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伟
摘要:资助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激励,对其成人成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来看,资助工作在其服务对象和范围之外还产生了一定的溢出效应,应引起足够重视,应对其加以认真分析,努力发挥其正向作用。
关键词:高校;资助工作;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005-02
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高校资助工作的主体是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工作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途径是提供物质资助和精神激励,目的是保证其顺利入学、安心学习,最终完成学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资助为高等教育带来的直接效益或者效果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长远的效益是促进受助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在看到资助工作的效益的同时,也应看到资助工作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的溢出效应。
一、溢出效应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是一项生产性活动,既有成本投入,也有效益产出。“效益”即“效果”和“收益”,它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二是产出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效应与效益不同,效应多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描述,一般是指在有限环境下,一些因素和一些结果之间构成的因果现象,也可指事物一个方面的发展带动了该事物其他方面的发展。所谓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影响。溢出效应不一定带来的全是正面的收益,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影响。
高校资助工作虽然其工作对象和覆盖面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主体是专门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但工作运行范围的影响不仅限于校内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首先,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高等教育机会能否均等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资助工作作为保证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势必会对高校提供教育产品公平性的评价产生很大影响。其次,作为大学精神建构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由平等、人文关怀这些观念的建立和传播不仅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同样适用于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资助工作规范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运行实践,为高校制度文明建设提供着重要支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文化氛围的塑造。第三,资助工作对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非困难学生是资助工作重要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非困难学生是最基层的参与者和评价者。作为学习和生活上的朋友,朝夕相处中看到的是比较真实的情况。同时,非困难学生也是资助工作中重要的受教育者。评定过程是否公正,资助力度是否符合困难学生的实际需要,受助家庭困难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效果,都会对非困难生看待社会、看待制度、对待人生的价值观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看,资助工作产生的溢出效应是现实存在而且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
二、高校资助工作产生的溢出效应
从产生影响的时间长短和深度来看,我们可以把高校资助工作产生的溢出效应分为短期效应和长远效应。从溢出效应产生影响的性质来看,可以从正向效应和负面效应来分析。
1.社会层面的溢出效应。高校资助工作在社会层面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对社会风气、公民道德、学校声誉的影响上。从短期来看,某一阶段高校资助工作成果的溢出影响,如资助典型的宣传引起社会对某一学生个体的关注和关怀,对社会道德建设的思考。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十二年,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感动了本校师生,得到学校的资助,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引发了社会对当代青年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的热烈讨论。长远效应,如资助工作引发社会舆论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与推动,对高校发展面临各种问题的关注,对高校社会声誉的影响甚至对推进某些社会规范改进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溢出效应,同时也有可能转化为正向的推动力。如早期在高校资助体系中,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重要的资助来源,借贷人数众多、催贷成本高为部分贷款学生毕业后恶意或者非恶意拖欠贷款带来了可乘之机,承担国家助学贷款的各大国有商业银行遭受了经济损失,社会上也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了质疑。但这一短期来看的负面溢出效应,从一个侧面推动了银行征信系统的建立,同时推进了国家对于助学贷款方式的改进,由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提供助学贷款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既扩大了资金来源,同时也保证了贷款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从长期来看,就转化成了正向的溢出效应。
2.学校层面的溢出效应。在学校层面,资助工作的溢出效应体现为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推动、为学校各项建设事业带来的社会关注等。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窗口性工作,强调政策性、规范性的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公开透明与公正公平,会带给参与师生对学校制度和教育管理的信任与支持。同时,在实践过程中针对新问题、新困难的改进或者反馈,对国家资助管理体系的完善和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资助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整个学生管理服务系统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资助工作中的一些专项工作也为其他学生管理服务的专项工作提供了便利。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对学生勤工助学的支持和帮助,成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的先导和组成部分。
3.学生层面的溢出效应。在学生个体层面,资助工作的开展带来的溢出效应可以扩展到非困难学生的教育、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大学生心理工作的关注等多方面的内容。非困难学生,虽然并非高校资助工作中物质帮助的直接受益者,但却是资助工作的参与者和受教育者。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奖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因为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影响,非困难生容易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心态或者不平衡感,这就要求资助管理人员主要是基层的辅导员积极地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资助工作不是少数群体的物质救助,而是公共资源为了社会平等这一价值取向进行的再分配,参与并且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推选也体现着大学生身上的公民道德素质,既是对受到资助的同学的责任,也是对没有资格接受资助的同学的责任,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诚信的正能量。
三、高校资助工作如何发挥正向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是高校资助工作过程中的“副产品”,但在工作实践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力发挥其正向作用,推动资助工作不断进步。
1.以“全面育人”为目标,开拓思路,不断改进资助工作体制,推进管理、服务与时俱进。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不断更新的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和工作对象都在发生着变化,资助工作的具体制度、运行机制和方法也应该随之进行改变。不仅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的需要,育“全面的人”,同时也要努力扩大资助工作的覆盖面和教育面,育“人的全面”。例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标准的定期调整,可以考虑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社会、非困难学生的作用,既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也能够提高结果的真实有效性,发挥真正的帮扶作用。逐步改善传统物质帮助为主、精神激励为辅的观念,将两者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推动原有“奖、贷、助、勤、减、免”资助体系内部比例的调整,从扶助性资助逐步向激励性资助过渡,在物力投入上不仅要保证解决个体的经济问题,更要以多种形式满足群体的学习、心理等多方面需求,同时也能带动学生管理各方面工作的创新拓展。
2.注重新媒体的使用,加强资助工作的宣传。溢出效应的发挥虽然是潜移默化、逐渐显现的,但传递影响的主要渠道和形成方式是信息,进而形成舆论,对其他客体产生影响。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自媒体时代,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平台的建立和推广,提高资助工作的宣传力度、速度和广度,为实现育人的中心目标服务,促进溢出效应的正向发挥。宣传资助典型是传统的重要育人途径之一,要始终坚持,但注意不能仅仅突出经济层面的困难,更要注意挖掘受助学生在国家、社会、学校关爱下自身精神的奋发努力。同时要注重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注重对资助受益面的宣传,注意宣传社会、非困难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正向反馈和支持。要努力在师生中培养舆论领袖,运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扩大资助工作的舆论影响面,提高资助工作宣传的即时性和吸引力。
3.重视资助工作实践的理论化总结。学生资助工作开展虽然由来已久,但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研究相对较晚,高校资助工作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案例,无论是外化为溢出效应,还是内化为工作推力,都需要理论的分析和支撑,理论化成果的升华。资助工作看似性质单一,但从工作实践所能涉及的学科领域来看,有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而且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专业背景不一,特别是作为溢出效应这一在资助工作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如果想对其有系统的认识、了解和科学的评估分析,必须不断开展资助工作的理论化总结,开展资助工作的理论性研究,引用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推动资助工作制度化建设、实践创新的同时,为促进资助工作溢出效应的正向发挥提供持续的理论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志民.教育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江苏资助育人研究·第3辑[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江苏资助育人研究·第4辑[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