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汀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大多数教师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性学习在初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希望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教学课堂。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作为毕业班的数学课堂,学生整天面对的就是无数的试题,
但是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里,课本上固有的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初三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应该有两个方面:(1)教学生掌握数
学基础知识,学习数学基本技能;(2)教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不断探索数学教学新模式,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三学生看来,学习数学是一件乏味、无聊的事情,大多数学生很难理解课本中深奥的函数问题与一些实际应用题。许多初三学生不会做关于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题。如果仅是反比例函数的公式,那样就很容易理解,但是将反比例函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就变得复杂难懂。比如:“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kPa)是气体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下图所示。当气球内气压大于120kPa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是多少?”我们可以看到,面对这类问题,学生不仅要记住数学公式,而且还要知道这些字母在数学中代表的意思,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公式时,应该使用研究式教学方法,给每个字母标上含义,师生一起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感觉到快乐,渐渐的也会对数学产生兴
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课程内容,还应该与学生共同探讨本门课程需要注意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最大化
大多数初三学生都会埋怨数学教师讲的问题听不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1)学生对于教师讲的课程很难理解,可能是从一开始,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就不对,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导致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最终放弃听讲;(2)学生在课堂上理解的只是知识点的表面,没有从根本上将知识的重难点理解透彻,从而在实际做题的时候完全找不到解题的思路。例如,y=ax2+bx+c这是一个最普通的二次函数,通过这个小知识点,可以衍生出许多的数学知识,而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点虽然小但是却很复杂。在初三数学中有许多关于图形的问题需要加辅助线,许多学生在教师加上辅助线的时候恍然大悟,而换作自己解题时就不知道该怎么
做。所以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解题时,多问问学生的看法,师生之间加强沟通,不仅能很快找到解题方法,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正确解题方法的理解。
三、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选择
1.探索——发现模式
在传统的初三复习中,总是教师在课堂上示范,学生再模仿、重复练习,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就是模仿练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而且使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探索。如果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初三数学教学中,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督促者与指导者,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发现知识,将学生的亲自体验作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师以学生的生活背景,设计一定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整理资料,自己独立思考遇到的问题,最后将获取的数学学习方法或知识分享给其他
同学。
2.开放——互动模式
在初三复习中,教师不仅应将要考的知识点都归纳在一起,
还应主导整个教学课堂,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了固定模式。如果在初三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开放互动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做好课前复习工作,自己看书归纳知识点。其次,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分析自己欠缺的知识。最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问题。
3.方法——能力模式
在初三数学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首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其次,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这样会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消除了学习中的弊端,带动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使数学教学更进一步。即使目前研究性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研究性学习已经慢慢渗透到初三数学教学中,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周林林.浅谈九年级平面几何的研究性学习[J].新课程导学,2012(23):68.
[2]赛汉其其格.浅谈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J].科学导报,2013(12):369.
[3]李启亮.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06):33.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