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州
摘要:班级是由不同学生组成的整体,是学校学生工作落实开展的具体单位,必须要有一支素养高、能力强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推进班级建设,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学校、班级以及学生个人的共同成长。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具体实际,建立科学的选拔培养机制,提高班级学生干部综合素质,是进一步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干部;选拔;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215-02
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成绩相对较低,整体素质参差不齐[1],这增加了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难度。班级是学校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因此要建设一支综合能力强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使其积极投入到学生工作当中,使学生工作更有成效,使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更有进步,使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一、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一)选拔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发掘积极上进的学生。崭新的学期让积极上进的学生内心充满动力去实施新计划,如竞选班级学生干部。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能够提供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提升的平台,使得积极上进的学生更好地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目标。
2.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强调选拔工作的重要性,落实选拔工作的基础性,保证选拔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性,让学生感受到自身是班级的决策者、建设者,使所在班级拥有良性、积极的竞争氛围,从而为班级建设打下最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班级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班级建设工作充斥着成功与失败,充斥着学生干部的自满或自我否定,充斥着班级学生的不屑或不满等。重视培养工作,让班级学生干部在具体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执行实施方案、最终完成任务,让班级学生干部在顺境时保持自我肯定、谦虚谨慎,在逆境时不卑不亢、坚定信念,使他们不管是在能力上还是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能促进班级学生增强对班级的自信心,学习包容与反思,与班级建设共同进步,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
2.有利于良好校风的积淀与传承。校风是在班集体的共同堆砌下形成的,作为班集体这个基本单位的核心,班级学生干部能够引导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以实际行动积极影响全体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强大的凝聚力,树立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风貌,从而形成内涵丰富、积极向上的校风并不断积淀、继承。
二、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职位权责认识不足,责任感意识弱化
很多班级学生干部自身对职位权责的理解还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认识不足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针对性不强等,导致出现“工作不会做,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另外,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现象较为普遍,被认为积极上进的班级学生干部也普遍存在此类情况。责任意识弱化[2],对自我要求不高,对学习、工作敷衍了事,容易产生懈怠感,导致自身没有成长甚至出现倒退,并且进一步加深了对班级建设的不良影响。
(二)综合能力不强
班级学生干部不会“听”、“说”、“读”、“写”、“行”,且成为普遍现象。不会听,听不出学生的意见与需求,班级建设的需求,自身改进的需求;不会说,同样的通知、文件造成传达失误,与学生不能准确交流,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学生与学生干部产生分歧,学生对学校产生不满等;不会读,理解文件的主旨、期盼不到位,容易产生抵触或消极情绪,进一步漫延到整个班级学生当中,形成恶性循环;不会写,常接触的计划、策划、总结等,连基本的行文规范也一无所知;不会行,呈现实践能力薄弱,团队协作能力缺乏的情况,导致工作变成“个人战斗”,不仅“打不赢”,而且容易让自身“受伤”,让班级“受伤”。民办高职院校的班级学生干部普遍不注重理论学习,没有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总结相结合,无法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
(三)自信心不足
班级学生干部自信心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对学校缺乏信心。民办高职院校属于二专层次,生源质量不高,比不上公办院校。第二是对自身缺乏信心。高考的失利或是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怀疑,认为在学风不浓、进取意识薄弱、自律较差的环境中更难以实现进步、会被逐渐同化或者得不到认可等。
三、通过优化选拔机制、培养模式,解决存在问题
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干部选拔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职位,明确权责
在进行班级学生干部选拔之前,清晰准确地公示班级学生干部的职位及权责,重点明确班级学生干部的权责、功能及重要性,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个人对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负有重要责任。
(二)制定灵活的选拔机制
1.针对新生的选拔机制。新生的特点包括由不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的孤独与无助、强烈的表现意识与成就意识[3]。在新生入学阶段,结合入学时间短、相互了解少、选拔筹备时间紧等实际情况,实行专门针对新生的班级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利用军训及入学教育做好宣传、观察、引导三大工作。(1)宣传工作。在军训初期公示班级干部职位权责,做好宣传工作,使全体新生对其有全面准确的认识。(2)观察工作。在军训期间伴随一系列班级工作事务的开展,充分调动新生积极性,落实工作任务分配,做好观察记录。(3)引导工作。通过工作的开展,结合观察情况、工作反馈,引导班级学生对良好的行为予以肯定,对欠妥的做法提出批评改正,有利于发掘新生的积极性,在班级营造“班级事务人人有责”的氛围,进一步减少可能挫伤学生竞选积极性的影响因素。通过以上三个步骤进行新生班级学生干部选拔,保证更大程度地消除不良影响,掌握新生信息,激发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选出优秀的班级学生干部。
2.深入的选拔机制。随着学期的深入,班级学生干部选拔在消除新生阶段的问题之外拥有更多的考量因素,可以分为可量化指标与群体反馈性指标。可量化指标包括学习成绩、工作经历、奖罚情况等,有据可查、有据可依地得出客观考量指标,通过可考量指标得出学生在学习及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一定程度地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劣。群体反馈性指标包括道德品行、工作能力、人际关系、生活习惯、责任感等,虽不能呈现直观数据,但群体反馈性指标是经过时间积累、群众积累的考量指标,是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体现学生的道德品质的高低。通过可量化指标与不可量化的群体反馈性指标的综合评价,使得班级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道德素养等都得到进一步的考验,从而选出更优秀的班级学生干部。
(三)建立常态化的培养机制
1.加强班级学生干部的道德品质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指引学生干部妥善地处理突发情况,引导事情良性发展,同时树立起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形象。
2.深入理解职务权责,加强工作协助意识的培养。深入理解职务权责,明确指引日常工作的开展,使班级各项工作能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保证班级建设稳步推进;加强工作协助能力的培养,必须理解团队协助的重要性及必然性,理解不同职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同一个任务当中读出不同的工作角色、职责以及相同的工作目标。
3.进行“模拟”操练,要求完成设定任务。抛弃“一言堂”形式的培训会、“只有屏幕在运转”的虚拟学习会等缺乏交流、主动思考,没有沉淀、营养的培养方式,将学生干部的培养形式转化为“在设计的工作中实践,在实际的体验中收获”,将以往“点线培训”的培养转化为“工作渗透”的培养。需要强调的是,这不是以工作代替培养,而是把培养引入工作,把理念引入实践中去,提升学生干部的领悟能力,通过实践将理念转化为自身收获,达到培养的目标。
4.班级学生干部管理者的角色教育。(1)示范者。良好的言传身教,让班级学生干部在管理者的实践中学习技巧,体会工作严谨的态度,拉近彼此的距离。(2)批评与赞扬者。不吝批评,运用适合个体的不同方式进行批评,使批评产生积极作用,避免反效果。班级建设离不开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的辛勤付出,他们发挥了才能,收获了进步,赞扬他们的努力与进步的同时,使他们保持前进的态势以及谦虚的态度。(3)支持者与护航者。让班级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更大程度地发挥自主能动性,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给出建议或者意见,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让他们思考完成的方法,给他们提供最大的信心与热情,使他们在困难时期经受住考验,成功之时避免掉入自我膨胀的圈套,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工作深入认识的能力,与学生工作管理者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
(四)建立考核、监督、竞争机制
考核是为了更好地检验自身工作存在的优缺点。奖,要让班级学生干部及学生清楚认识到为班级建设而努力是有收获的,尤其是内在的提升;惩,要让班级学生干部和学生清楚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工作不到位会给班级和个人带来损害,告诫其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接受监督,将自律和他律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防止由于自身的随意性而导致问题的出现,让自身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工作。执行竞争机制,消除因工作惯性而导致创新创优意识的缺失,使班级学生干部在竞争意识中尽可能发挥潜能,在压力中督促自身保持头脑清醒、保持前进态势,明白不进则退,才能够继续在其位谋其政,才能够有所进步。
四、结语
通过完善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方式,打造一支心理素质强、道德品质好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促进班级学生干部个人以及集体的共同进步,使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为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质量实现重大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君.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与就业质量评价因素的构建[G].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2.
[2]邓泽全.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研究[G].广西大学,2013.
[3]傅翔.高职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