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献军
穿过数千年的时空,来到那大唐盛世。走过那在烟雨中碎了的江南,穿过那风沙萧瑟的戈壁,跨过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碧绿
草原。
在那充满诗情的时代里,有这么一个人,别人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却粲然一笑,朗声反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的确,他是一个怀着赤子之心的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率真坦荡的性情,人如其诗,是那大唐盛世里的一株青莲,傲视独立。而与之相伴一生的,是与他那浪漫诗风相当的雅物——酒。而他,是李白。
少年时的李白,意气风发。正值青春年少,满腹的不仅仅是诗情,还有远大的抱负,在《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中,他豪情万丈地咏出“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如果君主赐给我一个驰骋沙场的机会,我必定能够扫除胡虏,带着胜利重返长安,那时摆上宴席,痛痛快快地大醉一场!这是一份怎样的豪情与壮志啊!《少年行二首》里那一句“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想像荆轲那样,喝着那美酒,听着那筑音,畅快淋漓地痛饮一番,然后,再去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那之后呢?少年的心事是坦荡的。之后?“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我要一边灌着最美的好酒,品尝着美酒的芬芳,一边仰天长啸,唱着那气势恢宏的《大风歌》,欢庆那丰硕的胜利!
酒在年少的李白心中,已是分量格外之重。酒,在那时,是与他共同战斗的战友,与他共同为理想奋斗的伴侣。酒,是豪情,是壮志,是满腔的热血!若是问李白,有什么能够让你寄托你那抱负,让你的心脏强健地跳动?他定然哈哈大笑,然后,摸出酒壺,答案,不言而喻。
游侠亦是李白的梦想。“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弓催南山虎,手接太行柔,酒后竟风采,三杯弄宝刀。”这样豪放不羁的形象,是属于以酒相伴的李白特有的豪情。潇洒自如,风骨自成。
时光总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然飞逝,岁月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留下了痕迹,其中也包括李白。他已不再是那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再也不是那个仅仅有着为国家卖命抱负的有志之士。而唯一没有改变的,是那份对酒的热忱。然而,这时的酒于他而言,已经变成另一种味道。“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可笑的君主啊!你就像那昔日的吴王,家国不保,却与那杨贵妃饮酒作乐。这是李白的心声。望着沉湎于酒色中的君主,日益衰败的朝政,酒成为他揭露现实的一种工具。“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那些沉迷于酒乡里的外戚,你们的嚣张跋扈是多么的荒唐!这,便是李白所看到的黑暗的现实,这么深沉的黑暗里,李白那浪漫的理想被无情地摧残,用最爱的酒来帮助自己讽刺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
“蚍蜉撼大树。”唐朝终是一步一步走向衰落,这个盛世的大唐终究渐渐被历史湮没。
看着这一切,从盛世走来的李白怎么能够不痛心?但是,他又能做些什么。赐金放还早已注定了他无法再重回政场。幸好,他的嘴角浮出一抹苦笑。我还有酒!“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管他的,外面的纷纷扰扰与我又有什么关系!这一生,若有美酒相伴,还有什么不满足呢?他广交文人雅士,聚在一起,畅快淋漓地痛饮,大醉而归。一次,去拜访好友岑夫子、丹丘生时,又是一番畅饮。他在酒醉朦胧之际,喝道“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喝呀!大碗大碗地品尝美酒吧!我告诉你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时,方知,酒,已经是抚慰他现实中失意的疗伤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意识到这一点的李白,一口气把自己扎入了酒缸子。他,也只能用酒来麻痹自己,安慰自己,来排遣那无边无际的孤单愁苦与寂寥。
又何必执着于政治呢?还好,他还有一帮好友,面对他们,李白的酒终是还有浓浓的人情味。“在《留别贾舍人至二首》中,“劝此一杯酒,岂惟道路长。”这里的酒,满含着对好友前程的祝福,借着自己挚爱的酒,来对好友道一声珍重。《沙丘城下寄杜甫》中“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饮着美酒,也还是想念着你啊,我的好友。“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一句一句,皆有酒的相伴,一杯杯的美酒里,包含着的是对好友深深的思念,厚重的情谊。
青丝染上了斑白,纹路爬上额头。在时间的长河里,李白渐渐成熟了,他的诗情在积淀中愈加深沉,他的美酒愈加醇香。“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来来,明月啊!与我一同饮这美酒,消这寂寞吧!“处事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曲尽已忘情。”仍旧是丰富的想象,他喝着酒,依旧是那么不羁。自得其乐地掩下了所有的哀愁。酒,是他的快乐。
在李白的一生里,由盛世他一步步走向乱世,带着一身的酒香。他是那历史河流里的一枝青莲,是遗世独立的酒中仙。他的酒香中,有豪情万丈,有哀愁凄苦,有情深意重,有自得其乐,有满心不甘,有潇洒神采飞扬。酒中,便是他的人生百味。
参考文献:
陈燕华.李白与李白诗歌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7).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