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教学课时的有效利用

2015-12-11 03:16徐礼堂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偏颇有形浪费

徐礼堂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课时45分钟,是反映一个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该学科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时间即课时,并与学生共同活动来完成的。而课时中包含有多个更短的课堂教学时段。然而,课时的非合理利用包括有形的损失和无形的浪费两种。有形的损失是由教师的主观和客观造成的,如迟到、早退、突发性事件和在课堂教学中“放野马”。而无形的浪费是由于课时组织结构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的。课时的有形损失随着学校的规范管理和教师素质的改善逐步减少,甚至是避免出现损失,但是有很多的老师都没有注意到对课时的无形浪费。所以,如果能够有效减少对课时的无形浪费,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以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为例,对如何减少课时的无形浪费略作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求得共识。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对认知过程的高度浓缩,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学生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安排与指导对学习内容感知,获得感性认知;第二个阶段,教师利用合理的引导使得学生对所获取的感性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并能够概括出原理、定律以及法则等;第三个阶段,学生在一定的练习之后,逐步地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技能、技巧以及能力,并最后将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形成技能、技巧、能力的认知提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两种偏颇:一种是重视认知转变,而忽视了认知提高。特别是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虽能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概念、定理、定律和公式,理解例题的推理演算过程,但当这个过程结束后,用于学生练习及师生互动反馈的时间不多,最后教师只能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到课外去完成课堂未完成的教学内容。可问题是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时,头脑中对已形成认知转变的印象已经模糊。同时,学生尚有哪些学习认知障碍,教师也是一头雾水,难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更谈不上对学生没有理解、把握的知识内容进行引导、修正。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形成课时的无形浪费。另一种偏颇是重视认知提高而忽视认知转变。因此,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合理分配、使用课堂教学时间,优化课时结构,避免上述两种偏颇,克服课时的无形浪费。在认知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完成概念、定律、公式、法则的探索、发现过程,以及例题中蕴含的解题方法的思考、提炼过程,做到重点突出,要言不烦,留出足够的时间完成认知提高的过程。

教材、教师、学生是教学中的三大要素。只有科学合理地配置这些教学要素,并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犯唯心主义错误,即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我们讲清楚了,学生也就随之明白、掌握了。

总之,广大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从未中断过,在物理学科中,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课时,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论课程改革到了哪个地步,有效课堂、有效课时利用都是永恒的追求。因此,我们需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之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更好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參考文献:

陈益祥.试析物理新课改中的课时不足问题[J].贵州教育,2010.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偏颇有形浪费
从无形到有形 化复杂为简单
不浪费
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 不断提升基层党的建设质量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未定义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浪费等于扔钱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