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12-17 20:51张晓艳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解决对策

张晓艳

摘要: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瓶颈。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致使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自然景观遭破坏、土地资源浪费、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于是将针对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产生原因以及解决对策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生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对策

一、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分析

城镇化要求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空间形态扩张,产业数量和产业结构增加,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城市化。在实现这些要求的过程中,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历史自然景观遭破坏

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地方片面强调经济利益和发展速度,在自然景区进行乱搭乱建,甚至毁坏原有的自然风景区。这不仅没有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反而导致自然风景区整体形象下降和游客减少。另一方面,城镇建设过程中旧城改造也存在问题,比如破环原有历史名城,将其进行现代化改造。这不仅损坏了历史名城,破环了城镇化建设中的城镇特色,还导致景区缺乏历史底蕴素养。

(二)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短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第二,土地资源的广泛性;第三,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第四,土地资源短缺的派生性。①土地资源的浪费,主要是城镇建设用地大大增加,大量占用和毁坏耕地;同时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用地结构不合理,也致使大量土地浪费。

(三)污染严重

城镇化也导致了污染的加重,主要有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包括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两方面。城镇人口越来越多,相应地人们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急剧增加,由于缺乏相应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使得垃圾、污水处理不及时,导致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另外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向小城镇转移,这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乡镇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尤其是城市中的大气污染,显得尤为严重,突出变现为雾霾现象。

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生态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主要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侧面对这些生态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

(一)政府方面

首先是维护部门和官员的既得利益。在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片面强调经济利益,不切实际地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比如建设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和豪华办公楼。其次是政绩考核制度不完善。环境保护是我国政府官员应履行的职责,但我国缺乏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致使底层干部和官员在经济活动中的政府职能错位,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观。第三是各地区政府之间合作不强。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使得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了区域隔阂。由于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片面强调本地区的发展,盲目发展工业,随意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使得环境遭受污染。特别是有共同河流经过的各个地区,如果河流上游城市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会影响到下游城市发展,尤以水资源为甚。

(二)企业方面

第一是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作为自己的首要目的,其次才是社会和环境效益。这是企业的本质。第二是企业技术和设备落后。企业技术和设备的落后是导致城镇化过程中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对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最后是企业职工环保意识差。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和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的大量青壮年都进入城市就业,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素质,环保意识较为淡薄。

(三)公众方面

第一是公众环保参与意识淡薄。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城镇人口很多是由农村人口转化而来的,受教育水平有限,素质相对较低。同时他们对于环保参与也缺乏概念,没有认识到环保参与的重要。其次公众环保参与渠道狭小。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片面地注重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问题,使得人们行使相应环保权利的渠道狭小。在公众中一部分人具有极强的环保意识,但是人们缺乏提出建议、意见、起诉的渠道,不能及时地行使相关权利。再者,公众环保参与权利缺失。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部分公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由于公民缺乏参与环保的相关权利,不能及时地参与环保工作,使得本就受到严重污染的环境变得更加脏乱差。

三、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生态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对于农村城镇化中的生态问题,我们应该对症下药综合治理。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公众层面入手,综合全面地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一)政府层面

对政府来讲,首先要加强政府制度创新。其中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农村的土地被浪费和闲置,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浪费了土地资源,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应坚持以下改革方向:“第一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第二完善农民土地使用权内容;第三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农地使用权;第四建立和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第五建立农民资产交易市场和利益补偿机制。”②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保护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再者要完善城镇环境管理体制。第一,城市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和加强城市生态监督机构建设,加强城市生态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第二,加强城市生态执法人员和执政能力的建设。完善城市生态监督和预测系统,提高应对环保问题的应急能力。同时要合理规划城区,在城区规划中,要注意老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对此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舊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各个建设工程的选址、定点,不得

妨碍城市的发展,危害城市的安全,污染和破环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第二,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要注意保护城市历史文物,体现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不得破坏城市环境,破坏城市的历史文脉。”③

(二)企业层面

首先,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第一企业可以向贫困地区捐助资金,建立希望小学;第二与相关学校合作,在学校建立奖学金,为学习成绩优异、家境贫困的学生提供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第三企业在灾难面前,应进行援助,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需要的人。其次要提高乡镇企业技术。乡镇企业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造成企业的污染严重,同时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要促进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企业也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最后提高职工的技能和素质。员工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一是政府建设相关技能培训学校;二是企业要加强对本企业职工的技能和素质培训;三是员工个人应该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加强自身的学习。

(三)公众层面

对于公民来讲,首先要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国家应加强公民环保意识教育;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文艺演出、知识竞赛、互联网等手段;公民个人也要注重培养环保意识和环保自觉。其次要扩大公民环保的参与渠道。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环保参与渠道通畅,可以建立环保投诉、环保进言渠道,比如政府可以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公民的沟通,以及设立环保建议栏等。最后,组织环保活动。政府、企业、社区、学校、家庭都可以组织相关环保活动。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加强环保活动宣传;企业可以组织员工进行环保月活动;社区可以开展社区广场活动,建设文化中心,通过海报、文艺活动等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学校可以开展环保知识竞赛活动和志愿者环保活动;在家节约用水、用电,回收可再利用资源等。

注释:

①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人民出版社,2009,第253-254页.

②曹宗平.中国城镇化之路——基于聚集经济理论的一个新视角[M].人民出版社,2009,第270—274页.

③张永桃.市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156页.

参考文献:

[1]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人民出版社,2009,第253-254页.

[2]曹宗平.中国城镇化之路——基于聚集經济理论的一个新视角[M].人民出版社,2009,第270—274页.

[3]张永桃.市政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156页.

[4]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新华出版社,2004.

[5]丁元.生态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3(05).

[6]刘艳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04).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解决对策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