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微媒体使用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2015-12-18 12:37:02刘存山
关键词:学风寝室班级

刘存山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大学生手机微媒体使用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刘存山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常规性、系统性的重要工作。在手机微媒体逐渐盛行的当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对36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存在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微媒体并影响到校园整体学风状况。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大学生使用手机微媒体的教育引导,从而加强学风建设。

大学生;手机微媒体;学风建设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微媒体时代以迅猛的速度覆盖了高校校园,一方面为大学生多渠道获取学习生活信息、提高沟通社交能力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也对高校的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在大学生中对手机微媒体使用与高校学风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当下大学生的手机使用状态及对学风建设的影响,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手机微媒体使用与学风建设的问卷调查概况

为了解大学生手机微媒体使用与学风建设的有关情况,笔者发放问卷400份,收到反馈问卷363份,其中有效问卷352份,有效反馈比率达88%。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当下大学生在手机微媒体的利用与融入方面已达到高比例的结合程度;手机微媒体逐渐成为继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媒体之后的新兴“第五大媒体”。在被调查的学生中,100%的学生反馈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78.9%的学生反馈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很强,认为智能手机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已不仅仅是满足日常通讯需求,而是逐步成为学习、娱乐、生活、理财等方方面面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手机微媒体各功能的使用频率主要表现为手机QQ占93.2%、手机微信占88.6%、手机微博占76.5%、手机游戏占69.7%、手机网页占63.8%。由于手机微媒体使用的便携性与及时性,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使用障碍,从而使得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微媒体进行学习、娱乐、购物、理财等。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结果,86.1%的学生手机微媒体使用的频率与时长都大大超过了使用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由此可见,手机微媒体使用正逐渐成为当下大学生的主要媒介。在线社交、网上购物、手机网游、网络视频等是大学生普遍应用的网络服务内容。其中,使用在线社交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90.6%;网络视频、网上购物和手机网游,分别达到70.8%、63.4%和46.5%。可以看出,大学生中手机微媒体使用呈现高普及率、高使用率特征。

二、手机微媒体使用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一)冲击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微媒体使用的功能日益强大,备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与喜爱,由此而产生的大学生“低头一族”越来越多,刷微博、刷微信、看小说、看视频、玩游戏、网上购物、社交平台聊天等等。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6.2%的学生在上课时会把自己的智能手机调为震动或静音,并且在上课过程中基本上不玩手机,而其他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断拿手机或玩手机的状况。这一方面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听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学习效果明显降低;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待课堂学习的态度存在懈怠状况,甚至利用手机“百度”来应付教师的提问。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及活跃思维方式与能力,严重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导致部分大学生诚信素养的缺失

网络相对于现实世界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及虚拟性,由此在网络上有些学生在不确定事实真相的前提下不负责任地轻易转发虚假信息或网络谣言,个别的甚至在空间、朋友圈、论坛、贴吧等处对他人实施人身攻击或辱骂诽谤。在高校各项考试中存在学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违纪、作弊现象,并且各种违纪、作弊手段层出不穷。调查发现,仅有12.5%的被调查学生反馈未曾经历过使用手机在考试中进行违纪、作弊的行为。社会实践报告、认知实习报告等材料通过网络下载拼凑草草了事。手机微媒体本身作为工具为大学生寻求各种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而随之也使一些大学生诚信素养缺失。

(三)淡化高校校园的整体学风氛围

手机微媒体自身强大的功能使得很多学生对其产生过度依赖,导致学生轻视传统的课堂学习过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存在手机依赖症状的学生占到78.9%,存在手机铃声幻听症状的学生占到38.2%,存在出门忘带手机焦虑症状的学生占到53.7%。另外,存在少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低,不能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与娱乐的时间,玩手机游戏或娱乐方面占有过多的学习时间,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由此导致一些学生寝室及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淡化。大学生已习惯手机微媒体强大的网络社交功能,把过多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放在虚拟的网络上,忽视了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同学、朋友,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沟通,因而导致寝室班级关系紧张;而寝风班风又是影响学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对此应予以重点关注。

三、手机微媒体时代下深化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严格规范课堂秩序

一是加强网络文明教育。手机微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了极大冲击,高校应当组织比赛、社团、演讲等,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大学生学风教育与文明课堂教育。通过微视频、摄影、绘画、征文等活动,倡导大学生理性使用手机、文明使用手机,自觉形成上课不玩手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净化课堂风气。强化网络思想教育阵地,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网宣载体,大力倡导手机远离课堂,让学生由低头看手机转变为抬头看黑板,逐渐形成合理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

二是严抓课堂管理。倡导“手机存放柜”活动,上课前让学生自觉将手机、平板电脑等微媒体设备统一存放,限制某些自控性差的学生放松自我要求。任课教师严格监管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辅导员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做好“五特学生”的日常管理记录,尤其着重加强对手机微媒体使用产生过度依赖情况的学生的教育引导,针对此类学生采取“传帮带”学业帮扶计划,通过实施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帮扶,逐步将他们的精力与努力方向引导到学业上来,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秩序。

(二)注重寝室班级管理,强化寝风与班风的建设

一是完善寝室班级管理制度,优化学风建设环境。高校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寝室与班级的良好管理,因此完善寝室与班级的管理制度,对于高校学风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班风和寝风可以带动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先进班级、学风优良宿舍的评选制度,使寝室和班级在良好制度的引导下形成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学风环境;倡导大学生以寝室或班级为单位组织丰富多彩的学风创建活动,以寝风带动班风,以班风带动学风,从而优化学风建设的良好环境,促进学风建设。

二是加强学生手机网络管理,培养良好的网络习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网络的时长达5个小时,其中72.3%的时间是在寝室与班级,从而导致部分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人际交往障碍、精神面貌欠佳等问题。因此,高校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微媒体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寝室班级网络使用规则,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规范控制移动网络进寝室进班级的实施方略。同时,辅导员、班主任、宿管员应经常性地走进学生寝室、走进班级,全方位关注学生对手机微媒体的使用状况,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使用网络习惯。

(三)开展校园文化精品活动,提升校园学风氛围

一是努力创建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高校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提升校园学风氛围。高校工作者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强化大学生政治思想、学习目的和正确人生态度的教育,定期进行网络交流,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选择等,使校园网发展成为高校工作者的思想阵地,集管理、学习、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体系。[1]抢占手机微媒体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要搭建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学生关注的热点信息、学业信息、学子风采展示、评优投票点赞等内容,加大大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让学生逐步实现从认可到熟悉、由使用到参与的转变;开展特色校园文体活动,让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使学生摆脱对手机微媒体网络的依赖,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

二是全面营造和谐的校园学风氛围。高校应当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努力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水平,发挥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融入。比如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和讲座,让学生感受大师的风范及学术的魅力;邀请知名校友做成长成才奋斗经历报告,引导学生把握职业规划发展的方向;组织师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主动性,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高校应当依托校园网络媒介,积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搭建师生沟通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协商学校学风建设,共同解决学生在学校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全面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学风氛围。

[1]李桂芝.网络时代高校学风建设探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4(3):87-88.

[2]高存福,田兆富.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推进学风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8):42-43.

(责任编辑 汪继友)

Negative Effects on Academic Discipline Building Brought by Using Micro Media on Cell phon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LIU Cun-shan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Academic discipline building is a significant work of regularity and systematis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under the context that micro media on cell phone is prevailing, the task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After investigating 363 students through questionnaire, it has been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rely too much on micro media on their cell phones, which impacted academic building in a negative way on the whole. It is advisable to take effective actions to enhance the education of guidance and improve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building.

College students;micro media on cell phones;academic discipline building

2015-07-06

刘存山(1985-),男,山东聊城人,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辅导员,助教,硕士。

G641

A

1671-9247(2015)06-0141-02

猜你喜欢
学风寝室班级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寝室闹鬼记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人生十六七(2015年3期)2015-02-28 13:08:18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