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超
河南南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南乐 457400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11—2015-02收治11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男57例,女53例,年龄48~78岁,发病时间0.40~19h,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9例,男30例,女29例;合并有高血压38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20例,高血脂症21例。对照组51例,男29例,女22例;合并高血压36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21例,高脂血症21例;2组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诊断标准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梗死部位、发病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1)脑肿瘤等占位性疾病;(2)脑出血者;(3)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不全者;(4)重度痴呆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脑功能保护药、活血化瘀药物、脑水肿者给予20%的甘露醇、高血压者给予降压药、高血糖者给予降糖药、高血脂者给予降脂药等)+前列地尔10μg加生理盐水100mL 静滴,1次/d,连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针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连用2周。
1.3 疗效评定 采用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进行评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治疗前NIHSS评分为(24.08±9.60)分,治疗后为(8.99±0.71)分;对照组分别为(24.78±9.81)分,(16.98±5.88)分。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急性脑梗死是脑动脉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血管堵塞,从而导致所供应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缺血中心区由于动脉供血闭塞而致脑细胞死亡,而缺血半暗带区内,由于侧支循环存在,仍可获得部分血液供应,神经细胞功能虽受损,但处于可逆状态。溶栓治疗使梗死的血管再通,超早期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但实际工作中,只有极少数患者能够在“时间窗”内接受溶栓,且溶栓成功率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3]。同时,侧支循环的开放或建立是抗缺血的关键,主要途径为:(1)Willis环的交通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为初级侧支代偿途径;(2)颈内外动脉的侧支通路(OA)的代偿和软脑膜动脉的代偿,为常见的次级侧支途径:(3)新生血管为最后的侧支代偿。而外源性抗脑缺血,就是如何使用药物改善微循环,恢复脑灌注,并且清除再灌注后的氧自由基。治疗脑梗死的目的是在于增加脑血流量,消除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血脂,减少血液黏滞,改善微循环[4],以消除半暗带及自由基,抢救濒临死亡的脑细胞,恢复神经功能。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清除已生成的自由基,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其血脑屏障的通透率为60%,对脑神经具有保护作用,还能刺激前列环素的生成,对脑水肿及脑梗死起到抑制作用,从而缩小缺血半暗带发展成梗死的体积,有效改善患者因神经功能缺损引起的功能障碍[5]。前列地尔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不易失活,易于分布到受损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发挥本品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缩小梗死面积。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具有协同作用,前列地尔改善微循环减少自由基的产生,而依达拉奉清除已生成的自由基,二药合用效果更佳,能显著提高脑细胞的抗缺血功能,神经功能得以恢复,使脑组织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是较合理的药物组合,值得应用。
[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279.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宁世金,罗小丹,黄载文.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5 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3):108.
[4]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 064-2 067.
[5]李林,由行.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9):1 115-1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