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丹
案例教学法创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界和管理学界等多个领域。而案例教学法真正运用于普通教育学是在一百年后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相对其他国家较晚一些,但是随着教材的改革也在逐步应用于各科的教学中,高中地理也不例外。
经过研究发现,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让学生较好地接受理论知识,也使得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案例教学法的选择
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成功运用的关键因素。首先恰当的教学案例要具备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并且要具有典型性。好的案例不仅能够体现地理事物的规律和特征,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拓展性。这样的案例才能够成为恰当的案例,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具体说来就是案例的内容要有广泛性、多样性。不能够简单地停留在某一个区域或者某一个特征。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同一个气候带等地理情景都可以作为案例内容。
在呈现方式上不要局限于文字描述,数据表格、图像画面都可以作为案例的呈现方式。
二、地理教学案例的应用
地理教学案例的应用一般分三个层面:(1)用案例来引述一个地理问题;(2)用案例的内容证实地理原理;(3)通过案例来探究某种地理规律。既然是案例教学就举例来说明,确定好探究主题,然后根据所探究的主题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比如《京都议定书》,它是199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议定书中提到,2008-2012年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较1990年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为此,美国政府声明,如果发展中国家不作出削减排放量的具体承诺,美国绝不会在议定书上签字。
针对案例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案例中涉及的环境背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我们如何看待美国政府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教学案例的应用方法并不是死板的,没有什么固定的步骤。要因课、因人而异。重要的是案例真实性能够让学生产生与案例角色有情感联系的意识,自然而然地融入案例的情景和角色。当然案例教学也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讲授方法,因为在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讲授法就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地理课程较传统教育来说相对新颖。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一定会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应用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