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育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途径研究

2015-12-18 12:37敏,高
关键词:形势体验式政策

张 敏,高 敏

(安徽工业大学 电气与信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体验式教育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途径研究

张 敏,高 敏

(安徽工业大学 电气与信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高校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加强体验性。高校应促进体验式教育者队伍协同配合,构建体验式教育的有机方法体系,整合多场域中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效果。

高校;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育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教社政[2004]13号)文件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选择科学、合适的途径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现目的、传授内容、完成任务的重要举措。十余年来,高校形势与政策的教育者和研究者在体验式教育途径上做出了有益的探讨,如介绍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学习等概念,提出拓展式训练、模拟体验式教学等举措。十余年后的今天,教育形势和教育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决定了系统梳理体验式教育视角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途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学理性和现实性任务。

一、体验及体验式教育思想简述

中西文明在不同的演进路径中,都对体验及体验式教育十分重视。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乐学”的作用,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参与性。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经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1]相较于传统教育的“知行”思想,他更加强调“行知”,即亲身实践和实践出真知,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教育的思想。鲁洁十分注重体验式学习及教育的作用,她提出“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2]“必须由认知过程、体验过程和践行活动三部分相结合的道德教育过程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3]朱小蔓指出,“体验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包含逻辑——认知与情感——体验三方面,这三个方面共同完成了整个道德教育的过程。”[4]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坚持感觉论,认为“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 。[5]教育家杜威倡导“做中学”,强调促进学生从知识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强调在生活中探寻体验的资源。[6]皮亚杰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在经验顺化与经验同化之间的平衡状态中产生。[7]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育途径选择的理论起点

当代中国,学界对体验及体验式教育关注较多,包括从比较角度研究中日、中美体验式教育,探讨道德体验式教育,梳理审美体验等,但把体验式教育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结合起来研究不多。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体验式教学”这一核心概念展开,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李炜菁提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可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通过“体验式”教学形式实现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8]梁娟、蔡汇民等提出体验式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强调高校要根据大学生思想与学业实际,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以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9]蔡建红等提出体验式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经历是基础、互动活动是载体、情感体验是关键,体验式教学可以分为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延伸到社会大课堂中两种方式。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包括:阅读体验法、追忆情景体验法、媒体情景体验法、角色扮演体验法;社会大课堂中的应用方法主要指课外社会实践体验法和课外情景剧体验法。[10]张浒提出“模拟体验式”教学实施步骤包括情境设计、任务布置与准备、课堂模拟与评价总结,“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处理好严肃性与娱乐性、主导性与主体性、虚拟性与现实性、台前与幕后等四个方面的关系。[11]

已有的研究仅是从体验式教学角度展开,也就是从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学校教育,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展开。形势与政策教育从其自身的特点来说应隶属于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从领域来说应该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参与主体来说应该包括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指出“要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要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挖掘教育资源,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进教育效果”。因此,在体验式教育视角下探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体验不仅具有主体性,也具有情感性;体验不仅是静态的生命体会,也是动态的生命实践过程。基于此,体验式教育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活动和生活联系,关注学生生命意义的建构,是一种能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形势与政策教育采取体验式教育途径就是将体验式教学、学习方式同形势与政策教育结合起来,把体验式教学、学习运用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上。无论是在第一课堂还是在第二课堂中,高校形势政策教育队伍人员要积极创设各种情景,使学生在亲历中引起相关体验,在体验中产生强烈的形势与政策理论、情感、价值认同。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育途径选择的意义彰显

(一)解决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现实矛盾的必要选择

目前,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原因在于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主要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从信息传播角度而言,课堂教学中形势与政策信息传播只是点式传播,它与大数据时代形势与政策信息量大且更新快、信息“源”多样化、信息“流”多途径之间则形成现实矛盾。这一矛盾导致传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教师的信息垄断地位被打破,即学生掌握的形势与政策信息可能比教师拥有的还要多,学生也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途径如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掌握形势与政策相关信息和知识。要化解上述矛盾,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传递功能有必要转化为信息甄别功能,即从原来的思想灌输转化为理论引导。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如何进行理论引导,体验式教育是重要的途径。教育者只有在尊重和分析学生通过教育之外的途径获得的形势与政策知识理论体验基础上,通过立足于自身的体验,采取分享与双向沟通的方式,采用艺术的教学方法,搭建多样的活动载体,才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

(二)实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辅联动的重要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从实际情况上来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亦存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指的是形势与政策课,而第二课堂指的是高校举办的与形势政策相关的报告会、文体活动等。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中,存在部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割裂的情况,因为第一课堂的教师队伍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而第二课堂的教师队伍比较广泛,包括学校党政干部、辅导员等。教师传授的是课本知识,与学生在活动或形势政策报告会上获得的知识有可能有不一致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找到实现教学与实践活动联动即广义上的教辅联动的有效途径。体验式教育途径可以通过设置相同的目标,开发和整合相关资源促进高校形势政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创新,实现教辅联动。

(三)适应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对象特点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喜欢独立思考、理性思维不断发展、权利意识与自主意识日趋增强,同时他们越来越注重务实多样的价值追求和自我理想的实现。尤其是网络学习交流的普及与多渠道的信息获取,使他们不再盲目地依附学校和教师权威,而是用相对独立的价值准则来评判社会、综合考量学校的教育活动。大学生的这种特点表现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中展现出一定的自下而上的参与诉求,期望通过自主选择和参与达到自我提高,诸如利用互联网表达自己对国家政策、社会现状的思考,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得到心灵的净化与满足,对于社会与校园的道德事件的讨论等获得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等。与此相适应,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必然要顺应大学生特点变化与诉求,淡化传统教育单向灌输的色彩,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采取体验式教育途径便可立足大学生特点,使大学生在教育者的组织、引导和协调下,积极、主动参与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在参与中得到陶冶、锻炼和发展,最终形成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四、高校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育途径建构的实践策略

(一)建构原则

一是以体验为主,做到灌输的科学性和体验的导向性相结合。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而言,知识的理论高度及其先进性往往和大学生知识水平的有限性产生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就是灌输。单纯的灌输又会和大学生的自主性产生冲突,因为“任何人都不能被灌输或施加条件来诚实地讲话或公正地判决,因为实施这些美德都要求一种自觉意识和自由选择的品质。”[1]灌输只能解决知性问题,解决不了德性和习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具体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中以体验为主,把科学的灌输和大学生的主体实践体验结合起来,在体验中把形势与政策理论知识融合与内化,从而实现从文本走向人本、从独语走向对话、从知性走向德性、从灌输走向涵养。

二是以主体性为主,做到规范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适度相结合。就教育内容、目的、任务、方针等而言,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因此也可以是一种规范性教育。规范性可以保障教育的性质,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但也有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的弊端,即把人作为工具而非目的,忽视主体的能动性及其发展诉求。体验式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及其双向沟通,可以最大程度体现主体间性,即一方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为教育的主体,构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方面相较于教育资源这一客体而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成了复数的主体。选择体验式教育途径,以主体性为主,同样要注意做到规范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适度相结合。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形势变化较快,坚持规范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必须做到对规范性的发展。与此同时,不断变化的形势与政策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不会变,因此,依据主体性实施体验式教育要适度,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继承和运用的基础之上。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育途径建构的举措

一是促进体验式教育者队伍协同配合。中宣部教育部在《通知》中要求:“要建设一支以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党政领导、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师都要积极承担一定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也可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特约报告员。”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采取体验式教育过程中,学校党委应高度重视这几支队伍建设,将体验式教育置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整个大系统之中,明确体验式教育的目标和计划,分解体验式教育的任务,注重几支队伍在日常工作中的联系,加强队伍协同配合,形成体验式教育的合力,促进形势政策教育取得实效。

二是构建体验式教育的有机方法体系。体验式教育的方法有很多,且有的方法之间有交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由活动体验法、阅读体验法、问题体验法、换位体验法等构成的有机方法体系。活动体验法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活动载体,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一定的体验,教师根据学生的体验进行积极引导。如高校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传达每年的“两会”精神时,可以在班级或年级采取“模拟两会”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获得相应知识和相关体验。阅读体验法由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与形势政策相关材料,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问题体验法指的是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问题创设不同的情境,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形成形势与政策知识及情感体验。换位体验法指的是角色互换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形成对新角色的体验。较典型是师生角色互换,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体验教师的角色,最终在讲台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帮助下巩固和提升自身相关形势政策知识和情感体验。

三是整合多场域中形势与政策体验式教育资源。一方面要以学校教育资源为主,促进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是实施体验式教育的主要场域,但体验式教育的实施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场域,是涉及学校、社会等向度上的多场域发挥作用的系统。体验式教育需要在多场域下遵循形势与政策教育规律,调动体验式教育资源,运用具体的体验式教育方法等。学校场域中应注重发掘校园文化资源,使得学生在特定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下形成相应形势政策知识与情感体验;社会可为体验式教育提供诸多的体验式教学场域,需要学校加强与社会力量的沟通,积极联系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造条件开辟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基地,充分发掘体验式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挖掘网络教育资源,促进线下和线上教育资源整合。在挖掘线下包括学校、社会教育等实体资源的同时,有必要挖掘线上教育即网络教育资源,并促进二者的整合。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大数据时代一起成长和发展的,数字生活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数据也是他们获得新的认知和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换言之,是他们获得体验的源头。因此,应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慕课等形式把学校、社会等线下教育资源转化为线上资源,同时发掘大数据中“冰山一角下面的部分”,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体验。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9-81.

[2]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34-36.

[3]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46-47.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44.

[5]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87.

[6]约翰·杜威.经验与自然[A]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374.

[7]范清义.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8]李炜菁.从“体验式”教学的三个维度谈对形势政策课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0(2):53-56.

[9]梁娟,蔡汇民等.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215-216.

[10]蔡建红,何静丽,胡文敏.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方式[J].职教论坛,2011(5):27-29.

[11]张浒.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7):121-124.

(责任编辑 文双全)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Approach to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ZHANG Min, GAO Min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AHUT,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It needs to give more emphasis on the subjectivity and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in th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o are supposed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in the team of the experiential educators, establish the effective method and system available to th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and integrate the experiential education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in the fields for the enhance of the education effe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tuation and policy;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015-09-10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形势与政策课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项目(Szzgjh1-1-2016-7)

张 敏(1982-),男,安徽宁国人,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讲师。

高 敏(1972-),男,安徽桐城人,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G641

A

1671-9247(2015)06-0134-03

猜你喜欢
形势体验式政策
政策
政策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助企政策
政策
带你体验“小组体验式”教学模式
论体验——体验式外语教学、体验式学习、体验哲学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