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浅谈分工合作听评课的实践操作

2015-12-13 08:39:50娄新阳王金源山东省诸城市第一中学山东诸城600山东省诸城市繁华初级中学山东诸城6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诸城市量规投篮

□娄新阳王金源(.山东省诸城市第一中学山东诸城600;.山东省诸城市繁华初级中学山东诸城600)

以《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浅谈分工合作听评课的实践操作

□娄新阳1王金源2
(1.山东省诸城市第一中学山东诸城262200;2.山东省诸城市繁华初级中学山东诸城262200)

听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有效提高教学技能的主要途径。但在实际听评课中存在:听评课流于形式;看课、烘托上课人气场;课后反思仅记住精彩处,其他无言可谈;评课教师仅参与、记录、听他人评,自己金口难开;一味地梳理上课教师的优点、亮点、如何突出重点和怎么突破难点,大唱赞歌;观课教师(或评委)手拿一张评价表,量化内容模糊,总体评价分值牵强;随心所欲、言之无据、老生常谈地评课,好好先生的不合理现象。上述问题替换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师提升研究课堂教学的能力。将听评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分工,以使用量规的方式进行课堂合作观察评价、课后整理总结、听评课团队集中反馈方式的可以有效的将上述问题解决。

听课评课课堂观察观测维度

听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有效提高教学技能的主要途径。但在实际听评课中存在:听评课流于形式;看课、烘托上课人气场;课后反思仅记住精彩处,其他无言可谈;评课教师仅参与、记录、听他人评,自己金口难开;一味地梳理上课教师的优点、亮点、如何突出重点和怎么突破难点,大唱赞歌;观课教师(或评委)手拿一张评价表,量化内容模糊,总体评价分值牵强;随心所欲、言之无据、老生常谈地评课,好好先生的不合理现象。上述问题替换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师提升研究课堂教学的能力。将听评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分工,以使用量规的方式进行课堂合作观察评价、课后整理总结、听评课团队集中反馈方式的可以有效的将上述问题解决。

1、问题的提出

在实际听评课中存在:听评课流于形式;看课、烘托上课人气场;课后反思仅记住精彩处,其他无言可谈;评课教师仅参与、记录、听他人评,自己金口难开;一味地梳理上课教师的优点、亮点、如何突出重点和怎么突破难点,大唱赞歌;观课教师(或评委)手拿一张评价表,量化内容模糊,总体评价分值牵强;随心所欲、言之无据、老生常谈地评课,好好先生的不合理现象。上述问题替换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师提升研究课堂教学的能力。

2、问题的解决

本文以研究主题为关注个体差异、确保全体学生都受益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谈谈具体操作过程:

2.1、召开全体听评课教师会议,确定观课维度

根据课堂观察的5个视域确定参与听评课教师的观课维度、观课分工。然后根据4个视域分成15个视角和45个视点。在本课中,我们选择的观测维度是:1教学手段对关注个体差异的有效性2场地器材的摆放对个体差异的影响3课的流程对个体差异的关注4技术掌握程度观测量规。

2.2、制定量规

表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学手段有效性的评价量规

表2 课的流程对个体差异的关注观测量表

3、量规和量表具体使用注意事项

(1)它需要对主题和投篮技术教学有非常细致的了解把握;

(2)需要非常熟悉教案流程、内容、课堂实录,并不断想象可能出现的情境;

(3)手段、次数与效果有直接关系,自主学习预设6次为A,其他5次为A,依次类推。

4、预设手段应全程跟进

(1)器材布置与学练效果相辅相成,通过效果验证器材布置的合理性;

(2)活动效果的界定: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能体现个体差异即为好;教师辅导、学生效果不明显即为中,双方都不体现即为差;

(3)认真观察一组学生,他们的技术动作应全面掌握便于评价;

(4)打印观测表,继续熟悉教案流程、内容、实录,认真听课,仔细观察,填写观测记录;

(5)根据观测记录,整理上课实况,撰写观课报告,尽量用数据支撑;

(6)召开评议课会议,对照观测报告从定性(量表)和定量(量规)两个方面点评本节课的优缺点。全体参与学习和讨论。反思总结量表和量规的可行性,并不断修改和完善,与他人共享资源。

5、结论

通过教学实践认为:采用课堂协同观察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听评课困惑。所谓课堂协同观察,它是一种指向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运用来自课堂教学的实际发生的数据和信息来评判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课堂观察需要多方持续的合作,群策群力,运用团队力量和智慧,集思广益,发现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解决之;跟进教学过程、做连续规范的协同研究,养成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听评课的好习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基于教师自身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学习才是真学习,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教学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同课程、学生、教师自身特点而变化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课堂观察是一种变革的研究模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或方法,它只是解决它能够解决的问题。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进行分析与诊断,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的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把握。

改变现实状态下的听评课方式,让活动组织更加有效,提高听者的学习效度,改进执教者的教学行为,把听课教师的优点迁移到自己身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听评课真正达到为我所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1]赵超君.体育课堂观察的视域、视角和视点[J].中国学校体育,2012,2.

[2]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猜你喜欢
诸城市量规投篮
立 春 (书法)
中国火炬(2024年3期)2024-03-18 05:01:36
师生共同制定评分量规——基于文献与实践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比投篮
中国梦,飞起来
大众文艺(2018年14期)2018-07-31 05:38:22
今天你投篮了吗
初冬的雨
体育学习评价量规的研究
浅谈评价量规在音乐翻转课堂中的作用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4
投篮王和盖帽王
新少年(2015年10期)2015-10-14 10: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