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思考

2015-12-15 21:58陈涧泉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0期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陈涧泉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获得资讯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但是网络时代的发展,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正确认识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存的问题,以及积极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引领大学生形成主流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大学生网络文化交流行为,奠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想基础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54-02

现代网络科技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大家获取资讯、网络人际交往、生活购物等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更加容易接受网络的渗透。网络时代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高校政治思想教育者作为大学生心理道德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有责任和义务顺应时代变化,研究和分析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各种影响。消除网络时代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利用网络的便捷、迅速、时效性强等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建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对网络行为开展自我约束,对网络信息进行自我过滤。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从以往封闭式的教育向开放式的教育转变。在这种转变之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内容固有守旧,缺乏敏锐性。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延续之前的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不能直面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教育内容上缺乏敏锐性。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如何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问题,而没有对学生在网络时代的思想道德提出更高的目标。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加以引导和教育。最终导致大学生在网络热点问题上形成的观念和结论来自于网络,没有深层次的分析内在政治、道德因素,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指导。

2.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教育效果较差。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灌输式的,是由教育者依据社会需求的道德观念、政治思想等,有目的、有计划的给教育对象进行灌输。而教育对象也是有选择的接受信息。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更加推崇民主、平等的教育,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平等、互动的教育方式。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可通过网络接收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是开放的;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双方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可以彼此进行交流沟通。随着网络对生活影响的不断扩大,网络时代的大学生逐渐习惯了这种开放、平等的学习和交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依然坚守以往的教育方式,那么教育效果自然达不到设计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进行相关的改进,比如以民主、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教育,改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和位置,变为平等对话和交流,双方共同利用网络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

3.不能正确应对文化入侵和信息垃圾,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网络时代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和知识的爆炸,同样也带来了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入侵。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强调,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并指出,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博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大学生正处于自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知和定型的关键阶段。在文化入侵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尚未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体系。如何利用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来抵御西方的文化渗透和入侵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未涉及大学生网络行为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针对在通常情况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在接受和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和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即便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教育解决方式。存在的最明显的问题是“网络成瘾症”和“网络孤独症”。网络环境可能导致大学生的自我封闭,他们在网络上进行游戏、阅读、交流等行为的时候,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交往,淡漠了身边的朋友,严重的会养成冷漠、自私的心理性格;产生苦闷、压抑的情绪,最终对其学业和生活产生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其次是网络道德的缺失。由于网络言论缺乏监管,网络的随意性和隐匿性可能导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缺失。而“网络成瘾症”以及网络道德的缺失,一方面缺乏监管,另一方面较为隐蔽,很难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引导教育。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针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以上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对工作的要求,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发挥网络提供的有利条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网络宣传正确的思想理念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的形成。

1.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除了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拥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法学和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以外,还需要他们具备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工作的必备素质之一。在网络时代各类信息交叉渗透、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情况下,大学生接受的信息庞杂繁多,既有大量有用信息,又有许多无用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利用敏锐的信息意识进行鉴别,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进行处理,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网络时代广泛开展。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论知识结构还是网络技术能力都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特别是既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又能够利用网络工具对网络中发生的热点问题进行引导的专业人才的缺乏。所以如何建立一支理论能力和技术素质过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是我们能否利用网络平台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endprint

2.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加强网络管理。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能局限在以往的思维模式下。如果单纯的只是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照搬到网络上,并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只重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宣传,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扩展,没有利用网站对国家政策法规、时事评论、在线交流、思想咨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内容进行有效开展。如果内容过于单一、覆盖面狭窄、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较差,难以发挥网站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控制。采取技术手段对网络上的反动信息、低级庸俗的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健全网络应急机制,对网络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引导和管控,制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实施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上自律和监管能力。行为受思想影响,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的产生,究其原因,还是他们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网络虚拟性和隐秘性的作用下,诱导他们产生不道德的网络行为。从根本上来说,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应该是一体的,现实中对道德的要求在网络中同样有效。因为网络指向的任何一个终端都存在于现实中,所以网络道德的教育,要从现实道德教育开始。应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调查和研究不道德行为产生的道德环境,真实的面临各种道德冲突,体验在这种冲突之下引起的困惑和思考,锻炼道德思维。还要利用现身说法的形式,挖掘各类正反事例。评选大学生身边的先进和模范,让他们感召其他同学,将虚拟抽象的道德标准具体化、人格化;另外加大对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处罚力度,控制不良行为,最终起到教育和警示他人的目的。

4.展开网络文化宣传,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发展的一个标志,也是文化发展进步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宣传可以利用网络新的形势和手段,通过不同的媒体和工具承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丰富和创新。网络文化发展是文化发展的趋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或者故意回避,而是利用党的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来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学习和讨论。可以利用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的媒体工具,把先进的思想观念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学会鉴别和选择,自觉的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和观念的侵袭。

5.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辅导和咨询。在网络的影响下,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个别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冲浪、聊天、游戏等。不仅耽误学习,损害身体,还导致交感神经功能部分紊乱,其表现为上网成瘾、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思维迟缓、社交活动减少等。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利用各种技术制作心理宣传网页,提供多媒体影音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状况调整。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开设网络咨询平台,设置邮箱、论坛等方式,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自我调节。

参考文献:

[1]张峰.试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6).

[2]李光辉,李梅.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

[3]甘荣通.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院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张铮.浅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1,(8).

[5]何向阳.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研究,20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道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