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

2015-12-11 02:27:34晏伟清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杨同学辅导心灵

晏伟清

正所谓“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这似乎人人都懂,但育人还真是有学问的。在我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简单的说教或是讲道理,似乎收效甚微,用得最多的还是真正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从人的情感上入手,即心灵之处。对待班级中的留守学生,更应是如此。只有真正打开留守学生的心灵之窗,才能更好地育人。

对待班级中的留守学生,我总是奉着“多一份尊重和执着的关爱,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的育人策略,来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初三时,我班分进了一个据说是特别难管、曾经受过学校严重警告处分的留守学生杨同学。

记得初一时,我担任过他的英语老师,第一学期,他的英语成绩还能考70分以上,上课也聽得很认真;可是第二学期成绩直线下降到不及格,上课心不在焉,出于给我一点面子,上课还好,没怎么讲空话。后来从班主任老师那里得知:初一第二学期他父母离异了,父亲在外打工,家里无其他任何监护人,平时就父子俩相依为命。家里负担挺重,父亲平时都在外打工赚钱,有什么事情都由孩子的叔叔来解决,平时住校的杨同学周末回家就只能独自一人。因此,杨同学长期处于无监护人监管的状态,很散漫,很放任自流,也很迷茫,导致厌学,甚至逃学,还经常违反班级、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如抽烟、酗酒、上网、打架、偷窃等),多次受到学校处分,初二时因打架情节被学校严重警告处分。他给初一、初二的班主任管理的确带来了很多麻烦。

现在有这样的留守学生分到我班,刚开始的确有几分后怕,但是我想,任何所谓的“问题学生”都是有着他背后的故事,以上正是他背后故事的一部分。接手了该生后,我又仔细地了解了教他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没有一个不厌恶他的。据认识他的同学说,他很自卑,自我保护意识强,自私、任性且性格孤僻,对于老师的批评,逆反心理强。

基于以上情况,我确定了对这位留守学生心理辅导的总方针:多一份尊重与执着的关爱,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

从报到第一天,我就微笑着待他。询问了他的特长后,给他确立了体育委员和纪律委员的职务。从此,似乎他的自信心慢慢地建立起来了,人生方向也开始不那么迷茫。开学第一天,和学生商讨了适合学生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并签字生效。开学第一周,他表现得很好,没有违纪现象,作业也按时完成,虽然质量不高。于是,我赶紧表扬他,当时他还很腼腆地笑着低下了头。

由于他是体育委员和纪律委员,因此和他自然沟通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多。和他交流工作的同时,我也会和他交流他的在校生活和周末在家的生活,以及平时在校、在家遇到的一些问题、困惑和需求,并予以帮助,一一解决。我也还会对他提出一些要求,如:父母不在家里的日子,要照顾好自己,自己身体健康就是父母最开心的事情,每周抽时间与父母通一次电话,或每周给父母写一封信,加强亲情联系。在家里要听长辈的话,不要赌气。在学校多与同学交往,和他说“照镜子的原理”(你怎样待同学,同学肯定就会怎样待你),有不懂的问题多询问老师和同学,大家一定会耐心地给你讲解,直到你弄懂为止。在社会上多做有公德的事,如保护环境、在车上主动让座等,讲文明、懂礼貌。每天我至少会和他交流一次,不管他在校还是在家,而且以朋友兼长辈的身份和他交流。后来,交流次数多了,自然地他也很乐意主动和我聊天了。

我还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受到教育,同时也加强了所有学生(含留守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也没让留守学生感觉到像是在给他做教育,保护了留守学生的自尊。同时,我还经常组织所有学生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以此来弥补留守学生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让学生养成多种良好的习惯,切实加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阳光、积极地对待生活。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我注重因材施教,并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后,课余时间不但过得充实,而且还富有意义。

这样,半学期下来,他自然地悦纳了我,也悦纳了其他同学和老师。

我以多一分尊重和执着的关爱,唤醒了他沉睡了两年的灵魂,真正地打开了这位留守学生杨同学的心灵之窗。

参考文献:

穆晓睦,张明星.健康成长系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手册[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06.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杨同学辅导心灵
师爱无边促成长
师爱无边促成长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18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2
学生戒除网瘾列谈
——用真情与沟通唤回迷失的灵魂
唤醒心灵
读者(2017年8期)2017-03-29 08:45:29
老大的责任
新民周刊(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6期)2009-07-24 14:38:00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中国火炬(2009年9期)2009-07-24 1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