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摘要: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世界各大学所普遍接受。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从2009年开始有步骤地推行通识教育,并经过近几年的推广改进日渐成熟,为学生喜爱。研究表明:一方面,大多学生认可通识课程,愿意并接受通识课程;另一方面,学生对通识课堂提出更高要求。新时代下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应凝聚通识教育普遍共识,提升通识教育课堂水平,完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成因分析;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94-04
一、通识教育概念和我校开展情况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后由台湾学者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翻译而成。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后来由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相联系,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从20世纪起,通识教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它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世界各大学所普遍接受。由于其强调人性化教学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及学习自由,注重整合学习经验、启迪人格发展及培养各种学识能力,因而对全面提高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更能造就具备完善人格、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才。
我校一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立了“大学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专设了“通识教育部”与“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规定本科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跨学科门类选修课。从2009年度开始,学校推行新设计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方案,规定全校本科生必须选修16学分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正在实施的新通识教育方案有以下特点:(1)采取新的通识课程分类方法,共同核心课程分以下四大类: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要求学生在每类中选修4个学分,共16学分。(2)采用双重编码课程,将各院系部分优质专业基础课程向外专业本科生开放,作为“共同核心课程”,以使外专业同学亲身了解其他学科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3)实行博士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的制度。从2009学年开始,我校所有博士生都要求担任本科教学的助教工作。(4)推行小班讨论制。例如300人大课要求配备10名博士生助教,每个助教负责两个小班(每小班15~20人)的讨论。此等措施已经走在国内高校的前列,也受到了美国高等教育界的重视和好评。了解我校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现状并进行成因分析,有其重要意义。
二、通识教育现状和成因分析
(一)调查方法基本情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本问卷根据我校通识教育开展情况制定,希望了解我校学生对通识课堂最真实的想法。通过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后,测查大学生通识教育现状,发现大学生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调查问卷题目编排都经过了非系统化随机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描述统计、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信度检验。同时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分析方法,分别以性别、年级、专业为分组变量对样本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以中山大学四校区1000名大学生为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932份,有效回收率93.2%。其中年级分布为:大一285人,大二392人,大三182人,研究生73人。性别分布为:男生446人,女生486人。专业分布为:文科239人,理科249人;医科207人,工科117人,其他120人。
(二)大学生通识教育总体现状及成因分析
1.大学生普遍认同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根据数据反映,对于开设通识课程,74.8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仅有不到25%的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开设持否定或无所谓态度。如图1。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是一种人文教育,以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而被广大学生接受。数据也表明,大多数学生是认可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并接受通识课程这一教育模式,并希望通过通识课来了解更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而少数学生对通识课不太积极的态度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对部分学生是否未能完全适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差异,或部分通识课未能较好地满足学生期望等问题应深入思考。
2.大学生普遍满意通识教育开展成效。调查结果显示,80.92%的学生满意通识教育课程,超过一成学生对所选通识课程感到非常满意,但也有不到两成的学生对所选课程表示不满意。如图2。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它是一种整个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故超过80%学生的满意度总体反映出了通识教育其独特的魅力已经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赢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心意,进而通识教育的优势也可进一步得到发挥。但如何避免“博而不精,通而不识”的状况,这对学校在巩固已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大学生对通识教育课堂的要求日益提高。
(1)选课意向呈多元化趋势。调查结果显示:52.67%的学生对“全球视野”类课程感兴趣;45.55%的学生倾向“科技、经济、社会”类课程;41.22%的学生希望选修“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类课程;37.66%的学生中意于“中国文明”类课程。如图3。比较数据可知,学生对不同类别通识课程的兴趣程度差异较小,最多不超过15%。在四类通识课中,“全球视野”类通识课程最受欢迎,这也与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社会对大学通识教育的迫切需求不谋而合。同时,希望选修“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类和“中国文明”类课程的学生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这不仅是对这两类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进的肯定,更说明了学生日益增长的防止偏科、要求自身全面综合发展的意识。
(2)课堂难度现共识性态度。数据表明:接近60%的学生普遍感觉通识课程内容难度一般,感觉非常简单和非常难的学生分别为2.29%和4.33%,总过不超过7%。说明在课堂内容难易程度问题上,大多数学生达成普遍共识。如图4。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这前提就是学生对通识教育课堂内容的接受度。数据显示,在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吸收并掌握通识课程内容,这有利于理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真正的“育”人。
(3)学生缺勤率是重要性指标。调查表明:34.44%的学生没有缺勤通识课程;但超过一半的学生普遍缺勤1~3次;仍有接近一成的同学缺勤超过4次以上,情况不容乐观。如图5。众所周知,通识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而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高等院校在本科教育机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之一就是通识教育起步较晚。这也是为何大多学生认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却仍不重视通识课程。除学生应合理规划大学时间外,学校更要落实通识课程相关管理规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提升通识课程质量与吸引力,真正达到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利交叉”的本科教学体制,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制。
4.大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估体系日渐成熟。
(1)助教制度亟需进一步落实。由调查数据可知,仅有三分之一的通识课程有助教,如图6。但有80.77%的学生认可助教工作有助于通识课程,如图7。这一方面从侧面反映出了助教制度并未全面深入的普及,另一方面助教工作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间接提出了极大的需求。通识教育倡导博闻强识,文理交叉,这一过程不单单需要教师投入,学生配合,同样还需要助教的亲密融入。助教制度意在为每30~40名学生配一名博士生助教,不仅让其可以更好的参与通识课堂教学活动,帮助任课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助于学生对通识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效果。而差强人意的现状则需学校一方面要进一步大力实施和推广助教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完善助教制度,提高助教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助教对教学的作用。
(2)讨论课设置仍需进一步加强。数据显示,53.35%的学生所选的通识课开设有讨论课,也有近一半学生的通识课堂没有讨论课。如图8。但仅仅只有13.23%的同学所选通识课有助教带领小班讨论。如图9。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重在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它的内容倡导“给20~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这必然要求丰富通识课堂形式,制定相应通识教学要求。这包括除了大班教学外,每3~4周要安排小班讨论课,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要求,学生要按时提交读书报告等。调研结果显示,讨论课的教学形式在通识教学模式中有一定应用却不十分广泛。同时,小班讨论课仍未完全落实,这中间有助教配置不合理、修读学生人数太多、管理不便等原因,但如何增设更为精品的通识课程,合理配置助教数量,对助教工作开展必要的指导等,这才是学校应大力提升的地方,以达到将通识教育课程变成本科教育的主要课程和基础性训练的远景目标。
(3)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提升。图表显示,75.06%的学生表示满意通识课程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不满意率不到四分之一。如图10。对比之前数据不难发现,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虽未完全覆盖所有通识课程,却在学生当中评价较高,这也说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通识课堂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但仍有不到三成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这种教学模式。结合访谈结果发现,这与通识课程受众广泛,同一教学班上学生来自不同专业,陌生感造成难以畅所欲言,且学生专业领域不同,在讨论课上容易偏题,导致效率低下有关。这对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更是再次强调了要针对具体通识课程开设助教制度指导工作,增强任课教师与助教的互动,及时反映学生讨论课上的回馈,真正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
而对于将通识课程成绩与绩点挂钩的态度,54.19%的学生表示不赞成,24.94%的学生表示赞成,20.8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如图11。结合访谈结果分析,持赞成观点的学生认为该举措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强通识课程体验值,发挥通识课程实效;持无所谓态度的同学认为通识课程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应该致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重视程度;而不赞成的学生则普遍认为通识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发掘自身兴趣点,拓展眼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途径,而非获取成绩、提高绩点的手段。这需要通过不断地改进通识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转变观念,由被动接受通识课堂知识转为主动接纳通识教育内容,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升通识教育的效果。
三、大学生通识教育深化推广的思考和建议
1.凝聚通识教育普遍共识,加强通识教育高校地位。“通识教育”从1995年至今,已在我国走过18年的历程,经过许多尝试后,我国的高等教育通识教育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其发展现状仍不乐观。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小学教育追求升学率,高等教育追求就业率,部分高等教育被认为就是专业教育,传授学生一技之长足以。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已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然而不少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育方式简单,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全社会对通识教育形成普遍共识,在通识教育理念上进行必要更新,同时加强高校通识教育地位。笔者认为,一要回归教育的本体功能,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给通识教育以应有的地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要认识到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不是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要理解通识教育理念和完整的目标,要认识到通识教育独立的育人意义。另外要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的课程是为了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而设置,要起到对人终极关怀、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因此为了能实现通识课程对学生的真正教育,完成对目前专业教育的提升,通识课程就必须进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成为必修课、基础课,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拥有一份科学合理的课程表。恰如杜威所言:“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
2.提升通识教育课堂水平,改革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纵观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有许多差异和其特色性:从课程目标看,不同高校有各自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其共性有:(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强调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坚实的基础,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有志于成为国家高层次的建设人才”;(3)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从课程学分体系看,中国各高校借鉴了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经验,增加学生自由选课和选择专业的空间;增加通识教育课的学分要求,实践通识教育的理念。在课程结构上,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从课程教学形式看,有讲授课、专家报告、专题讲座、实验课等形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授课式教学,少数是以课堂讨论和讲座的形式出现。从调研结果不难发现,提升通识教育课堂水平,改革通识课的教学方法已成为许多教育者所努力的方向。
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人文类“通识课程”应以“阅读经典”为核心内容。经典就是那些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人所写的,都能超越于几千年历史的具体变化,讨论一些人类永恒需要面对的问题的作品。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学生的生命格局的扩大与人生境界的提升,“经典研读”是最为有效且经济的教育路径。其次,通识课程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体验式与实践性教育。例如推广我校的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模式,必将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通识课程建设不能片面地追求学科齐全,无所不包,而缺乏实际的统一的教学目的。通识教育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需要教育者知行合一,长期为之奋斗。通识课程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基础且必须的课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我们将培养学生的眼光超越于现实的流行意见,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3.理清通识教育制约因素,完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陶行知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已被众多高校普遍实施的通识教育,如何正确评估其成效就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笔者认为应先认清高校通识教育能力的构成要素,如教学师资、课程模式、制度与经费支持、软硬件教学资源、评价与监督机构、教辅队伍等。通识教育师资的发展以及软硬件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开发是高校通识教育能力的核心要素。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合理的设置通识课堂,制度与经费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点,都将影响高校通识教育能力。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有充分资金的保障下,高校才能正常发挥其通识教育水平。高校通识教育能力还应体现在它的通识教育评价与监督体系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上。通识教育教辅队伍的优质服务,比如助教工作制度,也极大的促进高校通识教育成效。
那么如何针对制约因素,建立健全一套相对完善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笔者认为,一要因地制宜。如对于文科学生,应加大科技经济课堂,对于理工科学生,加强人文素养熏陶。二要打造精品课程。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一个人格和文明的自觉。设计一套简单、少量,却精致的通识课程就很必要。三借他山之石。如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嵌入式评价法,让教师以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的、系统化的方式,对学生作业按课程目标各个方面来评出等级,以此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大学通识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我国高校更为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促进大学通识教育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刘拓等.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157.
[2]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8.
[3]甘阳.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