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为什么我们全力以赴了,高考成绩却不尽人意?本文试图通过两节风格迥异观摩课的教学案例,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入手,以诗意的教学风格和理性的教学回归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追寻历史教学的真谛,探索高三历史复习课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教学案例;高三复习课;诗意教学;理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230-02
充满诗意的课堂,其主旨在于教师能用诗意般的语言演绎课堂;用诗画般精致的匠心锻造课堂;用诗画般丰富的意蕴经营课堂;用诗画般澎湃的旋律激情课堂。诗意的课堂既是追求唯美的课堂,更是迸发智慧、传递真理、彰显人性的课堂。感谢安庆市教研室给我们提供了池宜两地历史教学交流学习的平台,感谢怀宁中学李序林老师、安庆市杨桥中学刘天鹏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两堂精彩大气、充满诗意的高三复习课。就我个人而言,本次观摩交流的收获很大,也引发了我对正在进行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的深深思考。
个人认为一堂高质量的高三复习课应该具备两大因素:一是围绕高考知识交流的丰富性、参与性、有效性;二是情感交流的启发性、愉悦性。良好的历史知识与和谐的情感共鸣构成一堂好的复习课的动人旋律。两位老师一如诗情画意般的优雅的指挥家,推动着课程主旋律一次次达到高潮。
一、诗意激趣,引领学生神入历史
一节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推进,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刘老师在《1912-1928年中国政治之演进:从革命到革命》一课导入中,以民国时期重要人物的肖像画为情境,引导学生识别人物和时代。有些熟悉的图片学生们一眼即识,针对个别相对陌生的面孔,他们便接头交耳地议论开来……短短的两分钟的导入,课堂上一下子“热”起来,学生在瞬间呈现出探究新知的生命活力。刘老师及时推进新课:回望百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在1912-1918年的他们革命了,失望了,启蒙了,敢问路在何方?这样带有叹词的设问,让学生惊呼:原来历史也可以是小清新的!与刘老师风格迥异的怀宁中学的李老师在《古今政治制度的智慧》一课导入中,选择了主题导入方式,引用了美国前总统布什的一段智慧名言:教师启发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其中“笼子”指什么?各国是怎样实现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理想?激发学生对古今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复习的浓厚兴趣。
二、诗意设计,引领学生探究历史
通常由于高考的压力使得高三复习课显得缺少生气和活力,生硬地热炒现饭更让学生索然无味。如何去“榨取”他们灵魂深处那一点求知若渴的火花,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去点燃。
两位老师都侧重于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历史框架的搭建,跳出狭小的专题,构建“大历史”的知识网络,更与高考接轨,研读近两年高频考点,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几年的高考难易程度,又不会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充满了恐惧。李老师一课共设计了三个高频考点,每一个考点的专题复习均按知识结构图—考点权衡—智慧之光—典例解析—得失反思等模式组织内容,以“智慧”为课魂统领整节课,立意高远,让人眼前一亮,不由拍案叫好。刘老师的一课内容,学生多知之不详或体系混乱,尤其是重大事件之间的联系,极易造成高考命题的“灾区”。刘老师在复习课中大胆尝试整合必修一、三、选修二涉及此时段的内容,关联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孙中山、陈独秀、周年热点事件等,形成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整体把握,并梳理出这一阶段演进过程的三个部分:1912—1918:革命了,失望了,启蒙了;1919—1921:愤怒了,爆发了,诞生了;1922—1928:合作了,失望了,革命了,诗画般旳立意,让人耳目一新。两节课整体设计均采用知识网络构建模式,整节课内容浑然一体。多媒体运用则是采用图片、文字资料、影像片断相结合方式展开。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探究、合作,学生思维活跃,论述问题过程中,有的甚至引经据典,角度新奇。
三、诗意冲突,引领学生辨析历史
(一)辨析能引发学生认识冲突的问题
高三历史复习课不同于其他年级的复习课,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在教学目标上,并不是单纯的“复习”旧知,他要求学生既要“温故”,更要“知新”;既要高起点,高要求,更要强化其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选择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有一定探究空间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思辨冲突中感悟成长。
李老师在梳理《古今政治制度的智慧》线索时,采用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古到今、由中国到世界的顺序演进的。在讲述古代西方政治制度时,教师展示了两段图文并茂的材料,引导学生以两则材料和相关知识探索领悟古希腊民主设计中闪烁着智慧之光,人类的政治文明该往何处发展?全班同学自觉进入互动讨论,没有刻意的小组安排,每位学生可以前后左右地相互讨论,教师深入群体之中,或参与辩论,或平等对话,适时调度课堂气氛。三分钟后,课堂小辩论会开始,有的说:雅典民主政治是凭口才抽签,有随意性,偶然性,不是完全可信的;有的说:过分泛滥民主导致不理性荒谬的结果;还有的说:雅典创造辉煌的古典文明,为近代民主奠定了基础……每位同学的辩词都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显示出良好的史学素养。最后教师将各说一词的辩论会来了一个诗意的总结:璀璨的神话,无奈流星一样陨落,但有一缕光辉是至今不变的!那就是其演变和追求的最终指向……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过渡到中外近代政治制度的学习版块中。
刘老师的课件同样是用多媒体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全方位的思考,激发完善学生思维和加深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认识。全班采用小组讨论,分组提问等形式开展师生互动,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善用自己的智慧或调侃,或煽情,或点拨,让学生乐学、善学,且学有成效。
(二)设计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情境
新情境、新材料的合理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理性回归。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有意义的问题要以有意思的方式提出来”,枯燥的讲解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就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关注他们内心体验,构建一个有价值的,能唤起他们生命感动和内心美好的历史课堂。
刘老师在《从革命到革命》中讲述陈独秀的失望和启蒙一目时,播放了历史影片《建党伟业》片段。视频一开始同学们激动地喊出他们心中熟悉明星名字:张嘉译、冯远征、周润发、刘烨等。随着剧情的展开,静静的教室里只剩下影片沉重的历史声音,他们时而兴奋,时而紧张,时而义愤填膺……在悲怆的音乐声中,在陈独秀激情澎湃的演讲声中,学生感受到苦涩的爱国情感,表情中自然流露出对历史的回顾和理解。短短的三分半钟视频结束,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回味中,咀嚼出了陈独秀等人进行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后期思潮的转变,还重点论述此事件和辛亥革命的关系。
(三)挖掘能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的乡土教材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学生对有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等等都有深厚的情感。教师上课涉及家乡史事时,学生会产生亲切感。因此授课时结合教材适当融进乡土历史,感受徽风皖韵的无穷魅力,也是高考必备要求。
在刘老师的复习课中,共涉及到安徽籍三大名人:胡适、陈独秀、段祺瑞。刘老师运用图片展示胡适肖像,增加直观认识,运用视频播放陈独秀的演讲,加深对新文化运动的理性分析。在教师的讲述中,同学们深受启发,对历史人物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不仅要“解惑”,还要“生惑”,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怀疑问题。在李老师设置的多维体验教学环节中,出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另一幅是白金汉宫和唐宁街10号。要求学生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主命题,还特别要求的是男女同学互挑,一问一答。在学生们互问中,李老师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予以鼓励;对发问积极、讨论踊跃的学生,予以肯定;对不善于发问的和不积极参与的学生,提出希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
四、诗意拓展,引领学生理性回归
当一节课由高潮渐入平静之时,如若有个画龙点睛的结尾,无疑是锦上添花了。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用当今时政热点与高频考点相结合进行拓展延伸。刘老师运用的是今年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这既是中国文化从震荡走向自省的百年,也是价值重估、观念重构的百年。而今,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中国国力虽日渐强盛,但我们依然面临百年先贤曾面临的问题,那就是中国想要继续风雨前行,必须走出思想迷障,以期从时而光荣,时而虚妄的历史蹉跎中,提纯出真正值得为之神往的价值共识。
我们提倡诗意的教学,理性的回归,不是简单的中庸,不是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做一个简单的“拼盘”,更不是盲目地追求热闹的课堂。笔者一直认为,历史学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史实的回归,更在于对未来的引领和思考,培养有历史智慧的现代公民,最终有一天在自己亲身经历的社会生活的大潮中能正确做出选择。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2]王涛.历史情境概念界定和创设方法浅谈[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10).
[3]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