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慧
结肠癌术后护理体会
张小慧
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9例结肠癌术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体位、切口、造瘘口、引流管、心理、饮食等方面的护理。结果 经过一系列护理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正确的术后护理可以减少结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结肠癌;外科手术;术后护理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乙状结肠为其好发部位,其发病率以40~60岁人群最高,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2]。外科手术为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痛苦,部分老年患者对手术耐受差,术后恢复较慢,易发生术后并发症[3]。因此,正确的术后护理对结肠癌术后患者非常重要。我院普外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了29例结肠癌患者,现将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9例结肠癌(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6.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或排便困难等,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所有患者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2例行单纯造瘘术,12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5例行横结肠切除术,10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01分钟。
1.2 护理方法
1.2.1 生命体征护理 术后常规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及电解质、肝肾功能等。若发现患者突然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白细胞升高等异常情况,应考虑是否有吻合口瘘。
1.2.2 体位护理 全麻患者清醒时,因吞咽反射减弱,口腔分泌物不易排出,平卧位时,应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避免口腔分泌物滞留,保持呼吸道通畅。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及腹部切口的张力,同时于患者臀部加垫海绵或气圈以减轻肛门受压。
1.2.3 切口护理 组织修复能力常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因此老年人的切口愈合较慢,部分患者还伴有糖尿病、贫血等,且易出现感染。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采用腹带以适当的松紧度包扎,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针对有咳嗽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特别注意,在患者咳嗽时应协助患者适当按压切口,以减轻伤口的疼痛和震动,避免切口开裂。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若发现渗液、渗血、化脓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1.2.4 造瘘口的护理 瘘口开放前,应用生理盐水纱布条或凡士林纱布外敷造瘘结肠,保护肠管,并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4]。术后3天左右可根据情况对患者的瘘口进行开放,叮嘱患者向瘘口一侧侧卧,防止瘘口流出物污染腹部伤口。每日定时开放瘘口,养成排便习惯。保持瘘口周围的干燥、清洁,定期扩张瘘口,每周2次,每次5~10分钟,防止瘘口狭窄[5]。
1.2.5 引流管护理 患者术后常预留腹腔引流管、胃管等,尤其以腹腔引流最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将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并叮嘱患者及家属在翻身或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护理人员应定时观察记录各管的引流量及引流液的颜色、形状等,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和处理[6]。
1.2.6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身患癌症,面对疾病的预后、手术的风险、治疗的费用、未来的生活质量等问题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悲观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主动询问患者的不适,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手术疗效、病情预后、术后护理等问题,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对行造瘘术的患者,要给予更多关怀,耐心指导患者进行瘘口的护理,使患者逐步适应术后的改变。对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应真实而技巧地介绍药物的毒副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应对不良反应[7]。
1.2.7 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饮食应谨遵医嘱,以少渣、易消化、无刺激饮食为主,从流质开始,如米汤、菜汤、果汁等,少食多餐,逐渐增加饮食量,以保持患者有食欲、无不适为准,一周后根据患者情况可过渡到软食,若无不良反应,二周后可进普食。避免进食易产气的豆类食品、高纤维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29例结肠癌患者住院天数为15~28天,平均住院天数21.7天。经过生命体征、体位、切口、造瘘口、引流管、心理、饮食等一系列护理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临床上,结肠癌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尤其老年患者面对手术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承受了极大压力,故术后应对老年患者予以更细致的护理。通过对身体、心理、饮食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29例结肠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说明科学、正确、操作严格的护理方法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结肠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必须重视患者的术后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对病人的爱心和责任心,理解、尊重、帮助患者,得到患者的信任,从而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医护的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应争取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总结护理经验,并将有效措施进行推广使用。
[1]潘延娟,张官田.结肠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1):122-123.
作者单位:458030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2]崔贞玉.结肠癌术前及术后护理 [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 220-222.
[3]王姝.42例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 (14):109-110.
[4]蔡伟.32例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分析 [J].四川医学,2013,34(12): 1944-1946.
[5]王庆华,杨玉霞,张新晶,等.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评估与肠外营养支持[J].护理学杂志,2008,23(18):70-72.
[6]郑萌霞.老年结肠癌术后护理研究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 (11):108.
[7]李麦秋.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4):565-566.
Nursing Experience After Colon Surgery
Zhang Xiaohui
(The operating room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bi Hebi,45803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ursing care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Methods October 2013 forecast October 29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after surgery of Gener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or vital signs,I position,wound,Ostomy, drain,psychology,diet and other aspects of care.Results After a series of nursing,all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without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Proper post-operative car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surgery;postoperative nursing
R473.7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