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5-12-12 18:14王辉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中学数学新课程

王辉

摘 要: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主要方式,其方式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情况入手分析,结合中学数学课程特点,阐述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应试教育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科举时代就普遍存在。教育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恶性循环。当前,尽管教育教学制度在不断地深化改革,基础教育仍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

数学是中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

课堂教学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一)数学教学方式

数学课堂教学是从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相互促进的活动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了解对方的一种交流和沟通方式。多年来,我国都是以升学率作为考核和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重点指标,多数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很少真正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起点,结论为终点,老师讲授知识,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教学。

(二)课堂教学过程

由于教育制度的束缚,学校、老师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而非能力,为了有个好分数,老师不管学生的基础,从不关心学生的感受,“填鸭式”地传授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课堂的“统治者”。学生只能服从老师的教学安排,死记硬背公式,缺乏对知识的理解,没有真正参与探究知识的教学活动。

(三)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应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长年累月灌输知识,学生知识多了、学习兴趣少了、激情丢了、梦想没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知识静化、思维滞化、能力弱化;教师在课堂上授学生以“鱼”而没授学生以“渔”,学生会做试题而不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新课程教学理念与精神

(一)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程教学理念明确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程和教学,才能有深厚的生命力。新课程同时指出,其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新课程还强调教学要生命化,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的体验。

(二)新课程教学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师生生命的交融;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成功的喜悦和心灵的震撼;教学活动所展现的不只是科学与艺术的光芒,还有人性的魅力。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三)新课程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旨在促进人的发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一是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三、融入新课程理念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时,一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二是要客观看待学生的成绩,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智力都存在个体差异,只要有进步就是在发展;三是课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不能只以分数评价学生。

(二)树立多元教学目标

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应把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问题思考探索与解决过程、情感投入与态度转变等作为教学目标。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将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也要同等对待。

(三)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从自由、宽松、民主、和谐方面考虑和设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在压抑的环境里,在禁锢的教学氛围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时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四)善于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其次,把空间留给学生,激发兴趣,让活动教学的理念走进中学数学课堂,让学生自行探究、研讨;教师要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

(五)精选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既要让学生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又要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回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激情。数学课堂教学还应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教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时反思教学效果,才能推进课程改革,真正走进新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兴贵.新课程数学阅读教学新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唐瑞芬.数学教学理论选讲[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中学数学新课程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