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5-12-12 19:50:14杨永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王冕评析汉字

杨永

一、 缘题入手,巧作文章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注意,“冕”字读miǎn。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写下他的名字。

师:别忙回去,你写的这个冕字头上戴的是什么字呢?(师板书“日”“曰”“冃”)

生:我写的是“曰”。

师:对不对呢?这三个字长得很像,仿佛是三胞胎,前两个大家都认识,一起读。(生读)第三个不太认识,观察到它们有什么不同了吗?

生:“日”瘦长,中间的横和最后一笔与两竖相连;“曰”扁平,中间一横左连右不粘;“冃”带钩,两横左右都不粘连。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清楚。老师告诉你,这个字读“mào”,古代同“帽子”的“帽”。这个“冕”字本身是官帽的意思,皇帝的“加冕”,都是取的这个意思。现在,大家知道“冕”字头上戴的是哪个“帽子”了吧!请你把“冕”字上的“曰”改成“冃”,作为字头,要写扁平些,钩不必写出来。(生改正)

师:很好,汉字很有意思,写的时候一定要写规范,写准确,能记住吧。

【评析】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期节目中,有位选手书写“日冕”,看似正确,但裁判没有亮灯,原因是“冕”字上面是“冃”,而不是“日”或“曰”。最是基础应该教,但在实际课堂中,汉字教学却往往被“正音、识形、知义”这三步程式化的强教硬学简单处理,如何把奇妙的汉字教得有意思、教得有滋有味?教者先让学生上台写,造错激趣;再寻根溯源,分毫析厘,巧妙联系;最后使学生知错再改,铭记终身。如此一来,汉字教学变教师亦步亦趋地讲授为学生自觉主动地乐求,学生学习祖国文字的热情高涨起来!奇妙的汉字教学“站立”起来!

二、 聚焦言行,知意明法

师:课题写对了,课文能读通吗?(出示第2自然段)这一段有几个多音字,比较难读。(指一生读)

师:读得很棒,掌声送给她。你要领着大家一起读一读多音字,读准了,就算全体通过检测。(生领读,全班跟读)算你们能读通了,但能读通还不够,还要能读懂,母子俩的对话,你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从“只靠、实在、只好”等词语,读出母亲很无奈,被生活所迫才不让王冕上学的。

师:嗯,这几个词你找得很准确,实在是没有办法而为之呀。把娘说的话,读给大家听。(生读)

生:我还读出了王冕很懂事,他不想让娘伤心,所以这样说。

师:小王冕说的话很有意思,充满疑问,谁来读读这段话,能读出答案吗?(生读)

生:我感觉王冕还是很好学的,他说在放牛的时候还可以带几本书去读。

师:不对呀,王冕明明说在学堂读书闷得慌,不如放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生:王冕故意说闷得慌,这么说是为了让母亲安心。

生:第一句说的是假话,“闷得慌、快活些”是他在安慰母亲,这是美丽的谎言。

师:说得好,善意的谎言,美丽的谎言。他内心实际上是想读书的。

师:百善孝为先,但读书仍不愿放弃,说这话时,小王冕的内心该是多纠结呀。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多么懂事,又是多么好学的孩子,请同桌的两位同学分角色读一下母子俩的对话。

【评析】学生借助关键词语,完全可以自主感悟到母亲的无奈和小王冕的懂事,不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王冕的话语中前后矛盾,教师引领学生教学实录及评析

读出弦外之音,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情至而辞发,在把握人物内心情感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语感的训练定会事半功倍。

生:我从“总舍不得吃”看出小王冕很孝敬母亲,有好吃的,首先想着自己的母亲。

师:是呀,吃肉莫忘孝娘亲,这个“孝”字就是子上有老,意思就是子女的头等大事就是孝道。

生:还有一个“舍不得花”,可以看出小王冕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

师:两个“舍不得”,“舍不得吃”是为了——(生接)孝敬母亲;“舍不得花”是为了——(生接)买几本书读。

师:同学们,瞧,这简单的三个汉字“舍不得”,其实蕴藏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读起来分量是沉甸甸的,这简单的三个汉字“舍不得”,其实充盈着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知识的渴求。这样的词,我们在读书时不能轻易放过。(齐读)

师:第2和第4自然段同样写孝敬母亲,勤奋好学,但表达方式不一样。比一比,你能发现写人的窍门吗?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

生:前一段是写人物说的话,后一段是写人物做的事。

师:对,作者很用心,大家一起来读——(出示写法点睛:人物语言写得好,三言两语有玄妙。人物行为很重要,一举一动显功效。)

【评析】在读懂文本,知晓文意的基础上,再多走一小步——点拨写法。此时,写法点睛就不是空洞的、虚无的说教,而是言之有物,通过文本事实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要这样写。教师的点拨独具匠心,押韵上口,植入学生心田。

三、 积累成诵,赏读得言

师:恭喜你们有了重大发现,奖励大家一份神秘大礼。(播放第5自然段的美景画面)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看的时候,张大了嘴巴,谁来说说你的感觉。

生:实在太美了。

师:看起来是挺美呀,可是很多人都是心里有,眼里有,口中却没有!心里有,眼里有,笔下却没有!同学们来看看,吴敬梓先生是如何把这美景写出来的。

生:我感觉这景色“五彩缤纷”,有黑、白、通红、绿等色彩。

师:嗯,你发现了很多颜色,并用“五彩缤纷”去概括。大家还能发现隐藏着的色彩吗?

生:荷花是粉色的吧,荷叶是绿色的。

生:山是青色的,石是灰色的。

师:美在“色彩”。这些景物颜色各异,富有生机,富有诗意,富有生命力!同学们读读感觉一下。

生:我从一个“镶”字感到太阳具有魔法,仿佛是能工巧匠,让白云有了光环。

师:说得好,除了色彩美,你还发现了语言美。大家看,景物这么多,但我们读来却并不感到杂乱,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作者写得很有条理。

师:先写天上的云再写地上的湖,先写山上的再写山下的,这种观察顺序叫“由上而下”;先看远处的树木树枝,后看眼前的荷花荷叶,这种观察顺序叫“由远及近”。层次多清晰呀!这段景物描写美在色彩,美在层次。让我们美滋滋地读一读。(生读)

师:同学们,这段文字不光是吴敬梓先生的写作顺序,也是王冕的观察顺序,更是我们记忆背诵的顺序,试试看背诵一下,可以看图和提示。能背的同学请起立,跟老师一起背,我背带字的,你们背没字的。(齐背)

师:真不错,老师听得入了迷,王冕不禁看得——(生: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转念又想——(生: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师:“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其实是说——

生: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情。

师:“我何不自己画几笔?”其实是说——

生:我要自己画几笔。

师:同样的意思,用上两个带问号的句子,更能表明自己的决心,这就是反问的力量。同学们,这两个问句分明是王冕内心的呼唤。

【评析】教者由图及文,产生表达欲望;望文思美,自主探知美的语言,美的色彩,教师进行引领发现,赏读中觅得美在层次,美在立体;进而点拨,“从上到下,由远及近”是观察之法,作画之法,行文之法,也是背诵之法,当堂积累,当堂检测,一气呵成。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棠张小学)

猜你喜欢
王冕评析汉字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王冕学画
快乐语文(2020年33期)2021-01-16 10:55:10
王冕画荷花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0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汉字这样记
《王冕 墨梅白梅》
中华诗词(2017年12期)2017-04-18 09:03:23
汉字这样记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
军事历史(1995年3期)1995-08-16 03: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