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在“无抗养殖”面前保持冷静?
9月6日,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大会将于明年(2016年)首次在中国举办。作为中方主要申办人及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宁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会议的进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在被问到“本届大会是否会涉及当下热门的无抗养殖方面的议题”时,杨宁给出了如下回答:世界家禽大会是以学术交流为主的会议,所有议题都将以研究数据为基础;无抗养殖在当下的确很热门,但是有很多是在炒作概念,大会是否会安排该方面议题,将以届时征集到的研究报告来决定。有人说这是“良心”的回答。诚然,在这个全行业甚至全民都在向“无抗养殖”看齐的时候,能给出这样的回答需要勇气。但是,作为一个学者,杨宁先生的回答只是恪守了自己的本分,学者本来就应该依靠实际数据说话,不被舆论绑架,不为迎合市场而出卖事实。
无抗养殖是当下行业中的热点,源于消费者对畜产品安全的追求。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一追求,各种“抗生素替代品”蜂拥而出,无论是养殖企业还是兽药企业都陷入了狂热之中。但是,狂热背后,又有谁能拿出真实的数据来证明抗生素真的已经被替代了呢?
近日,农业部发布了2292号公告,决定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等4 种兽药。消息一出,立马有人将此解读为“禁抗令”,认为是政府在养殖业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中迈出了一步。真的是这样吗?行业人士杨小勇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需要合理解读政策但是不应过分解读,禁止四类物质意味着国家在规范临床兽药的应用;不仅仅是抗生素,其他物质和抗生素一样都需要科学合理应用;四类物质禁用实际是这些物质目前缺乏残留标准,而且医药临床也在应用因此可能存在风险被禁了;实际上目前兽药品种缺乏残留标准的还有不少,出于食品和公共安全考量禁用是合理的,但是不限于抗生素而是所有兽药。
对于政府决策层来说,一项政策的出台要考虑它的可行性,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纵观这些年来,政府对“抗生素替代品”的审批一直都是非常谨慎保守的,可见决策层并没有因为舆论压力而无视养殖业现实需要。行业中人更不应该对决策进行一厢情愿的解读。
对于畜牧行业来说,由于自身的封闭性和从业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很容易被各种概念忽悠。从过去的抗病毒西药替代品到今天的抗生素替代品,从保健品到疫苗,无不充斥着空虚炒作。很庆幸,总有一些人在这些炒作面前还保持着冷静,他们或许是行业知名学者,或许是只是一个普通的兽医,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坚守着职业的“良心”,呼吁着让行业回归科学,让科学回归数据。
赵培培
(本文仅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