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在短暂性脑缺血转归中的作用分析

2015-12-10 01:48锁建军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锁建军

超敏C反应蛋白在短暂性脑缺血转归中的作用分析

锁建军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转归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差异,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住我院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54例为研究组,同期经我院体检健康人群37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人群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不同预后的患者依据病情轻重分为3组,比较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8.8±6.9)mg/L,而对照组为(4.6±1.4)mg/L.经比较,研究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情况:预后较差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较好者(P<0.05)。结论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可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疾病转归进行反映,其水平较高者预后较差。

短暂性脑缺血;超敏C反应蛋白;预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既往认为其发作时间较短且无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而未给予足够重视[1]。近年来研究认为,部分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病情进展,存在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2]。超敏C反应蛋白是体内较为灵敏的炎性因子标志物,可对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即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反应[3]。鉴于此,笔者对不同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分析,以期研究其在短暂性脑缺血转归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住我院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54例为研究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31例;年龄42-69岁,平均(53.7±3.8)岁;病程3-42个月,平均(14.7±5.2)月。同期经我院体检健康人群37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22例;年龄38-72岁,平均(54.2±5.4)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 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研究组:①入院前6个月内无颅脑外伤及手术史;②近1月内无服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史[4];③发病24小时内入院。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局部或全身严重感染;③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疾病。对照组纳入标准符合①②;排除标准同研究组。

1.3 研究方法 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ml,离心,取血清。以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人群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具体操作方法严格依据说明书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参考值:0-6mg/L。

1.4 观察项目 比较2组人群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研究组患者随访6个月,对不同预后的患者依据病情轻重分为3组,即无发作组、有发作组以及脑卒中组,比较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依据患者病程将其分为短病程组(≤6个月)和长病程组(>6个月);依据患者病情发作时间将其严重组(≤1小时)与非严重组(>1小时),比较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搜集整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与正常人群比较 研究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8.8±6.9)mg/L,而对照组为(4.2±1.4)mg/L.经比较,研究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不同预后患者比较 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对不同预后的患者依据病情轻重分为3组,即无发作组、有发作组以及脑卒中组,其中无发作组入院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平均为(10.6±3.5)mg/L,有发作组平均为(16.7±4.4)mg/L,脑卒中组平均为(23.7±4.7)mg/L。经比较,3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有发作组显著低于脑卒中组(P<0.05),而高于无发作组(P<0.05)。

2.3 不同病情、病程患者比较 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平均为(17.9±4.7)mg/L,病程大于6个月者则为(19.2±4.9)mg/L,经比较,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发作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患者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平均为(15.7±4.6)mg/L,而发作时间大于1小时者则为(21.6± 4.4)mg/L,经比较,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P<0. 05)。

作者单位:472100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血管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导致的一种疾病,患者表现为局灶性、短暂性或一过性视网膜或大脑神经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或失语[5]。该病多反复发作,发作时间多为数分钟,一般在1小时内完全恢复[6]。既往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仅为功能性病变,患者不遗留后遗症。但目前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存在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故早期给予防治意义重大。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而C反应蛋白是人血清中典型的急性反应蛋白,灵敏度较高,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7],在机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或感染的状态下其水平可显著升高,对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表明其体内存在炎性反应。而在对不同预后的患者进行分析显示,预后较差者、发作时间越长者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表明其水平可反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而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

[1]张东林,孟庆阳,都兴山,等.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腻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4):342-343.

[2]余为治,黄玉妞.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 23-24.

[3]娄卫东,李赵梅,谢紫明.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的影响[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5,24(7):391-393.

[4]刘艳,刘文鹏,魏灿,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8):4-6.

[5]李继业,赵智江.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J].空军医学杂志,2015,31(1): 35-36,39.

[6]王光胜,周倩茹,童道明,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卒中复发风险的评估[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9):919-921.

[7]李晓宇,刘城墙,张尚鑫,等.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J].实用老年医学,2015,29(5): 384-386.

R743.3

A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尤瑞克林治疗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临床效果观察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尤瑞克林联合法舒地尔治疗高危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效果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辨证施治临床分析