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韶关学院思政部,广东韶关 512005)
生态素养一般是指一个人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关于生态知识、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的综合素养。大学生作为思想开放、洞察力敏锐、影响力强的社会群体,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其生态素养状况如何,直接关涉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关涉到 “美丽中国”建设的成败,更关涉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因此,了解大学生在生态知识素养、生态伦理素养和生态行为素养方面的整体状况,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培育与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对策与方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次调查综合考虑了学校位置、学校性质、办学层次、学生规模、学科专业等因素,选取了广东省韶关学院、惠州学院、汕头大学、肇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五所省内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五所学校发放调查问卷380份、320份、260份、280份、260份,一共1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52份,回收问卷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6.8%。调查对象涵盖了大一至大四的学生,既有文史哲法社专业的文科学生,又有理工农医的理科学生;既有来自农村的学生,又有来自城市(镇)的学生,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本次调研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阶段,从2014年1月10日至2014年2月20日,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调查问卷设计,调查人员分工,联系调查对象学校,确立问卷调查的具体方案,等等;第二阶段,从2014年3月1日至 2014年10月10日,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题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分别在惠州学院、肇庆学院、汕头大学、韶关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发放与收回调查问卷;第三阶段,从2014年10月10日至2014年10月30日,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数据分析;第四阶段,从2014年11月1日至2014年12月2日,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2005年中国环保局设计的《全国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问卷》的样本,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一共设计了17个题目,内容涉及生态知识素养、生态伦理素养和生态行为素养等三个方面。以下即对这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大学生的生态知识素养是指大学生对有关生态知识的认识与了解的程度。生态知识是大学生生态素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包括通识性生态学知识和生态环保知识两部分,前者主要是指具有整体性、复杂性、系统性特征的生态系统的构成、功能和演化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后者主要是指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义务、责任和做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对这两方面生态知识掌握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
1.大学生普遍呈现出对生态环保知识的高知晓度与低准确度并存的状态。在调查问卷中,我们选取了8个有关生态环保知识的基本概念,包括:白色污染、三废、垃圾分类、温室效应、有机食品、生物多样性、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询问被调查对象是否听说过上述概念,以及对于上述概念的涵义或相关内容的确切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上述概念的知晓程度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度呈正相关。,如白色污染、垃圾分类、有机食品等,其知晓度均在90%以上;三废、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则知晓度则相对偏低,低于90%(结果见表1)。
在对听说过上述生态环保知识基本概念的被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上述概念的涵义或相关内容的确切认知程度明显要低于知晓度,呈现出对生态环保知识认知的低准确度的特征(结果见表2)。而且,从表中不难发现,与大学生对生态环保知识的知晓度不同,大学生对于生态环保知识的确切含义或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与这一概念在人们生活中的密切程度几乎没有必然的联系。
2.大学生对生态环保知识的接受渠道比较单一。调查结果(见表3)显示:在对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影响很大的因素或渠道中,广播、电视、互联网排在首位,占79.4%。其它因素,尤其是家庭环境和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对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的影响严重偏低。
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素养是指大学生在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一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在心理上自觉形成的热爱自然、关心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倾向。它主要包括大学生对生态环保目标价值及其意义的态度、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的认知等内容。尽管从上文可知,大学生对于一些生态环保知识基本概念的确切认知呈现出明显的低准确度的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受到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为主体的大众传媒的环保宣教活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素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意识到了我国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表1 大学生对有关生态环保知识的知晓度
表2 大学生对有关生态环保知识认知的准确度
表3 大学生的生态环保知识受下列因素影响的程度
1.大学生普遍认为我国当前整个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很严重或比较严重。如(表4)所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我国当前整个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很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分别占44.2%和48.7%,略高于全国城市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知比率。
2.大学生对生态环保的意义或价值有着比较合理而清醒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表5),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环保的意义在于人类能更持久地利用自然资源”、“环保的意义在于人类给子孙多遗留一些自然资源”、“环保的意义在于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环保的意义在于人类平等尊重所有的生命形态”等反映可持续发展观、代际正义观、生态整体观以及敬畏生命观等生态中心主义的伦理价值观都是持“比较赞成”和“很赞成”的态度;不过,仍然有20.7%的大学生是赞成 “环境保护的目的在于人类以后彻底征服自然”这一观点的,而且还有30%的大学生不赞成“环保的意义在于人类平等尊重所有的生命形态”这一观点(这可能与广东人酷爱吃野生动物的习俗有关),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大学生对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感具有较高的认同,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
4.大学生将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归因于企业忽视环保等主观原因。如(表7)所示,大学生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可以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通过各方面的主观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
5.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的认知趋于理性。如(表8)所示:大学生对各方面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的认知已经趋于理性,大学生的个人生态环保责任意识也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大学生生态行为素养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的生态知识、生态道德价值观转化为外部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化为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以此影响他人和社会的能力。它是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外在表现。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生态行为素养进行了考察:
1.大学生的日常环保行为习惯。调查结果(见表9)显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采取的环保行为主要是以有利于减少自身生活支出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环保行为为主,而对于有利于环保,但同时也可能增加个人支出或降低个人生活便利的环保行为,则相对较少考虑。
表4 大学生对具体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性的看法
表5 大学生对生态环保意义的认识
表6 大学生对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感与责任感的态度
表8 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的认知
2.大学生参与环保社会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见表10)显示,大学生参与环保社会活动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是接受大众传媒中的环保信息是大学生最主要的环保经历;其二是被动性环保活动经历(如“参观环保主题展览”、“听环保主题讲座”等)总体上要比主动性环保活动经历(如“参与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等)频度大,从而显示出大学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经历相对不足;其三是参与一些特殊的维权性的环保活动经历(如“为解决日常环境污染问题而投诉或上访”等)异常稀缺,这反映出大学生环境维权意识的淡薄。
1.在生态知识素养方面,大学生普遍呈现出对生态知识的高知晓度与低准确度并存的状态,以及对生态知识的接受渠道非常单一的特点。这意味着,在各种大众传媒的渲染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大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生态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但是,对于一些不太常见的生态知识却缺乏了解。而且对于生态知识的了解也更多地是停留在感性的、直观的、狭隘的认识层面,而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理论性和深刻性。这与其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所应具有的综合知识储备和知识素养水平并不是很相称。
表9 大学生的日常环保行为习惯
表10 大学生参与环保社会活动的情况
2.在生态伦理素养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我国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其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着比较清醒地认识;对于生态环保的意义或价值也有着比较合理而清醒的认识;对于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感具有较高的认同,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另外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的认知也日渐趋于理性。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还处于刚刚觉醒的阶段,其生态伦理价值观念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本质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具有广泛影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缺乏深入了解,从而导致他们在分析和处理这类环境问题时缺少一种作为一个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更开阔的生态视野和伦理情怀。
3.在生态行为素养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采取的环保行为主要是以有利于减少自身生活支出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环保行为为主,而对于有利于环保,但同时也可能增加个人支出或降低个人生活便利的环保行为,则相对较少考虑。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尚未将其生态知识和伦理价值观念完全转化为生态行为,从理念到行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大学生的主动性环保活动与维权性的环保活动也相当缺乏,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提升。
人的生态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培育,以及不断地参与各种生态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生生态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下提出四点对策建议:
1.广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高“知识育人”效果。各高校应该广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尤其是“两课”教学,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方面的知识,有意识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的渗透,使大学生做到:知晓生态系统自身的构造、功能和演化规律,掌握自然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了解生态危机的现状、表征和影响,掌握生态治理的基本理念、原理、方法和路径;熟悉世界和中国生态治理的历史,支持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解决生态问题的战略、措施;了解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来源,汲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西方环境伦理思潮和中国传统生态观中的生态智慧;树立从自我做起的自律意识,实现生态知识、技能向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转化;培养面向世界的全球意识,形成关爱人类生态利益共同体的情怀。最终,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切实提高“知识育人”效果,使大学生不断提高生态道德意识、升华生态道德情感、增强生态道德信念、唤起生态道德良知,进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素养。
2.大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环境育人”氛围。高校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其整体环境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所以,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学校就应当努力构建 “美丽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在校园这一特定场域的显现,它是指校园中全体师生员工在生态价值观指导下营造的一种以人与校园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特征的全新的校园文化[2]。校园生态文化包括校园物质生态文化和校园精神生态文化两个层面。曲径通幽的校园小路,巍然挺立的主题雕塑,雅致美观的围墙走廊,错落有致的草坪绿篱,儒雅规范的教室布置,热情奔放的社团活动,内涵丰富的广告宣传,等等,都是一种无声的育人载体,能够对大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这样的校园生态环境中,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进而自觉迸发出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和美化自然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生态道德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素养。
3.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育人”作用。目前,大学生生态素养形成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实现由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价值观念转化为生态行为及至生态行为习惯的转变。而要完成这一转变,就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形成合力,加强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正式制度的约束和道德观念、文化氛围等非正式制度的引导。对于高校而言,就是要从管理学的角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与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相适应的校园生态环境规章制度,制定一系列合乎生态伦理原则的道德规范,通过制度规范的他律性和强制性,来约束和引导广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充分发挥“制度育人”的作用,促使大学生实现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转变,并采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素养。
4.积极开展生态体验活动,着力强化“实践育人”功能。生态体验是“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摄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和境界”。[3]生态体验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心灵的和谐共生与圆融互摄,把人的生态知识素养、生态伦理素养和生态行为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其价值追求。因此,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生态体验活动,着力强化“实践育人”功能,无疑是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大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生态旅游、生态考察、环保实践和野外生存等。在生态体验活动中,大学生通过倾听美妙的天籁,感受自然的脉动,欣赏瑰丽的景色,就能不断唤醒和发展其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情感,不断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关系,从而不断自觉地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生存态度与生存方式,甚至萌生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总之,在生态体验活动中,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将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2]蒋国保.“美丽中国”视野下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路径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2014(02).
[3]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20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