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大语言学流派的哲学基础与语言观比较

2015-12-16 14:11
关键词:乔姆斯基行为主义结构主义

李 娜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528402)

20世纪20年代的结构主义和50年代的转换生成语法是美国20世纪最具影响、对比鲜明的两大语言学流派。虽然它们存在各自的不足,但在人类探索语言本质的进程中都推动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使语言研究从只关注语言的形式,发展到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人类内在的语言机制,进而从认知机制上来探究人类的语言能力,使现代语言学走上了关注认知的道路。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始于19世纪末的美国语言学研究起初未受到欧洲语言学传统的影响,未形成独立的语言学流派和理论。当时美国大量无文字记录的土著语濒临消亡,语言学家们急于调查和记录这些语言。美国结构主义正是在远离欧洲语言学的影响、急需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1916年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索绪尔的理论对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美国结构主义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一学派的思想源泉。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可以看作是索绪尔思想的延伸。美国结构主义受到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初是美国心理学研究一个占主流的流派。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应只研究行为。行为主义者相信人类和其他动物是一样的生物体,是能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生物体,因此,他们否认诸如思想、性格、情感等之类的东西。

转换生成语法产生的背景与美国结构主义有所不同,其中美国结构主义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对转换生成语法产生了催化作用。转换生成语法诞生之前,美国语言学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结构主义为主流,乔姆斯基最初接受的是结构主义的教育。但乔姆斯基发现结构主义无法解释人类语言的本质问题,所以他后来反对行为主义,认为行为主义所做的就是描述人们到底怎么说话,描写有什么样语言的结构。他认为,这些现象性的描述都不是知识,真正的知识应该对这些现象为什么是这样做出解释。于是,乔姆斯基假定人的大脑里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将外在的描写转向内在的描写,开始研究人类语言的本质。

理性主义的始祖笛卡尔坚持心身二元论,认为人的身体和精神是分开的;人的真知识只能建立在理性推理的基础上,只有理性毫不可疑地把握的东西才是真知识;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因此经验主义是不可靠的。笛卡尔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认为,应该从人类语言的角度来描写人类理性这个运作机制,通过研究语言的逻辑性和结构来研究人类思维的结构和人的本质的结构。研究语言就是研究人的本质,即人的心智的本质特征。[1]20世纪40年代,认知科学开始兴起。这一门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整合在一起的跨领域学科,研究信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和转录,以人类、动物和人工智能机制的理解和认知为研究对象。认知科学的发展对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哲学基础与语言观上的不同

美国结构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具体说是逻辑实证主义。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来源于自然观察和经验,把经验看作是认识的基础。经验主义强调一切知识来自感知,只有感性认识才可靠,强调客观依据和实用价值。经验主义的“白板说”认为人生下来头脑里是一块白板,人的语言知识是后天通过经验获得的。更准确地说,行为主义是实在论在心理学中的反映,而美国结构主义直接受到了行为主义的影响。“行为主义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人无法认识他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只有不同的人都能够观察到的东西才能有效地确认或反驳一项科学理论,而不是用人的内省或直觉。”[2]在行为主义者看来,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可以用以条件反射为基础的“刺激-反应”来解释。受行为主义的影响,布龙菲尔德用“刺激-反应”来看待语言的使用,并认为“语言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是心理学中带有实证论特征的行为主义”。[2]

转换生成语法的哲学基础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认为,哲学应经由思考和演绎推理而得出结论,大部分的知识是来源于感觉上的独立思考。乔姆斯基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主义无法解释语言的无限创造性;人们日常所使用的无限句子只能是生成的。他反对经验主义哲学,认为行为主义哲学并不是一种理论,只是在描写现象。乔姆斯基认为,“刺激-反应”不能解释语言,描写不能揭示语言的本质,必须假设有一个内在机制控制人的行为。他认为,语言不受外界刺激控制,人的语言能力是以某种方式通过大脑实现的,人类特有的语言创造性是天生的。

美国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不同的哲学基础,决定其各自有不同的语言观。美国结构主义者认为语言是一个言语行为事件,研究语言就是对行为事件结构的描写,语法是关于实际言语的语言结构的描写,语言学就是关于语言的纯粹描写知识。布龙菲尔德认为语言是一个行为事件,是一个大的行为事件中的子事件,他把意义整个排除在外,只管意义之外的语言形式描写。特定的研究对象,导致了美国语言学独具特色的语言结构描写和分析研究的方法论。[3]美国结构主义热衷于对语言本身的描写,重视语言的多样性,但并未对语言的运作方式及原因作出解释。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一种语言中所有合语法的句子的无限集合。语法是有限规则的集合,能形成合语法的句子并且不形成不合语法的句子。他认为,研究语言就是研究人类特有的本质;人类的本质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是与人类的个人存在或社会存在密不可分的。他对语言的看法实现了一个语言学研究的转换,即从对语言行为的描述到对人类思维中语言能力普遍性研究的转换。他认为,言语行为的描写不等于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学必须解释语言行为何以如此这般;语言科学应当像物理、数学那样以最精确、简单的理论来为复杂的语言现象作出说明和解释,这样的解释才构成语言学的真知识。“转换生成语法不以具体语言的描写为归宿,而是以具体语言为出发点,探索出语言的普遍规律,最终弄清人的认知系统、思维规律和人的本质属性。”[4]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不同的哲学立场和语言观,使两个学派的研究目的有所不同,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不同。结构主义语言学采用的是从语料到理论的归纳法,而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理论-语料-理论”的演绎法。[5]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目的是对一种语言的言语进行细致的描写,分析每种语言独特的音位系统、语音结构和语法结构。结构主义特定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独特的语言结构描写和分析研究方法。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从实地调查做起,从调查材料中分析出音位和音素,其研究工作严格按照“语音-音位-语素-句子”这样低层到高层的顺序进行。在行为主义的指导下,他们对实际观察到的语言事实,进行准确记录和客观描写,采用归纳的方法,反对理论上的猜测和假设。他们特别注重语言的调查方法和分析程序的可操作性,强调语言描写的精确性和实证性。他们注重对语言形式的描写和归类,根据语言本来的面貌进行结构体系的描写,但排斥语义。

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研究目标包括解释人类语言的创造性,研究理想说话人具有的语言能力,研究各种语言结构的共性和语言习得的普遍性,揭示人类思维独特的本质。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纯粹的句法解释,把意义排除在外。他们采取逻辑推断的方法,重视语言的普遍现象,主张用演绎法对语言现象做出解释。他们不注重分析语言形式,注重找到能生成无限句子的有限规则,用演绎法寻求结果的高度形式化。转换生成语法用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6]在具体的语言分析中,乔姆斯基采用数学的方法,把语言描写高度形式化,运用一些公理和公式进行推导。乔姆斯基认为,可观察数据本身不足以解释言语行为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任何领域内的分析方法都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对所分析事物本质的假设。

四、对现代语言学的贡献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影响最为持久的一个学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的主要贡献在于制定了一套对语言结构进行形式分析和描写的方法。在音系学和语音学上,他们精确描写出所有的元音和辅音的特征,并关注哪些音能区分意义,发现了语音的范畴化。词法上,他们区分了意义的最小单位——语素。在词类划分上,不同于传统语言学按照意义和功能对词类进行名词、动词等的划分,而按照形式变化提出形式类词和句法类词。在句法学上,用直接成分分析进行句法分析,并把这种方法作为一种句法研究的基础方法。他们提出构式的概念,认为一个构式是由两个以上的成分构成的。构式是任何有意义的词的组合,成分是能进入并构成一个更大的构式的任何词或语素。一个构式最大的单位就是句子,成分最小的单位是语素。另外,区分了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两类构式。向心结构构式有一个中心词,并且这个中心词的作用和它的短语的句法功能是一样的,越是本质的词越靠近中心词。离心结构的构式,没有中心词或有两个及以上的中心词。后来,他们明确提出了短语结构,这对乔姆斯基的影响很大。他们利用直接成分分析的切分方法,把句子一直切分到语素层面,这样他们就把分析句型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哈里斯提出了核心句型,提出转换的思想和规则,虽不同于乔姆斯基的转换,但对乔姆斯基影响很大。

结构主义语言学自身的弱点正是催生转换生成语法的原因之一。由于把意义排除在外,结构主义语言学不能分析结构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句子和歧义句,也不能描述语言的功能。他们没有对人类语言的普遍本质和特性做出解释,只停留在语言形式的描述和归纳,也无暇顾及语言理论研究。

针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缺陷,乔姆斯基提出转换生成语法,并在其后的五十年中不断修正,为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1957年乔姆斯基出版《句法结构》,提出转换生成语法,解决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无法解释的问题,给语言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乔姆斯基从数理逻辑中借用了“生成”一词,并把语言学看作认知科学的一部分。他认为,语言是基于有限规则的无限应用。他提出新的语言学概念,把语言学理论的目标界定为对一切可能的人类语言提供一套严格的形式化描述,即普遍语法。乔姆斯基的系统针对的是内在的语言能力。他认为,语言能力的核心在人的大脑里,每个人都具有,是理想说话人具有的能力。人的意图、策略、记忆都制约人的语言能力,最后生成言语。他对内在的语言能力区分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属于人的语言运用,即人说出来的话。深层结构是人的语言能力。乔姆斯基认为人具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这就是普遍语法。每个儿童都具有这种普遍语法,并用这种普遍语法来处理他听到的语言材料。在处理的过程中,儿童在最简单的普遍语法上,进行参数的增加,最后形成具体语言的语法。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任何一个儿童在一个语言社区里都能获取同一种语言和语法。语法是天生的、内在的。

转换生成语法先后经历了标准理论、扩展标准理论、管辖与约束理论、和最简方案这几个阶段。相对而言,第一阶段的标准理论对语言学的影响最大。标准理论包括基本规则、深层结构、转换和表层结构。基本规则由短语结构规则和词库构成,基本规则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是语句的语义解释,决定句子的意义,类似一种思维语式的东西。深层结构进行转换,成为表层结构,即把音赋予表层结构,成为人说出来的话。转换生成语法将以往语言学派对语言外在的研究转向语言内在的研究。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开始了全新的研究,对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研究、语言教学和计算机语言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转换生成语法不断修正其理论,但其宗旨一直不变,即“探索人类语言的本质、起源和人类语言知识的使用”。[7]但也应该看到,该理论对语法的描写未能达到它的研究目标。另外,转换生成语法在分析语言形式时忽略语义,其规则系统只是对句子的生成结构进行解释。

王寅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严谨描写型”和“智慧演绎型”。[8]两大流派虽完全不同,但都极大地推动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正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注意到语言的多样性和相对性,用描写的方法代替了传统语法的规定性,在语言学的历史上算是一大进步。另外,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有直接贡献。

转换生成语法的成就和影响是巨大的。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研究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要揭示人的心智能力,通过研究人心智或大脑中存在着有生物遗传和天赋决定的认知机制来揭示人的本质。[1]转换生成语法虽走上了形式主义的极端,但其贡献是使人们重新重视大脑认知机制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性,[9]从人心理层面研究语言的方式引领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方向,也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产生。Lakoff和 McCawley与乔姆斯基后来分道扬镳,提出语义具有生成性,使他们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的道路。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人的认知心理过程来研究语言,开始对语言进行解释性研究。“对认知和语言的研究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应有之义和必然结果。”[10]1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的表征,语言研究必须和认知研究结合起来。桂诗春也曾指出,把语言作为最主要的心理表征来研究,认知科学领域才能取得进步。[11]虽然乔姆斯基的理论存在缺陷,但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模式和实验方法促进了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科学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和促进更是意义重大,“语言研究必须要有认知基础的支撑,必须要把语言作为最重要的认知-心理表征来研究,才能最终把握语言的本质”。[10]6认知语言学正试图揭示语言事实和人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方式之间的关系,即语言与人的心智之间的关系,转换生成语法对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结语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作为20世纪语言学史上两大不可或缺的语言学流派,体现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抗,实践了归纳和演绎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转换生成语法在美国结构主义的土壤里萌芽,在与结构主义的决裂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转换生成语法解决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无法解释的问题,但它也继承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缺陷,使得它一直存在不足,一直在修正和完善。从整个语言学的发展历史看,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学派都对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推动现代语言学向更科学、更严谨的方向发展。转换生成语法直接推动了人类语言学走上语言-认知的道路。可以说,两大学派都为现代语言学开始研究语言现象背后的机制问题起到了推动作用。

[1]Chomsky,Noam.LanguageandMind[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1968:88.

[2]封宗信.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9.

[3]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88.

[4]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02.

[5]龚放.Chomsky与结构主义——兼评“论结构主义语法与生成语法的关系”[J].外语学刊,1999(3):33-42.

[6]董革非.结构主义与转换生成语法的对比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4(6):448-451.

[7]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05.

[8]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5.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0:11.

[10]卢植.认知与语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3(3):19-26.

猜你喜欢
乔姆斯基行为主义结构主义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行为主义的兴起与转变
结构主义文论回望与再探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教授读过的书有什么不同
Teaching methods in a Chinese Classroom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授读过的书有什么不同
民事法律行为类型化的创新与完善
结构主义视阈下的Charles C. Fries语言科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