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丽妍
一、 画面想象,欣赏诗歌意象
研究表明:9岁前的儿童想象力十分丰富,此时正是发展想象力的关键期。这时的儿童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他们欣赏诗歌的时候,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形象,想象诗歌的画面。低年级小语教材中所选用的诗歌,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形象,让同学们能在脑海中想象画面,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以苏教版小语教材二下《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例,诗歌一开场就告诉学生“夏天来了”,对儿童而言,“夏”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把它具化为“荷叶”“蝴蝶”“蝈蝈”等代表夏天典型特点的具体事物,就使“夏天”这个抽象的意象,一下子变得鲜明、生动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画面:夏天,荷塘里一片碧绿,粉红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鱼儿在荷叶下嬉戏玩耍,夜晚乘凉时,蝈蝈、蟋蟀在草丛中欢快地唱着歌……想象中生动的画面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夏天的认识。
由此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歌总是善于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画一样描绘出来,使儿童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
二、 内容补白,品味诗歌意境
诗歌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文学样式之一,优美的意境又能诱发读者的无限想象。儿童是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善于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周围的一切事物。
比如,在教学《大海睡了》这首诗歌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品味深夜里大海风平浪静时的美好画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深夜里,大海妈妈要睡觉了,她还会抱着哪个调皮的孩子呢?”同学们会边做动作边回答:“大海妈妈会抱着不听话的鲨鱼。”“她会抱着可爱的小海龟。”“她会背着大大的轮船。”……好像此时,大海妈妈怀里抱着的正是自己一样,同学们深深地陶醉了。在学生小小的世界里,最能感受妈妈温暖的怀抱,最能体会妈妈温馨的爱,因此,通过对内容的补白,同学们就能更好地体悟到诗歌描绘的静谧、美好的意境。
三、 形式迁移,抒发内心情感
诗歌语言,是文学作品中最为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用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写成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训练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每个学生都是诗人,他们在欣赏了诗歌鲜明而生动的意象,品味了诗歌优美而灵动的意境后,能从诗歌里获得精神的力量,获得内心对于美的体验和享受,也自然会萌发出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时候,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仿照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尝试着用语言来抒发内心纯真而美好的情感。
又例如《水乡歌》一诗,描绘了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特点,借此歌唱水乡的秀丽风光,歌唱水乡人民的幸福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水乡的热爱之情。同学们生活在水乡,读完后,不禁产生了共鸣,就仿照诗歌的句式写下了“水乡什么多?桥多。千个拱,万座桥,小桥座座像彩虹,连接水乡新生活。”这样美妙的诗句。
儿童可以成为诗人,因此,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巧妙地发挥诗歌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显现出大语文的魅力,这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作者单位: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