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迪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交流
卢 迪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通过故事的形式,描写了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两代人的冲突和矛盾。这是由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消解两代人隔阂,需要通过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借鉴来解决。
《喜福会》;文化;冲突;交流;借鉴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因著作《喜福会》在文坛上一举成名,享誉海内外。小说采用对比的写作方式,以四个美国华裔家庭作为故事发展的主线索。通过对她们不同的婚姻观、人生观、教育观和价值观的展现,以多角度、多层次的方式,对美国家庭和传统中国家庭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了揭示。同时,分析了中美文化在思想意识和观念上的差异,并进一步阐述了产生冲突的原因。《喜福会》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谭恩美从事小说创作那年,仅33岁。长篇小说《喜福会》是她的成名之作,该书问世于1989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众多读者。这部小说着重描述了四名中国母亲和她们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之间矛盾冲突。四名旧中国时期的女性,在生活的重压和战争的摧残下,因不堪重负在中国解放前夕移居美国,寻找发展和生存的空间。吴素云是小说的女主人公之一,和其余三个姐妹在移民途中,曾经举行过以“喜福会”命名的聚会,希望借助这次聚会,抚慰她们因战争的颠沛流离而产生的恐惧和不安。[1]同时也希望聚会的名字“喜”和“福”,能给她们的未来带来好运。吴素云和三个姐妹在移居美国旧金山之后,都相继组建了家庭。然而那种文化的差异、环境的差异、语言的障碍,使她们无法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让她们在异国的生存充满了曲折和困惑,并深感压抑和无奈。于是,她们再次组织了“喜福会”的聚会,四个姐妹在聚会上互相倾诉和女儿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试图对属于她们的生活秩序进行构建,将生活的乐趣和归属感,借助聚会而找寻。[2]
在《喜福会》中,四个母亲的中国文化被视为是边缘文化,被美国主流文化所取代。[3]而美国的主流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其核心是欧洲白人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则成为边缘文化,受到了极大排挤和冲击。四个来自中国的母亲,她们受排挤于美国的主流社会,地位卑微。而她们心中,又有着根深蒂固的中国情结,对于美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她们根本不能全身心融入其中。因此,她们依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着恪守,对美国主流文化固执地排斥着。在其他习惯、烹调方式、语言和文化上,依然沿用着中国的特色,并始终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坚持用汉语进行交流。在小说中,她们的女儿们在美国社会环境中长大,语言障碍问题并不存在,同时认同美国文化。因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生存环境里,母女间的交流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隔阂和差异,这样母女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母亲们既被排斥在女儿们世界之外,同时也被排斥在美国主流文化之外。而美国对中国文化的偏见、排斥和冲突,是产生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美国主流文化是核心,中国文化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和接受。正是因为这种排斥,使华人群体一直在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徘徊。中美文化冲突的另一个因素来自种族区别。女儿们认为自身已经能够接受和认可美国主流文化并具备了美国人的特性,但在美国主流文化看来,无论是中国的母亲还是美国的女儿,都代表着异族文化也属于异族群体,[3]所以被划分为少数民族范围内。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冲突在文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人眼中,孝道和家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观念和家庭观念非常重视。在《喜福会》中,另一个母亲是这样教育她的女儿:她以自己的家族人经历进行言传身教,切身讲述传统的孝道观念。为了尽拳拳孝心,许安梅的母亲为了做药引,从手臂上割了一块肉,希望能对病入膏肓之际的外祖母的病进行救治,这种孝道行为践行了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其管教方式对孩子个性和自由成长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约束。然而在美国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如果依然套用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势必会进行强烈的反对。女儿们的思想和观念,已经深受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处于叛逆期的女儿们开始对母亲们的专制教育进行反抗。为了寻找更为自由的空间,她们试图摆脱母亲们的限制。美国的价值观念已经对她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们不愿委曲求全。就算有了情感上的困惑,宁愿去找心理医生诉说。受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她们不能真正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便时时刻刻表现出和母亲的对抗,导致母女关系的淡漠和逐渐疏远。
中国母亲和美国女儿,虽然由于成长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出现了误解和隔阂,但却始终割断不了这种骨肉亲情。正是因为血浓于水的亲情,她们开始通过改变自身并学会了互相理解和包容。因亲情而促使母女关系逐渐融洽。在无数的冲突中,美国女儿们开始对中美文化同时接受,并学会对中美文化的均衡进行合理的调整。所以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她们逐渐变得成熟。她们会采用中国方式与种族群体及家人相处和交流,同时会以美国人的习惯与言行和美国群体接触。她们逐渐适应了这种文化特征,直接影响了母亲们对美国文化的态度。在中美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母亲和女儿彼此塑造、互相渗透和影响。[4]在她们身上,同时交融着两种文化内涵,独立存在又彼此互补、互相促进。正是因为亲情的推动,她们学会了体谅和互相适应,共同努力寻找着合适的渠道和交流方式,尽量消解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及障碍,促进并实现了融合。[5]
夹杂在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美国女儿们,开始感到异常压抑和困惑。她们被两种文化撕裂着,处于艰难和迷茫的选择之中,无法真正做到完全的中国化和美国化。[6]1965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在美国文化中,开始逐渐形成多元文化意识,美国主流社会开始逐步接受和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样就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促进了美国女儿与中国母亲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使母女之间的代沟进一步缩小,有效缓解了母女之间的关系。
在《喜福会》中,作者坚信不同文化寻求共同发展的唯一之道就是交流。小说中,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导致美国女儿与中国母亲经历了无数困惑、冲突和矛盾;而母女关系正是随着文化的交流,最终实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接受和了解,逐步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
当今正处在一个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频繁发生着碰撞,强烈的文化冲击要求旅居国外的人进行自我重新认识。在这种冲击下,《喜福会》中的女儿和母亲对他者和自我的重新认识将对立思维逐渐消除。伴随文化和经济交流,中美两国应相互借鉴,这也是《喜福会》的艺术张力和文化内涵带给我们的启迪。
[1]安亚菲.《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与《小王子》文化环境比较[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6):23-24.
[2]高合顺.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09(8):107-109.
[3]张伟.东西方文化冲突在母女之间的反映——论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1):85-86.
[4]朱丽萍.解析《喜福会》的东方主义观[J].韶关学院学报,2007(4):112-113.
[5]张岚,邹惠玲.东方主义的批评性呈现——《喜福会》后殖民解读[J].电影文学,2008(22):114-115.
[6]党伟.《喜福会》中母女矛盾的文化解读[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2):81-83.
(责任编辑 文双全)
Cultural Conflicts and Exchanges inTheJoyLuckClub
LU Di
(Foreign Languages Institute,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Anhui, China)
The Chinese American female writer Amy Tan’sTheJoyLuckClub, describes, in the forms of story telling,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wo generations living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This is caused by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Dispelling barriers in two generations, it needs to be addressed through cultural exchanges and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TheJoyLuckClub; culture; conflict; exchange; reference
2014-12-10
卢 迪(1981-),女,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I712.074
A
1671-9247(2015)04-00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