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催生、引领、拓宽

2015-12-12 19:34于永秀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谈迁黄羊教者

于永秀

一、 点拨,催生学生言语表达的自信

在阅读教学中,教者智慧的点拨,可以引领学生深刻地品悟课文,找到和课文情感契合点的最短程。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教者认准目标,巧妙拓展,使问题与目标之间构成了“点向面”的拓展和“面向点”的聚焦。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你从谈迁身上想到哪些词语?

生:鸿篇巨著、博览群书、翔实可信、一袭破衫、毫不动摇……

师:面对遭遇厄运的谈迁,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生1:面对一袭破衫的谈迁,我要对他说:“生活的困苦,动摇不了您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

生2:面对家徒四壁的谈迁,我要对他说:“家境的贫寒,动摇不了您再编写一部翔实可信明史的决心。”

师:那么,面对 的新《国榷》,你要对它说:___________。

生3:面对400多万字的新《国榷》,我要对它说:“你是谈迁用生命撰写的。”

生4:面对更加翔实的新《国榷》,我要对它说:“你是谈迁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教师的点拨设立在学生思维的最佳处,触动了学生心灵的琴弦,催生了学生言语表达的自信,巧妙地将学生的视野引领到文本中,让学生在言语实践的同时,去感悟文本人物的选择与命运,智慧与精神,从而构成了课堂最美的旋律。

二、 点拨,引领学生走出个性解读的迷茫

“水道曲折,操舟者迷,立岸者清。”阅读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活动,学生在个性化解读的过程中易出现偏颇,这就要求教者在教学中,巧判断,善捕捉,及时点拨变通,打开学生的思路,引领他们实现质疑与感悟的视界融合。

1. 及时变通。如教学《雨后》一课,诗中的“小哥哥踩水时,明明摔了一跤,嘴里说‘糟糕”,可为何又写他那样“欢喜、兴奋”?学生对这个难点,提出了质疑。这时,教者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那位小哥哥,扑通,摔了一大跤,与刚才踩水时的快乐比较一下,感觉有何不同?”进一步追问:“嘴里说的是‘糟糕,其实心里说的又是什么呢?”学生品悟到了:踩水的“快感”远远胜出了在水中摔跤的“痛觉”,转而带来的就是“痛快淋漓”。进而,学生深刻的言语表达就是:“好爽!”“快乐!”……所以,教师有效的价值引领与点拨,可以帮助学生在思维的歧路树标,拓开思路,从而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2. 因势利导。要在仅有的40分钟内处理完众多纷繁的教学资源,显然不现实。因此,教者要通过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契机,因势利导,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

(1) 扣线串珠,灵活点拨。如学《江雪》一文,教师设疑:“这位老翁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去寒江钓鱼?”学生的解读显得偏颇:“我知道,因为老翁太喜欢吃鱼了。”“我想,老翁钓鱼可能是要去卖的。”学生由于未能全面把握课文内容,而生成了不正确的感悟,教师要果断地引导学生静心运思,关注每句诗的第一个字:“千”“万”“孤”“独”,对文本相关信息实现扣线串珠的解读,使学生对文本价值取向——“表现诗人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与孤傲”有了全新的认识。

(2)延迟处理,发散点拨。学习《早春》时,有学生提出:“韩愈笔下的早春景色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而高鼎的《村居》也是描写早春二月的景色,为什么却是‘草长莺飞呢?”有时,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猝不及防的问题,确实会把老师问懵了。如果老师一下子没有把握处理,可以暂时搁置,赢得时间,用智慧引领学生都来关注和思考,再借助多方面的感性信息,得出缘由:“《早春》描写的是北方的景,《村居》描绘的是江南的景。”很多时候,就因为这样生成资源的出现,使得学生的认知进程发生逆转,智慧的点拨,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更深更广地探索。

三、 点拨,拓宽学生阅读思维的大门

课堂教学要想组织学生针对性地深入探讨,就要给予学生静心揣摩文本的时空,与文本磨合的时间越长,思考越充分,思维才更具深刻与独特。如教学《祁黄羊》一文,学生对文本反映祁黄羊这一人物形象品质产生疑义:“祁黄羊真的就那么大公无私吗?”教者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拓展阅读空间,从而撩开了事物的面纱。如,对“内举不避亲”的内蕴,教师补充资料,再度点拨后,学生表达出如下的言语解读:

1. 多层面分析。(1) 与历史背景相联:春秋战国乱纷纷,时局十分紧张,在战场上随时都会有血洒疆场的可能,谁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去献身呢?(2) 古代中军尉职责:当时晋国军事力量强大,与中军尉训练有方是密不可分的。一旦错选了中军尉,将削弱晋军的力量,让别国有机可乘,祁黄羊怎么会愿意当亡国奴呢?(3) 《史记》中记载:祁黄羊“历事晋景、厉、悼、平四世”,他的荐贤传为千古美谈。祁黄羊生活在帝尧封地,有“尧之遗风”,祁民勤俭质朴,“崇节义多劲直之气”。这种品质在祁黄羊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的言行成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

2. 多角度思考。(1) 回归文本:联系文中对祁黄羊举荐人选时的慎重表情及中肯的语言描绘,说明祁午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2) 悼公对祁黄羊的信任:说明祁黄羊一向行事公正,他推荐的人选应该没错。(3) 链接阅读:反映祁午军事才能的故事,来证明祁黄羊没有选错人。

学生的思维是点线状态,智慧的点拨着力于将知识集成点、连成线、组成面、构成体,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探索印证,再进行整体思维点化,使学生对“祁黄羊一心为公,顾全大局”的价值取向的解读自然走向深刻。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开发区新县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谈迁黄羊教者
母黄羊之死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吾手尚在
吾手尚在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
某生课寝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南江黄羊杂交改良本地黄羊母羊的生长发育效果分析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
母黄羊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