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5-12-11 00:13杨文强马云阔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9期
关键词:理工类影响因素创新能力

杨文强 马云阔

摘要: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是我国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来源。本文通过对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分析,揭示影响我国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客观因素,为我国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术型研究生;理工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0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能力已逐渐演变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作为高校创新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人才来源。因此,研究我国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为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对实现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目前,对于创新能力并无精准的定义。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创新能力进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一,创新能力是一种提出或产出具有新颖性和适切性工作成果的能力[1]。其二,着重于创新能力的内涵,认为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2]。其三,从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着手,如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根据他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思考总结,提出了创新的公式:创新=科学规律+想象力+实践检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实事求是)[3]。尽管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这些研究成果都对创新能力的研究起到引导性作用。

创新能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灵活运用已有信息,勇于打破陈规,积极探索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其在科学研究上创造性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产生新颖而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或者学术成果的能力,其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强烈的创新意识、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持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愿望,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4]但如何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入手分析。

二、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观因素

1.创新意识缺乏。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创新意识的现象。没有创新意识,就无意进行创新探索,遇到问题习惯于常规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想新问题,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对新问题的统筹思考和科学规划,问题意识淡薄,创新意识较弱。

2.知识结构欠妥。首先,知识的广度不够。从知识的横向结构来看,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的知识涉猎面大多局限于所学专业,对专业外的知识了解不够,容易造成知识面太过单一、视野不够开阔和缺乏知识的综合应用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考虑问题不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少。其次,知识的深度不够。从知识的纵向结构来看,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对知识的深度钻研不足。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实用主义倾向,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强,但对指导实践的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在学习中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非知识的缔造者,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成了创新成果的转化者而非创造者。

3.创新思维定式。思维定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限制学生的思维,阻碍创造性构思。首先,对教材、权威理论等的盲目服从。书本中的知识必然有着时代的局限性,只是揭示出我们这个世界某一时期的一部分现象或事物的运行规律,并非永恒不变的真理。盲目地唯书本是从,唯权威是从,创新思维就会受到局限。其次,经验固化,过分依赖经验。一般情况下,经验可以使人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快捷便当,但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会接触前沿领域的新问题,毫无经验可谈。因此,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把前人的经验作为参考,但过分依赖经验常常会妨碍创新思考,成为创新的枷锁。

4.创新实践能动性不强。研究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训练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熟练创新技能,以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但是,在当前的研究生培养体制下,绝大多数研究生往往只是作为项目辅助人员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课题研究,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实施方案完全按照导师的指导进行操作,缺乏自主思考和原创力[5]。

三、影响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客观因素

1.培养制度不完善。完善的培养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保障性作用。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存在着很多缺陷,主要问题有:(1)培养目标不清晰。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初期,沿袭苏联的学位体制,只有硕士学位,没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定得很高,主要负责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自博士学位建立以来,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混淆,部分高校博士人才培养目标是对硕士阶段的重复,只是增加了科研实践的参与度。经过多年的学位体制改革,不断对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区别和界定,培养目标逐渐清晰,但目前仍然有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单一,理工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仍没有给予详细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通用现象。(2)招生制度不完善。在研究生的选拔过程中,入学考试往往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统一命题的弊端尤为突出;复试环节流于形式,缺乏对考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质的考查,没有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测试;在调剂制度上,学生因跨专业调剂而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没有相关的知识积淀和对该专业所用科研方法的学习,因而产出成果不多且成果质量较低。这种研究生招生制度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视,却在很大程度上压抑部分具有特殊才能学生的潜能发挥,抹杀学生的创新力。(3)保障机制不健全。对于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校都有相关的保障机制,但力度明显不够。首先,鼓励机制不足,对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科研创新实践训练以及申请科研立项等活动,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充足的经费保障,对创新成果的奖励程度有待提高。其次,考核制度没有真正地发挥其作用,传统的单纯依靠课程学习成绩以及论文的发表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不能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创新素质,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创新潜质的培养。再次,筛选机制不完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没有制定完善的筛选机制,容易造成研究生学习期间养成散漫的习惯,缺乏危机意识和能动性,从而影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导师指导不够。在研究生的教育中,导师是研究生的直接负责人,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实践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能够及时指导学生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我国当前的导师队伍建设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1)责任心不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因素,但有的导师由于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或者是担任行政职务而导致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思想状况和论文指导不够;有的导师由于对学术前沿关注很少,疏于对学术前沿问题以及热点问题的讨论,导致知识结构老化,教学内容没有更新,没有及时地传达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一直沿用旧教材照本宣科似的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很强的导师责任意识。(2)导师队伍良莠不齐。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部分导师缺乏高尚的道德修养,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其次,部分导师缺乏精湛的业务素质。导师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领路人,他们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等都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6]再次,部分导师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随着市场经济对个人价值观的冲击,有些导师滋生急于求成、追逐名利等不良风气,缺失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坚持不懈的科研热情。最后,部分导师缺乏学术交流,沿用旧教材,教学内容、方法没有及时更新,束缚学生的思想,无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3)导师指导模式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导师对研究生日常学习和科研工作的指导过程存在不少问题,诸如,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仍然以一对多的指导模式为主,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过大。由于导师不仅要从事教学,还要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时间精力有限,导致对每一位研究生的指导力度相对较低,指导频度相对较少[7]。导师组指导制度虚化,一方面各位导师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给予过多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各个高校的师资队伍也不一定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得导师组的模式形同虚设。

3.科研实践训练不足。(1)经费不足。我国高校的研究投入水平与国外著名大学有较大的差距,研究生科研经费不足将会大大影响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科研经费的缺乏导致研究生在进行科研过程中的实践条件差、实验时间不够和实践氛围欠佳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不高,自由研究受到极大的限制[8]。(2)缺乏交流和合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经费条件的制约,我国研究生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内部学术交流氛围不浓厚,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很少。缺乏学术交流与合作,一味地闭门造车,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不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进而鲜有新思想、新技术的产生。(3)考核机制不够全面。在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参与实践训练的考核中,主要是针对其学位论文,即聘请同行专家对其学位论文进行评审与答辩。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充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考核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详尽情况,单凭学位论文对研究生进行考核,无法反映出研究生在科研实践训练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4.科研与教学失衡。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科研与教学失衡,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层面。为尽快实现“科教兴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政府不断改革科研投入机制,变国家投入机制为国家、社会和学校的三元投入机制,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引导并鼓励高校开展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研究,最终导致教学与科研在高校中的地位发生明显的变化,科学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为响应政策号召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积极投身科研而忽视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没有坚实的基础,很难做出具有创新型的科研成果。(2)高校层面。首先,一些高校自身定位不准确。自身定位不准将无法准确地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而无法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其次,高校引导措施和激励机制不足。在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是从事科研和产出科研创新成果的主要人力资源,所以高校制定的引导措施和激励机制大多更倾向教师,而缺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引导和激励。再次,高校没有形成完善而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评价制度明显倾向科研成果,忽略对日常教学质量的考核,不重视将科研活动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不合理的评价制度直接导致教师工作重心的转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教师层面。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指导者,但是教师出于对科研工作的喜好和提升福利待遇的现实需求,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导致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首先,教师出于对科研工作的偏好而忽略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科研工作中则可以把工作与个人的兴趣相结合,相对自主地选择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其次,科研工作在改善教师生活质量上的效果更加直接和明显。科研工作能够给教师带来较好的经济收入,比教学工作使教师更容易受到同事的尊敬以及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正因如此,很多教师把科研工作作为第一选择,忽视对学生的指导。

5.缺乏创新氛围。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但至今仍然没有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与良好的创新环境。首先,当今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盛行,高校校风受到干扰,师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的意愿大幅度降低,创新动力缺失。其次,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不断出现,对学生造成恶劣的影响。再次,有些高校或学科,能够与国际知名大学接轨,进行高水平及高频率的学术交流活动,但这样的高校或学科毕竟占少数,多数高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师生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这不仅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文化传承与创新,更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

总之,目前我国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后果,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主观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培养制度、导师指导、科研实践训练、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和创新氛围等多方面的影响。高校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升其创新能力,提高理工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严汇.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6):106-107.

[2]樊兰.浅谈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8):26-27.

[3]郑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2012,(10).

[4]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5]刘小丹.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6]张华英.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创新型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7]陈新忠,未增阳.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改善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5):48-52.

[8]卢珊.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理工类影响因素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