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时代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初探

2015-12-17 00:50严沁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E-mail:yanqin@njmu.edu.cn

MOOC时代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初探

严沁

(南京医科大学 病原生物学系,江苏 南京210029)

摘要:2012年被称为“MOOC(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元年”,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也积极参与到MOOC的浪潮中。鉴于MOOC给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结合微生物学在新时期独特的发展特点,本文探讨了如何将MOOC模式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进程。

关键词:MOOC;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改革

收稿日期:2015-04-25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教育研究课题青年基金(JYQ2015137)

作者简介:严沁(1984-),女(汉族),江苏镇江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分子病毒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DOI:10.13555/j.cnki.c.m.e.2015.05.036

自2012年起,一场教育史上的“数字海啸”----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为MOOC,音译为“慕课”)席卷全球,引发了一股在线学习浪潮。MOOC的概念始于2008年加拿大Manitoba大学的《连通主义与连通知识》(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课程。2011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吸引了约16万人的参与,宣告MOOC时代的来临。目前,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MOOC平台已经为全球学习爱好者提供了上百门免费课程,许多世界著名大学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MOOC课程[1]。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国内顶尖名校于2013年宣布加入MOOC行列。2014年11月,中国医学教育MOOC联盟官方平台“人卫慕课”正式上线发布,这也是全球首个医学专业MOOC平台[2]。

简单来说,MOOC即由高等学府将其优质的课程资源制成教学视频,借助网络平台免费提供给所有具有学习需求的人,同时授课人和授课对象可通过在线交流进行全面及时地学习反馈。因此,MOOC具有学习者人数众多、学习资源免费开放、以交互式视频和练习支持对学习者的即时反馈等特点。对于学习者而言,通过MOOC可以获得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免费的学习体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MOOC不仅是对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更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本突破。

1 《医学微生物学》的传统课程模式

《医学微生物学》既是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又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主要研究有关人类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对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进行特异性诊断和防治的方法。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极具生命力的前沿学科,具有覆盖面广、与各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加之新的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疾病不断涌现,使得《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越来越繁杂,容易出现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滞后、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等问题,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以教师教授的课堂模式为主,同时开设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3]。以南京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共安排65学时课程,其中包括40学时理论课程与25学时实验课程。面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涌现的问题,以及对医学生培养要求的逐步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学科特点与不断提高的学生需求。因此,如何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以培养出更具有时代特点的优秀医学生,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重要问题。

鉴于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结合微生物学在新时期独特的发展特点,将MOOC模式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将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教学改革。

2 MOOC模式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设计

2.1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层次不清

MOOC课程的核心在于教学视频的制作。在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一般会在2-3个学时的时间内连续讲解数个章节的知识点,学生则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吸收大量的信息,因此往往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欠佳、问题反馈严重滞后等问题与引言部分重复。与此不同的是,MOOC的教学视频通常将知识模块分解为若干个微视频片段,每段微视频一般控制在8-15min。人的认知活动在最初15min内效率较高,之后的认知效率将会逐步下降,因此,MOOC的课程设置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在制作教学微视频时,要求教师深刻认识课程知识结构和内容,清晰明了各知识点间的脉络关系,能够根据学习要求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明确的表述。MOOC微视频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还可以将文字、图片、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融入视频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深奥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

同样以南京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例,选取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医学类系列教材《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版)为教材,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初步划分为以下核心模块:细菌学总论(包括“绪论”等共八个章节)、细菌学各论(包括“球菌”等共十四个章节)、病毒学总论(包括“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等共五个章节)、病毒学各论(包括“肝炎病毒”等共九个章节)、真菌学(包括“真菌学概论”等共两个章节)[4]。将上述各模块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按照学习要求进行划分,分别制成15min以内的微视频课程。例如,将第十章“肠杆菌科”分为埃希菌属(掌握,10min)、志贺菌属(掌握,10min)、沙门菌属(掌握,10min)、克雷伯菌属与变形杆菌属(了解,10min)。同时提供肠杆菌科细菌相关的拓展知识(如临床案例、最新科研进展等),为学生布置课后测验以便进行学习效果自检。课堂教学前,要求学生利用零散的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初步掌握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在MOOC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将侧重于知识点的有机串联,综合性问题的讨论,以及对该知识模块的整体掌握。除了专业要求的必学知识点以外,学生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与个人学习能力,对要求自学的知识点和拓展知识进行有取舍的学习,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2.2课堂讨论与交流

传统课堂模式中的交流互动以“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方式为主,普遍存在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积极性不高、回答问题机会不均衡等问题。MOOC的在线讨论功能则能使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深入、有效。教师可针对每个知识模块专门设置在线讨论区,主要负责话题的发布和解答,协调学生的讨论进程;学生则可以在讨论区就相关话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讨论,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向教师提出。例如,在学习第一章“绪论”时,教师可通过发布“柯赫法则是完美的吗?”话题,启发学生对经典理论的合理质疑。在讨论与交流中,不仅使学生积极思考柯赫法则的意义,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因此,通过在线交流的方式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提炼,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并进行归纳总结。

2.3MOOC在实验课程中的设计

由于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课也是《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和示教性实验为主,存在课时不足、实验内容陈旧、缺乏综合性分析等诸多弊端。沿袭MOOC的课程模式,教师可将实验原理、方法及技术要点制成课程视频,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观看真实或模拟操作演示。有了MOOC微视频的基础,将大大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从而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课堂教学后,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操作与异常结果,教师可通过发布讨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在建设实验课程资源的同时,建议创建并共享多媒体素材库,包括微生物光/电学显微镜下形态、培养特性,以及染色方法、无菌操作、高压消毒等经典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以供学生结合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进度进行自主学习。

除了验证性实验和示教性实验外,教师还可在MOOC课程中增加部分创新设计性实验,提供或鼓励学生自行选定实验内容(例如“如何鉴定腹泻病人的肠道杆菌”),指导学生就实验方案进行在线讨论,并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2.4研究型教学与MOOC课程的融合题目与内容不符

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要求医学本科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师提供信息,学生被动记忆学习为主。通过传统模式培养的学生可以轻易获得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往往不善独立思考、不爱钻研问题、缺乏科学思维。为了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教师可通过MOOC平台为学生介绍开展科研的实用工具(如英文书籍、应用软件、文献检索网站等),在知识模块教学课程后为学生提供相关研究进展,鼓励学生针对关心的科学问题提出大胆的科学假说和研究方案。例如,在学习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基础理论知识后,指导学生就“HIV疫苗研发的困境与前景”为方向进行深入探索,以综述形式阐述HIV疫苗制备的最新进展,或以课题申请书形式设计HIV疫苗研发的新方向。研究型教学与MOOC课程的融合将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夯实科研基础,尤其适用于对长学制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是《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

2.5 课程考核方案注意要有可操作性

MOOC的特点之一是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平时作业、讨论参与和期末考试等,考核合格者可以获得学校学分或认证证书。针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建议从课后测验、讨论参与、实验课程以及期末考试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占总成绩的权重分别为30%、10%、10%、50%,总成绩60分(含60分)以上者视为通过课程。在每个知识模块课程后,教师向学生布置在线课后测验,题型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宜,以便采用系统自动评分方式,将测验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完成相应知识模块的课后测验。以话题讨论和科研能力训练参与度判定“讨论参与”部分成绩。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课程以及创新设计性实验中的表现进行“实验课程”部分成绩评定。期末考试以传统的笔试形式进行,题型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多元化的考核机制避免了以僵化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强调学生的平时表现,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有利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基础、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创造性思维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图1 结合MOOC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

3 展望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代表全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MOOC应运而生。MOOC的出现既是

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巨大挑战,更给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MOOC与高等医学教育的结合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医学课程一般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无论是实验课程还是临床见习都需要在实体环境中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因此目前的医学课程不可能完全MOOC化。尽管不能全面取代传统课堂教学,MOOC对于现代医学教育仍然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利用MOOC的知识碎片化、交互式反馈、多元化考核等特点改善传统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推进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进程。

本文以《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为对象,初步探讨了结合MOOC和课堂教学的课程改革方案。如图1所示,改革后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将由MOOC平台与线下课堂共同构成。教师团队根据知识结构,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知识模块,并制作相应的微视频发布于MOOC平台。学生于线下教学前,利用MOOC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进行自学,并通过在线的课后测验进行学习效果自检。在随后的线下课堂中,教师对碎片化知识进行整合和总结。教师还可通过MOOC平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进行拓展性训练。学生在进行视频自学、课后测验、实验设计、科研训练等过程中如有疑问,可通过MOOC平台的在线讨论版块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或者选择线下直接交流的方式。最终的课程考核将根据学生在平时学习、期末考试以及拓展性训练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根据《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本文利用MOOC技术从理论上进行了一次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如何在实践中实施与完善“MOOC + 传统课堂”这种新型课程模式,仍然有待深入探讨。随着中国医学教育MOOC联盟官方平台的正式发布,相信基于MOOC的高等医学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曾晓洁. 美国大学MOOC的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挑战[J]. 比较教育研究,2014(7):32-40.

[2]谭嘉. 医学教育慕课平台上线[N]. 健康报,2014-12-02(第01版).

[3]江滟,王和,易旭. 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策略和实施[J]. 基础医学教育,2013(1):3-5.

[4]戚中田. 医学微生物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353.

(编辑:赵伊昕)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