 治疗1d 治疗8d 治疗20d脑水肿体积(mL) 对照组 19.85±5.23 15.27±4.82# 12.17±3.84#研究组 19.92±5.21 12.65±4.16*# 8.96±2.69*#颅内压(mmH2O) 对照组 293.15±57.26 221.64±42.67# 174.59±26.13#研究组 293.51±57.62 185.36±38.17*# 138.26±27.58*#24h出入量差值(mL) 对照组 352.16±27.94 1136.57±151.36# 845.21±101.37#研究组 364.37±29.63 1857.37±291.65*# 1289.19±203.45*#

2.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肽Y 水平与ND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明显上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s)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s)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神经肽Y(pg/mL)NDS评分(分) BI评分(分)对照组 治疗前193.27±71.68 30.39±2.08 30.15±3.46治疗后 151.38±60.29# 20.18±0.96# 50.21±4.37#研究组 治疗前 192.37±71.86 31.51±1.96 30.08±3.42治疗后 123.76±35.69*# 14.21±0.73*# 66.54±5.71*#

3 讨论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治疗原则为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常用治疗手段有脱水剂、利尿药、白蛋白、亚低温治疗以及控制性过度通气。临床药理实验与研究表明,高渗类药物甘露醇在降低颅内压的疗效显著,但长期、大量使用因机体过度脱水易引发反跳与低钾症,导致应用受限制[5]。本文结果显示,治疗8d与20d时,2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与颅内压均显著降低,证实甘露醇通过渗透作用可促进脑细胞脱水,有效减轻水肿体积,降低颅内压。且研究组治疗8d与20d的脑水肿体积与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表明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原因在于脑水肿的发病高峰为脑出血后3~5d,可持续存在2周甚至更长,临床研究指出应用甘露醇持续治疗的时间以<8d为宜,吡拉西坦注射液具有类似甘露醇的脱水作用,且长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小,单独应用其可弥补甘露醇不足,有效降低颅内压[6]。本文与李超生等[7]、逯 爱 青[8]报道相符,进一步证实吡拉西坦是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病情稳定期的一线治疗药物。

丁绍新[9]通过分析严重脑水肿患者的多尿机制,认为机体电解质紊乱引发的抗利尿激素作用减弱,交感神经敏感性与兴奋性较低引发的肾素分泌减少,醛固酮分泌作用受抑制引发肾小管对体内水与钠的吸收减少,均与脑出血后脑水肿尿量增加有密切关系。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8d与20 d的24h出入量差值均明显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表明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在保证脱水疗效的同时能够相应减少药物对肾功能的损害。本研究组治疗后的神经肽Y 水平与N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肽Y 水平变化是脑出血脑组织损伤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其水平下降预示脑组织损伤部位细胞得到修复,证实吡拉西坦具有较高的修复与保护脑细胞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10]。关于吡拉西坦联合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后脑水肿中的深入应用价值,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应用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治疗,具有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与保护脑细胞作用,且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1]李严霜,边红,林晓英.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7):437-438.

[2]李广文.托拉塞米注射液和呋塞米治疗脑卒中后脑水肿的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44-45.

[3]Ibanez-Sandoval O,Tecuapetla F,Unal B,et al.A novel functionally distinct subtype of striatal neuropeptide Y interneuron[J].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11,13(12):1 521-1 526.

[4]程英琳,孙佩辉.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2):217-218.

[5]黄洋,冉光宝,任伶俐.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2,9(12):5 252.

[6]刘俊琼,魏丹,杨敬萍.七叶皂甙钠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动态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2):9-10.

[7]李超生,胡玲玲.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5):300-302.

[8]逯爱青.甘露醇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观察[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12,10(4):313-314.

[9]丁绍新.对部分严重脑水肿患者多尿机制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87-188.

[10]黄园园,陈吉相.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与纤维蛋白原等相关因素的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18(6):335-339.

猜你喜欢
神经肽甘露醇拉西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神经肽Y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棘皮动物神经肽的研究进展❋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棘皮动物神经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棘皮动物神经肽的研究进展❋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