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2015-12-10 09:06韩翠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2期
关键词:寄宿制小学农村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起,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农村地区的一种主要办学方式。运用观察、访谈、调查等方法,结合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学校方面、家庭方面,通过分析原因总结出一些切实促进农村寄宿制小学发展的方案,共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86-02

寄宿生即为全日制学校规定的住在学校宿舍里的学生。教育部公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寄宿生数1080.78万人,所占比例为10.89%。由于受行政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农村寄宿制小学仍将长期存在,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和学生的研究非常有意义且非常紧迫。

一、研究设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赵家沟小学。该校为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有3~6四个年级,共272名学生,7个教学班,教师有21名,其中寄宿的学生有197名。学校教学楼为一栋四层教学楼,一二三层是教学专用,四层为9间寄宿生宿舍,并非专业宿舍,而是教室改建的。一个宿舍有24名同学,配备2名生活老师,其中1名是专职生活老师,1名是兼职。学校有一所师生食堂,同时可容纳150人就餐。

2.研究方法。观察法,初期通过观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实时实地获取小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动态;访谈法。主要通过与学生和老师交流等,了解学生们在寄宿学习过程中主要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学校的各项制度;调查法。在调查期间进行驻校研究,调查寄宿生和非寄宿生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区别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得知寄宿生的比例占到了72.42%,其中,男生寄宿的人数为114人,占到了寄宿生的57.86%;相比低年级(三、四年级)而言,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寄宿生人数为118,占到寄宿生的59.90%。

1.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生孤独感比例较高。在关于情感方面的调查中,主要侧重对孤独感的研究。根据问卷得出结果:①寄宿生孤独感比例高于非寄宿生。感到孤独的寄宿生占到66.0%,非寄宿生为1.67%。在访谈中,寄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低于非寄宿制学生,寄宿学生鲜有主动提到家庭和父母,主要是谈论一些在学校和宿舍发生的事。②在寄宿生中,女生的孤独感明显强于男生,比例为91.57%。男生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外向,在学校寄宿过程中能够很快的适应学校的生活;而女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经常想家和想父母,在学校沉默寡言,不太爱和别人交流。③在寄宿生中,高年级孤独感低于低年级,高年级为22.88%,低年级为50.56%。在经过一至两年的寄宿生活后,高年级学生有了自己贴心朋友,同时和老师保持较好的关系,所以他们的孤独感较低;然而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对这所学校还不是很了解,加上和原来的朋友、伙伴分开,所以他们的孤独感较为强烈。另外,家长对孩子缺少主动联系,对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了解不够全面,忽视内心的情感变化和需求。同时,教师只关注寄宿生的成绩,很少对同学的内心进行深入的了解,造成学生的各种烦躁和厌恶心理。

2.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生的课余生活管理模式单一。①农村寄宿制小学课余生活管理模式单一。课余生活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由学校组织的课余活动主要是体育活动,占到84%,还进行哪些课余活动的答案有以下几种:同学一起玩65%;看课外书58%;做作业63%;看电视16%。可见,寄宿生的课余活动除了一起玩耍,就是学习,很少有其他形式的业余活动。农村寄宿小学生,年龄偏低,离开父母和亲人集中在校园中进行学习和生活,但是放学之后,学校单一枯燥的情况就会凸现出来。②缺乏具有主题性的课外活动。一般小学放学时间是下午4:30左右,在到熄灯睡觉将近5个小时的时间里,寄宿生除了做作业之外就没有其他集体活动。虽然学校有自己的图书室,但是书籍少,图书室开放时间短,每天仅为2个小时,书有很多破损,种类也不是很齐全,不能很好的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

3.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校园安全隐患偏高。教育部发布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报告中显示:72.23%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农村,小学、中学、高中事故发生比为4.5∶3.6∶1,25%的安全事故发生在校园内部和在去校园的路上。这所学校上下学时间相对集中,多个年级同时下学,楼道内没有明显的安全标识。除此之外,询问一些同学基本的消防常识,只有36%的学生可以清楚的说出发生火灾后正确的逃生方法;学校没有固定的校车,食品质量安全和饮食卫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同时还存在高年级的同学欺负低年级的同学的情况。

三、调查原因分析

1.基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生孤独感比例偏高的原因分析。①家庭方面,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抚养,还有一些父母离异,由单亲抚养,这些都对孩子的情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同学在学校可能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和欺侮,可能会变得自闭和自卑,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和交往,没有真正的朋友。②学校方面,教师力量薄弱,会加剧学生的孤独感。四年级学生小A的例子很典型。他父母外出打工,将他安排到这所寄宿制小学,只有放假的时候才能回爷爷家。他的成绩属于中下等水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难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关心。久而久之,他变得性格孤僻,不喜欢和别人交流,也对老师敬而远之。这充分表明学校和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寄宿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减少孤独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基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生的课余生活管理模式单一的原因分析。①硬件设施不足,校方用于学生课余活动的资源较少。农村寄宿制小学相比城市普通小学,在基础硬件设施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多丰富多彩的、富有创造性和开发性的器材都没有配备;财政对农村寄宿小学的投入比较少,这就在根本上限制了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生活活动。②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有待提高。他们大部分只注重基础课程的教学,不注重课余生活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而且个别负责人和教师害怕学生出事,杜绝了大部分的课外生活活动。③主题性活动的缺乏。学校主题性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扩大学生知识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寄宿制学校却忽视了这一环节。

3.基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校园安全隐患偏高原因分析。①校园安全意识薄弱。校园安全制度简单,缺乏实际的操纵性,没有显眼的安全标志。校园安全问题只是纸上谈兵,摆设而已,投入力量不足。交管部门和工商、公安、教育等部门应当和学校联起手来,共同保卫学校学生的安全。②学校和家长交流不充分。仅仅把安全教育推在学校这一方面,家庭教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应当定期进行家访,和孩子的家长多沟通,将孩子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向家长反映,共同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家长也应该将安全常识灌输给孩子,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四、结论与建议

1.建立标准化的校园建设流程,加强校园基本设施的建设。①建立农村寄宿制的建设标准。充分考察当地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学龄儿童数量等方面的情况,科学整体规划,制定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建设标准,建设辐射面广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大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同学有安全、方便的课外活动场所。加快校园图书馆的建设,扩大课外书的种类和数量,同时营建一个安静的环境供学生阅读。②提高学校教学人员和生活老师的配备比例。与非寄宿制小学相比,寄宿制小学的教师担负着学生的大部分学习和生活责任,然而其配备比重却很少。在长时间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精力不能均匀的分配到每个同学的身上,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加强教职人员的配备比重。

2.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校园安全。①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各级领导和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建立有关安全问题的各项应急机制,防患于未然;建立严格的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预防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②规范校车管理和交通安全。消除寄宿生在交通工具上的安全隐患,严查校车超载、黑车问题。建议在校门口设立警亭,一方面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对校园安全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①校方和教师要改变现有教育观念,合理利用可用资源。学校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增加课外活动。比如学习粮食的生长,同学们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统一下到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这样也有助于陶冶同学们的情操。②加大课余活动设施建设,合理的分配学习和课余活动时间。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课外活动基本条件的同时可以分年级、分时段进行课外活动,这样既能减少因为设施缺乏带来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校方进行安全防护。③组织丰富多样的集体性活动。比如踢毽子、跳绳、拔河、运动会等,形式比较简单,组织起来也好把控,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孩子的多方面的发展。

希望本次调查能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发展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引起学校和社会对此问题的重视。只有切实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伶,万恒.农村寄宿制学生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2,(9):9,87-91.

[2]韩翠萍,王秀清.农村地区女童失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分析——以山西省天镇县赵家沟乡小学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3,(6):78-80.

猜你喜欢
寄宿制小学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