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岗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知识建构之历史溯源(一)
◎倪 岗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是在1956年的《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上世纪50年代的汉语与文学分设,是语文教学史上的创举,这一实验探索很有意义,但是,在实验探索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写作教学没有与汉语、文学教学进行很好的配合,总体上对作文有所忽略。
此后的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这是汉语与文学合并后的第一份语文教学大纲,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语文教学发展具有奠基性和导向性的作用。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初中阶段……作文能够段落分明,语意清晰,用词适当,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字写得端正,不写错别字”“高中阶段……作文能够思路畅达,文理通顺,用词确切”;并在“教学内容”上对作文教学内容有明确的规定,“初中阶段,要求能写记叙文、应用文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高中阶段,要求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应用文和一般的说明文、议论文”。大纲确定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尝试建构现代作文教学的阶梯和序列,使作文教学走上科学化之路。
到了1978年,教育部又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一次把“作文教学”列入大纲的四大部分内容,指出:
要从低年级起就使学生具有为革命而学习写作的明确目的,培养学生有一个好的文风,懂得写文章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实事求是,不说空话。
作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听写、缩写、改写、写局部、写片段等等,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说和写有密切关系,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作用。
作文之前要指导。首先是在观点、态度方面予以指导,也要在方法方面给予指导。要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搜集材料,启发他们在下笔之前考虑清楚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
类似的提法被之后的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沿用。在该大纲的倡导下,从教材到教学,对作文训练的科学化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实验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后又有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当然,对当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最具指导价值的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并有较为详尽的阶段性目标。在“教学建议”对作文教学有详细的要求: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应该说《语文课程标准》是在之前的大纲基础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对作文教学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入的,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语文课程标准》很少提写作知识方面的要求,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写作实践上。此外,《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学习结果的描述,显得过于模糊笼统。有专家指出其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有以下几个特点:写作知识匮乏、操作性差、要求高。
中国近百年的作文教学基本上以“文体为序”、以“文体为中心”。这种写作教学模式,其结构基本上是先记叙文后说明文,再议论文,分为三个层次。
“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对每种文体特征、文体模式的把握能力,通过教学掌握每种文体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从而形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写作规范。这一教学模式多年以来为我国中小学所采用,在我国有普遍的影响。
人教版教材即安排的初一以记叙文为主,初二以说明文为主,初三以议论文为主,其优点是学生写作“文体意识”增强,作文也容易“入门”,效果明显,然而“文体中心”写作训练模式对我国作文教学的消极影响也很大,整个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围绕这些“虚拟”的文体知识转,淡化了学生写作整体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作文教学研究也成为热门话题,涌现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有人曾总结主要有四大流派:重视“模仿”的作文教学流派、重视“思维”的作文教学流派、重视“过程”的作文教学流派、重视“兴趣”的作文教学流派。
看似繁盛的写作教学研究,始终隐含着危机,其中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的研究都基于自身的实践经验,缺乏对写作能力的理论研究,缺乏对写作能力结构研究的心理学的支撑导致写作理论匮乏。与此同时,心理学界对写作及写作教学的跨界研究,又极为罕见。较成熟的是华南师范大学莫雷教授及其研究者进行的系列研究,而这些研究语文界又很少接触,更不用说借鉴了。
模糊的课程标准极其需要教材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在写作教学中尤其如此。人教课标版教材对写作教学的最大变革是把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教材编委顾振彪先生在《关于写作、口语交际教材系统的说明》中指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教材,是分作两个系统编排的。一个系统与阅读结合在一起,另一个系统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
在阅读部分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了写作练习十几次,口语交际练习近二十次。这些练习,大都是要求口述或笔写阅读课文后的心得体会、想象联想和质疑。口语交际形式有发言、讨论、辩论等;作文形式有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写提要、摘录、札记等,以写读书笔记为主。
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是一个新的尝试。
把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写作、口语交际的生活化、情景化。
看下面作文教学安排也许可以明白编者意图:
为了更好地看出问题的症结,我们不妨对照1996年人教版教材作文教学安排:
旧教材中作文教学多少还是有些知识的,至于这些知识是否足够形成学生作文能力,教学安排是否合理将另行讨论,但作文教学淡化知识甚至不教知识的倾向,后果是严重的。如果我们的教学没有知识,教出的学生也将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写出的东西必然越来越低下。
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结合的做法,刚开始受到众多人的吹捧,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了写作教学的难题。没过几年,在实际教学中就发现问题多多。综合性学习被现实冲击得举步维艰,而与综合性学习结合试图进行生活化的写作更是一张白纸。新教材试图只从写作内容知识角度而拒绝从写作技能和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角度来解决写作问题。专家们最引以为豪的综合性学习与作文教学的嫁接,究其实质是让教师自主开发、确定并安排作文教学内容,让教师去做教材编写者所应该做而没能做的事。这样的教材让一线教师很困惑,作文教学失去了知识这一抓手,教师们能够凭借的只有直觉和经验,作文教学再次陷入直觉主义的泥潭,学生靠的是“妙手偶得”的灵感,教师靠的是“存乎一心”的感悟,表现为直感性、神秘性、蒙昧性三大弊端。同时暴露的是教材编写者对写作教学的无奈。
作文教学由于知识缺席的教学现状,无本可依,无法可教,大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各显其能。作文教学的随意性与无序性是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不如人愿,直至语文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抛弃教材的指导,另起炉灶。但由于对写作教学的认识所限,收获甚微,也无法大范围受益。对于教材而言,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教师不用吧。
造成目前作文教学知识和技术含量不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应该还在于教材。新的人教版实验教材编写注重体验与感受,突出综合与实践,在作文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把它与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以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力图实现从写作知识中心到写作实践中心的转变。
教育部在2011年修订了《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根据新课标指导思想重新修订了七年级上册语文新版教科书,在2013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与旧版相比,新版教科书变化最大的是新增了“写作板块”。在旧版语文教科书中,“写作”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放在一起呈现的,现在单列出来,体现了教材编者关于写作教学的新认识,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锐意创新的精神。
新教材的编写者改变了之前试图通过综合性学习解决写作问题的思路。在七上六个单元的写作板块分别设置了“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六项作文教学内容。
对于新版教材的写作内容的思考,可参见刘文军老师的《彰显革新,难言完美——人教版〈语文〉七上修订本关于作文教材的改进与不足》
(《新作文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4年第5期)(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科培中心;5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