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maxf@njucm.edu.cn;maxinfei2005@163.com
通讯作者:吴启南(1963- ),男,江苏南通人,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资源生产与品质评价研究工作。E-mail:qnwyjs@163.com
我国中药学学科的现状、特色及建设原则探讨
马新飞1,3,郑晓红1,吴启南2,3
(1.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3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
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210023)
摘要:学科是大学社会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和办学实力的主要标志。目前,我国中药学学科主要涉及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科类高校、部分国内综合性大学、农林医科类高校、中国科学院和中医科学院系统,通过这几类高校、科研院所网络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明确中药学学科的现状、特色和存在问题,提出未来中药学学科建设的一些原则。
关键词:中药学;学科建设;原则
作者简介:马新飞(1982- ),男,江苏金坛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秘书,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高等中医药教育、中药资源化学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0
DOI:10.13555/j.cnki.c.m.e.2015.05.009
学科是大学社会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和办学实力的主要标志,中药学作为中医药大学的主干学科,其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和体现。我国
开设中药学类本科及以上专业的高校有97所[1]。根据办学规模和学科性质,分以下三类:一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全国24所);二是药科类高等院校(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和广东药学院);三是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农林医科类高校(暨南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另外中国科学院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系统,主要开展中药学(天然药物)研究生以上学历教育。
成都、河南中医药大学于1959年开设中药学本科专业,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中药学学科的建立,随后其他高等中医药院校陆续招收中药学本科生,开创了现代中药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如成都中医药大学于1959年在凌一揆、雷载权等专家努力下,开创性地编写了《中药学》1版教材,奠定了中药学教材模式,其中药学学科成为我国第一个中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培养了我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创编了《中药学概论》、大型专著《中药大辞典》工具书等。同时,中医药院校先后开始招收国内外中药学硕士研究生、进修生,开展全国中药鉴定学、炮制学等师资进修班,为全国中药学学科人才培养输送了一批师资力量,这批师资力量为后来我国中药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中坚力量。
[8]Liu X,Rohrer W,Luo A,et al.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in mainland China: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Patient Educ Couns,2015,98(1):3-14.
[9]吴颖,曾勇,姚定康,等. 应用标准化病人对八年制医学员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评估[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118-121.
[10]王伟,罗晓丽,杨小利,等.新形势下实施“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紧要性与推进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137-139.
[11]樊华英,成兴波,鲁燕,等. 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98-99.
[12]Norman GR,Schmidt HG.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urricula:theory,practice and paper darts[J]. Med Educ,2000,34(9):721-728.
[13]李皓,李跃华,戚晓红,等. PBL教学理念应用于病理生理学大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5-6.
(编辑:张梦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省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如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于1988年入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此后北京、黑龙江、上海、南京中医药院校的中药学先后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则根据中医药行业发展和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需要,自1993年评选了首批重点学科,特别是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遴选了一批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在这一时期普遍得到快速发展。各省市政府则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律和要求,把高水平大学建设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加速器和产业调整升级的增长点,对高校学科投入大量资金,予以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如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广东省“211工程”、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等,这些地区科研院所中药学学科均得到快速提升和发展。
作为首次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结晶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经过近60年科研实践,其中中药学学科培养了一批中药相关的科技骨干。设立了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质量标准、制剂、炮制等研究中心和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构建了中药理论、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药物关键技术等完善的中药基础、应用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平台。重点进行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原理、炮制原理等研究。围绕中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重点进行中药鉴别与质量控制、中药炮制、中药制药工程化以及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研究,为中药产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围绕中药新药创制的核心环节,重点进行中药信息与数据挖掘、活性筛选与药效评价、化学提取与分析、中药制剂、中药代谢及安全性评价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
中医药院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学是我国中药学学科的主体力量,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生力军。
中国科学院系统和药科类高校一直致力于实现传统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传统中药。如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代表了其学科水平,其中药学(天然药物)是药理学与毒理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的重要支撑学科。药科类院校涌现了王广基院士、李萍教授、孔令义教授等一批相关学术大家和学术团队。社会服务、成果转化成绩斐然,近年来中国药科大学2项技术转让单个合同经费突破1亿元,创造了中药学(天然药物)学科社会服务的新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即从事中草药等次生代谢产物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同时进行常用中药化学成分的基础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至今已从上千种植物中分离鉴定出新化合物近千个,研发新药如镇痛药延胡索乙素,3-乙酰乌头碱和高乌甲素;抗肿瘤药长春碱,长春新碱,美登素,喜树碱,10-羟基喜树碱和三尖杉酯碱;心血管系统药物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丹参多酚酸盐;抗疟药蒿甲醚;抗肝炎药物垂盆草苷和五味子酯;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加兰他敏和石杉碱甲等。目前,具代表性的在研抗早老性痴呆症新药希普林、抗肿瘤新药沙尔威辛表现不俗,潜力巨大。中国科学院云南昆明植物所则依托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学平台,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高级生物学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基地及天然药物等产业化的孵化基地。
药科类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中药学学科显著提高了现代中药的创制能力,加强了解决实际中生产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该类单位的中药学学科大多已经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中药(天然药物)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重要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普遍处于一流地位或领先态势。
我国综合性大学凭借学科齐全、复合型人才的优势,或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药现代化的需要,或紧抓地缘优势,开展了中药学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部分高校开展的多学科研究,对中药学学科内涵、外延有很好的拓展作用。如中南民族大学以民族医药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将基础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模式,立足中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民族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一流的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和一流的民族医药研发基地。暨南大学通过引进我国著名天然药物化学家姚新生院士等举措,强化人才团队建设,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合作,有效促进了中药学学科的发展。武汉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中药学学科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哈尔滨商业大学立足学校多科性商业大学优势,于1976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中药制药本科专业,培养了一批现代中药科技型企业家。河南大学坚持“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将杜仲产业化、辛夷深加工等项目打造成为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彰显了中药学学科优势和社会服务能力。绝大多数农业院校中药学学科建设重点在药用植物的育种和标准化的种植技术研究等农业方面的科学问题[2]。如南京农业大学的杭白菊种植技术及推广、吉林农业大学人参系列产业开发等。
4.1中医学、中药学学科割裂式发展
我国中药学学科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存在科研、临床割裂式发展的问题。中医学科之间的融合性、协同性差,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之间理论与临床之间呈割裂式发展,没有建立有机的整体,影响了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发展力和创造性,从而制约了中国原创性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发展,制约了独具中医特质的中药产业、健康产业的发展[3]。
4.2中药学科学研究向“天然药物”方向发展
中国科学院、药科类高等院校、综合性大学和部分农业类高校因我国高校建设体制机制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研究型(一类)大学,中医院校属于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的二类大学,国内一类大学凭借其学科优势和现代科技优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研究传统中药,特别是借鉴了“天然药物化学”方法研究中药,在促进中药学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在将中药学学科引向“天然药物”方向。中医药院校作为二类院校,在国家、社会等评价标准引导下,也高度重视采用现代科技研究传统中药,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传承传统经验知识与现代科学研究问题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探索。
4.3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的能力亟待提升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更多的同时也面临着就业质量和专业相关性差的问题。特别是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如基本药用植物辨识能力差、炮制加工技术知识匮乏等实践能力弱的问题。长此以往,中医药行业发展得不到高素质各层次人才的支撑,其最终结果将是大健康背景下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得不到中药学学科的支撑,“人才、科技”等因素弱化,也必将对中药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不良的深远影响。
多年来,中医药在国家的扶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如2012年我国大中药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6],同年我国GDP总量接近52万亿元[7],大中药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比例尚不足2%。而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达到11万亿元规模[8],相较于电子信息产业,中医药产业规模尚有很大的差距,中医药产品科技附加值也相对偏低,中医药科技创新等因素远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评估,中医药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的能力亟待提升。
5.1与中医学学科相结合、支撑协调发展的原则
中药学学科存在和发展是以“解除病痛、护佑健康”为目的,其发展应该与中医学学科理论体系协同支撑发展。近20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扶持中医药行业发展,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创新药物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等,中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目前国内中药学学科也存在与中医学科“割裂”发展的现象,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出现向天然药物学科发展的局面。尊重中药学学科内在发展规律,传承中医药理论,尊重中医临床,中医学、中药学学科相互结合、支撑协调发展或许是避免类似现象的根本途径。
5.2传统理论与现代多学科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中药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发展不过数十年。中药学因其根植中医学理论的笼统性与模糊性[3]、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4]、作用机理的不完全明确性等限制了其发展。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如以“人类基因组计划”、“重组DNA技术”、“现代分子影像技术”[5]等重大科技创新给传统的中药学学科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方向和新启示;另一方面,中药学自身却在新中国建立数十年来没有产生重大原始理论创新。
生命科学学科已成为自然科学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生命的现象是复杂的、多维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生命科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更高的基础和平台。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就是化学家L.C.波林、生物学家J.D.沃森、物理学家F.H.C克里克、R.富兰克林M.H.F.威尔金斯等合作的结果,充分展示了当时多学科研究的生命力和爆发力。当前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紧抓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化学、药理毒理学、基因科学、农学等学科的发展机遇,充分开展多学科深度交叉研究,强化传统中药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现代中药理论,通过解决中药学学科的问题,将最新的科学研究理论、成果等转化成中药学学科的内涵和外延。
5.3与社会需求、疾病谱变化相结合的原则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有效控制了霍乱、鼠疫、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消灭或基本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传染、寄生虫病的主导地位已被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取代。中药学学科实际也在根据社会疾病谱的变化不断的调整,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解决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重大科学研究,全面提升中药学学科水平。河北以岭药业通心络胶囊、浙江康莱特集团康莱特注射液、金陵药业脉络宁注射液等一批优秀中药产品彰显了学科服务重大疾病防治的优势和能力。
5.4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改革开放积累的巨大财富和老龄化社会等因素促使人们聚焦健康产业,中医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资源,在治疗疑难杂症、慢性病、老年病、调节亚健康状态、预防保健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为中医药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现代化学生制药具有靶点明确、作用机制清楚、起效快,服用方便等优势,同时副作用和危害也不容忽视。中医药普便存在靶点不明确、作用机制不清楚、疗效较慢等现象。但“优势”和“劣势”是相对的,中药应该充分把握自身优势,与现代医药形成“错位”发展的局面,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最终为人类健康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药学学科专业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遵循学科内在规律,积极作为,有侧重的谋求发展。
5.5与中医药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近年来大中药健康产业已达万亿元规模,且规模还在不断发展壮大。中医药行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取得良好快速的发展,但同时学科服务产业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要实现“外部输血”向“自身造血”的转变,需要中医药产业,尤其是中药学学科的大力支撑。康缘药业桂枝茯苓胶囊、以岭药业莲花清瘟胶囊、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等就是中药学学科主动适应需求,克服了西医西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脱颖出来的优秀产品。当前疾病谱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要求医药行业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与产品,学科服务产业的能力最终通过优秀的产品得以呈现,学科、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将有利于学科的良性循环发展。
5.6优势学科方向与新兴学科方向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
基于管理学SWOT评价模型,学科发展最理想的局面就是“开拓型战略”(OS战略),即外部发展机会和环境均有利,学科整体优势明显,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以扩大学科布局和规模为策略[9]。当前,我国GDP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新常态”背景下,健康需求激增,外部发展机会和环境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中药产业机遇空前,中药学学科建设应在优势、新兴学科方向上提早布局,合理规划,重点关注如中药资源、中药制药、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中药文化创意产业等。
随着事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教育部将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如何梳理中药学学科建设重点,围绕解决医疗临床问题的导向模式,打造中药学学科建设特区,构筑一流中药学学科,整合各方要素,开展协同创新,让中药学学科能够持续快速发展,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彭司勋.2013中国药学年鉴(第29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265.
[2]陈景堂,祝丽英,李存东.高等农业院校增设中药学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6,22(1):10-11.
[3]郑晓红,黄成惠,段金廒,等.中医药学科发展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战略选择[J].中医杂志,2015,56(3):181-185.
[3]彭波,李泽庚,孙志广.中医理论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动力[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0(2):79-82.
[4]唐安福,李思,王银娟,等.一测多评法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中南学报, 2014,12(2):144-147.
[5]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趋势与特征[J].医学与哲学,2011,32(2):1-4.
[6]张伯礼.主编新年寄语[J].中医杂志,2013,54(1):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2012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01/t20140108_496941.html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公报[EB/OL].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5173081.html .
[9]毛晓翔,陈亚玲,韦志辉,等.大学学科建设规划的SWOT评价模型分析与战略选择[J].高教探索,2013,(6):106-110.
(编辑:赵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