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
摘 要: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各界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探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途径,以期实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品德;现状;生活化;综合素质能力
新课改实施标准中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任务明确提出了实现生活化,这也充分说明了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会把教学方向重新调整,将更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得教学达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对思想品德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去体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学生感受到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时也是被生活所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实践中的经验作为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将生活中灵活多变的情况作为教学案例进行指导性教学,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和形象化。另外,教学内容也应该符合学生生活的时代现状,不能总是以传统思维教学模式來影响新一代的祖国栋梁,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不断成长。
二、新课导入生活化
一位著名的思想教育家曾说过,在儿童年少时,人们普遍都存在一种心理,就是总感觉自己可以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事物,而这种精神方面的需求认可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所以,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用百分百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10分钟,都可能达到不一样的效果。曾有调查显示,学生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还不能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时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环节,从日常生活入手,实现课堂生活化,要足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消除学生的紧张气氛以及害怕心理,为教学内容做一个有效的铺垫。
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后先做一段课前歌曲欣赏,一来可以平复一下学生由于课间活动带给学生的激动心情,二来也可以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情感交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然后再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环节,带领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促进实现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曾振锋.营造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的探索[N].汕尾日报,2011(04).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